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护理 >> 大多数中国人,正在被ldquo隐形攻
01
有些伤害,可以是不动声色的
席越:最近几年我们会发现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Metoo这样一个运动,同时也会发现在男性和女性关系中,有这么一种叫做PUA这样不健康的状态,很多朋友在工作、家庭生活中也会感觉到这种压力,感觉不舒服,甚至遭受冷暴力,被抵抗、被拒绝、被控制,这些关系可能都可以通过斯科特·韦茨勒博士这本《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者》来解释。同时,今天也带来了我的一本新书,叫做《席越的沟通课》,希望大家可以用沟通的方法,来解决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甚至是被动攻击者带给你不舒服的状态等。它可以帮助你提高自我的觉知,同时改善你和同事、亲人、爱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荣幸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斯科特·韦茨勒:感谢席越老师。正如您所说,我写了一本有关被动攻击的书。我见到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女性患者,会和被动攻击型的男性谈恋爱。在治疗中她们被这种矛盾且不一致的行为弄糊涂了。在我的书《警惕你身边的隐形攻击者》中,我解释了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人虽然身处两性关系,但他们在情感上无法沟通。他的身体在此处,但他拒绝了对方的爱和感情。被动攻击型男性很难照顾生活中与之相处的人,尤其对他的伴侣。这类男性通常不会给你想要的——你真正期望的,你所要求的。同时,你也很难去领会他们的感情,无法和他们沟通。他们往往会让你非常失望,他们会利用你对他的期望和弱点去攻击你。这就是为什么这种行为如此令人愤怒,以及为什么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重要话题。比如:你的男朋友某天准备邀你出去约会,但他后来并没有打电话来约你,直到时间太晚,不能出去了。或是你的丈夫总忘记去采购,他并没直接告诉你他不想被打扰……这些都是被动攻击的方式之一。这也是一种被我们称为"糖衣敌意"的表达模式,在人际关系中,它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进行。我们必须把它理解为一种敌意。表面上看,这似乎无伤大雅,但我们其实不应该相信这些人经常使用的借口。那些和被动攻击型男性相处的女性认为,这种男性把自己变成了受害者,好像你对他有过多的要求。举个例子。有一位女性质问她的男朋友,为什么他周六晚上都没有时间和她约会。之后她发现,他总是在周六晚上和别的女孩约会。但他没有说自己行为不当,反而说她要求太多,导致他在外面找其他女人。这让她觉得自己错了。李松蔚:其实我觉得可能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在隐形攻击行为上面比美国还要更普遍,因为隐形攻击背后有一个很核心的假设,是没有办法直接表达的,比如说对人有意见或者有需求的时候,他没有办法直接的说这件东西我想或者那件事情我不做,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个应该是非常容易的就直接表达。但是有一部分人,特别表现的是男性,他们好像没有办法直接表达,就会通过一些很被动的方式,通过一些好像既在表达,同时又在拒绝这样让对方陷入到一种很困惑的两难处境里面。我觉得这一点其实在中国可能会更普遍一些,因为中国人的文化里面其实不是特别鼓励我们直抒胸臆,有特别明确的情感或者需求的时候,你都需要用一种比较婉转的方式来表达。席越:我特别同意,尤其是中国女性更不愿意主动表达,对女性来说,当她受到伤害,感觉不舒服了,她们也会隐忍,隐忍好像被普遍的认为是一个美德。这也是我想借《席越的沟通课》教给大家,就是当你感觉到不舒服、不太对时,怎样表达出来。这个表达首先是有方式和有方法的,不一定非要发火。在中国,面对这种情况,可能有一个极端就是发火,让情绪控制整个沟通过程。其实,当你不舒服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把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表达出来。这种感觉是中性的。比如,对方说的话让你感觉不舒服,你可以直接表达希望对方再解释一下的想法,或者跟对方表示这个话听起来似乎会让人误解……类似这样直接表达,其实不会让人觉得不礼貌。02
人格养成都能在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李松蔚:韦茨勒博士,你能告诉我们导致被动攻击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吗?它和我们的童年阴影以及原生家庭有关吗?斯科特·韦茨勒:好的,被动攻击是一种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行为模式,它会在不同的情况下发生在不同的关系中。被动攻击可以发生在恋爱关系中,发生在社会关系中,发生在工作场合中,甚至在卧室中也会出现。你可以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到它。每个人都偶尔会做出被动攻击行为,但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我们会将其列为“被动攻击”,他们往往会在很多不恰当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攻击。比如,他们会怀着敌意牵着你的鼻子走,他们会把最简单的互动变成权力斗争。人格障碍通常始于儿童早期,它们是先天和后天培养的产物。人格障碍是天生的,但也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是在童年时期发展起来的。在被动攻击的案例中,它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得最猛。青春期是很多人采取被动攻击行为的时期。然后通常会发生的是,这些孩子会早熟,进入成年期。在我的治疗室,我看到和听到的那些被动攻击型的男性都是从未走出青春期的人,他们会继续卷入这种不必要的权力斗争中。“被动攻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我倾向于把它看成一种权力斗争。被动攻击是一座房子。那些感到软弱无力的人会试图阻挠那些他们认为更强大的人的权威。所以他们变得愤怒和怨恨。虽然被动攻击的人感到非常愤怒和愤恨,但他们也害怕表达自己的敌意。所以它是以一种更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的。03
