第三十五章适应性障碍

治疗概念的介绍:应激源的识别和处理

适应性障碍是个体对应激源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该病的直接源头是应激源,因此,需要对应激源进行识别、描述并与患者分享,然后,如果可能,则需要制定一个计划减轻或消除应激源。只要应激消失、减轻或者被适应后,患者的不适反应即可减轻或消失。因此,治疗的第一步就是识别应激源。Popkin等()的研究显示,对于躯体疾病患者,引起适应性障碍的最常见的应激源就是疾病本身,而对精神科住院或急诊的儿童患者而言(70%被诊断为适应性障碍),应激源则可能是发育需求、学校问题、家庭冲突、同伴关系、完成预期任务的认知或情感能力不足等等。基于DSM-IV-R诊断标准的问卷调査表明,55%的儿童精神科医师使用适应性障碍这个诊断以避免与其他诊断有关的耻辱感。

应激源无处不在,并且多种多样,往往难以判断某一应激源在特定时间对特定个体的影响和意义。Coheii()认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在心理及生理上对个体的影响不同;应激的含义(meanings)受某些“修饰物”的影响(如自我的强度,社会支持系统,应付能力,教育程度,既往经历等);必须区别应激源明显的和潜在的含义。例如,失去工作既可能是解脱也可能是灾难。一个人对某一巨大的应激事件可能没有反应,却对另一较小的应激事件反应强烈。一个新近的小的应激源叠加于先前潜在的大的应激源(并未观察到对患者有影响)则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称为事件的连锁效应),儿童时期的经历与其后所发生的应激所致的精神症状有关的研究证据

支持此观点。最近对继发于服役后出现适应性障碍的男士兵的研究表明,年轻时的应激(如被虐待、父母过度保护或家庭负性事件)是以后罹患适应性障碍髙危因素。同样,也发现儿童时期的分离焦虑与成长期的适应性障碍有关。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或咨询是治疗适应性障碍的主要方法。心理治疗和咨询通过以下途径达到治疗目的:减少应激源;对应激源不能减少或移除的患者提髙其应付能力;帮助建立一个最大程度适应的精神状态和支持系统。心理治疗的第一步是分析影响患者的应激源,例如,患者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是否超过了其实际能力或处于危险中(如1型糖尿病患者不节制饮食),并且确定应激源是否能避免或减到最少(如放弃那些有明显被虐待、歧视或诋毁的工作)。

其他可以引起过度反应的应激源,如失恋后的自杀或杀人。对这些情况,治疗者可以帮助患者将他们痛苦和愤怒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采用破坏行为,促使患者对创伤性的应激源达到最佳的适应和控制。语言宣泄和把情感与潜在的冲突联系起来讨论对减少应激源的效应和加强应付能力有巨大作用。

另外,有必要澄清和解释应激源对患者的意义。例如,下肢截肢的患者可能会有自我价值感的丧失,尤其当他是一个跑步运动员时。此时,向患者说明他/她仍保留有许多其他的能力就很重要,他还可以从事许多有意义的工作,还可以过性生活等。否则,患者那种“一切都完了”的灾难化思考就会取代患者对应激源(例如截肢)的反应而使得患者不能正常的工作、交友和恋爱等等,从而产生烦躁不安和情绪失调的痛苦。

心理治疗、医学危机咨询、危机干预、家庭治疗、小组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人际关系治疗都鼓励患者表达对应激源的感受:如喜爱、害怕、焦虑、愤怒、无助、无望等。Sifheos()认为,符合DSM-IV-R标准的适应性障碍患者最能从短程心理治疗中获益。治疗者应试图重新定义应激源的意义,暴露患者体验到的担心和心理冲突,确定减少应激源的措施,加强患者的应付技巧,帮助患者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建立人际关系,参加支持小组或自助小组,处理应激源。虽然大多患者只需要短程心理干预,但是持续的应激源或持续的病态性格会使部分患者对应激不能耐受而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

最近,有一篇介绍“自我强化”(ego-enhancing)治疗在老年适应性障碍中应用的文章。患有大量躯体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易罹患适应性障碍。另外,生活变迁(如被安置在私人疗养院)或失去驾驶权利是老年人中常见的应激源。通过帮助他们认识应激源和促进应对策略等强化自我功能的措施对这些人群有效。积极的治疗态度和对生活意义的审视,可有助提高患者驾驭应激源的能力。

基于军事精神医学经验,Wise()强调了治疗的变量即短程(brevity)、直接(immediacy)、中心性(centrality)、期望近似性(expectance)、简单(simplicity),即BICEPS原则。这种治疗方法简短,通常不超过72小时。这种治疗方法与治疗急性应激障碍的方法类似。这些资料提示,继发于应激源的适应不良需要立即干预,这对避免患者正常工作、学习及社交功能的丧失很重要。

人际间心理治疗对继发于HIV阳性的抑郁门诊患者有用。Markowitz等对人际间心理治疗的机制的描述对理解适应性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很重要,这些机制包括:疾病角色的心理教育、







































北京中科医院坑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18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