有一种人看似无害,但请你远离
李松蔚:在中国现在我们非常流行的一个现象叫作PUA,可能大家都很了解了,它最早其实是一个叫作“搭讪艺术”,即男生怎么去跟女生建立关系。但是现在其实我们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个叫作“精神操控”的一个手段了。比较常见的PUA也是有两面性的,就跟被动攻击一样,他一面就是去打击那个人,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亲密关系里,他去打击,让那个人感觉很糟糕;可是另外一面他又好像要去说服那个人,让他去接受这个东西,然后让他去承受,并且说这是你应该承受的。然后一段时间之后,被PUA的人好像就有点儿被操控了,他明明觉得很不舒服,可是他又觉得自己不能反抗,然后不能摆脱这样的一个处境。所以我很想让韦茨勒博士去对比一下这两种现象,看看PUA和被动攻击的这样一种行为,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或是不同点。斯科特·韦茨勒:在某种程度上,PA(被动攻击)和PUA之间有一些非常有趣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很善于操控别人,他们倾向于利用我们的脆弱,我们的自我怀疑来对抗我们,这样他们就能从我们身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PA和PUA之间有一些不同,PUA会以一种方式来恐吓你,进而控制你;而PA一开始似乎更无害,更有威胁性。等你上钩了,他们就会利用你的信任。对待PA和PUA,要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要让对方利用我们,甚至怀疑我们自己。席越:谢谢,现在我明白了PA和PUA之间的差别,了解这两种现象,辨别对错,这样我们才能加深自我认知,增强自信。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对方的行为判断他是否是一个被动攻击型男性呢?斯科特·韦茨勒:被动攻击是一种行为模式。它的特征是糖衣敌意,但对方表达出来后,他们通常会对此加以否认。比如冷嘲热讽,拒绝做别人想让他们做的事,即蓄意阻挠。他们会留下许多未完成的任务,很多未兑现的诺言。他们会有拖延症,习惯性迟到,健忘。但它将所有这些不同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特征是表面行为的差异。他假装的样子,看似无辜的行为。潜在的动机是敌意,这是真正的意图。04
你被孩子“隐形攻击”了吗?
“隐形攻击”常常发生在亲子关系里,弱势的孩子面对强势的父母会害怕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表面还会表现出一种顺从、很乖的样子,但他们会用“隐形攻击”来反击父母,那么如何看待孩子的隐形攻击行为呢?李松蔚:我觉得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你需要让孩子用多种方式表达,他可以分辨他的生活当中可能有不一样的一些情况,有时他是可以直接说的,比如说在父母面前,所有的感受都可以直接说,他很生气,孩子有的时候会对他的爸妈说“我恨死你了,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们了。”爸妈其实是可以接受孩子有这么多愤怒的表达的,可能在另外一些地方就要学会把自己的情绪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说换一个不一样的语境再去表达。孩子就是在探索不同的方式,所以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偶尔有这样的行为,那就不要太着急,不要觉得说我孩子是不是一个被动攻击型的人格,可能没有到那个程度。被动攻击型人格是无差别的,他在任何情况下,对他亲密的人都只会用这一种方式,那个才能被叫做是一种人格的特点,但是其他对大多数人来讲,偶尔你觉得这个人你惹不起,你很不爽,你会小小的用一些被动的方式来释放一下这种攻击,我觉得孩子也会有,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就平常心吧,然后有的时候也可以帮他探索一些更好的方法,比如说你觉得这个人可以表达的,我们就可以探讨一下怎么样的表达更安全,但是也更直接的。席越:我碰到孩子有这种情况,我还是鼓励他表达。我会跟孩子说,你能给我描述一下感觉是什么吗?我怎么可以帮助你吗?我鼓励他说出来,因为他一旦说出来之后,他也会总结自己的情绪,他一旦总结自己的情绪,就会可以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把一切东西合理化之后,一步步的掌握,用语言来改变现在的状况。我是觉得语言和沟通是可以把这个现状改变的,所以我每次都是尝试让孩子跟我说话,他如果不说话,我也会说妈妈等着你,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就可以跟我说了,这是我采用的方法。05
善用正确沟通方法,痛击职场PUA
席越:有一个来自凤凰文化的提问,自从PUA这个名词进入大众讨论以后,似乎一旦遇到人际关系和情感关系上的热点事件,大家都会把PUA的帽子直接往当事人的身上去带,如何看待PUA的滥用?李松蔚:我们在谈职场PUA的时候,这个话题有一点泛化了,我听到的很多人,他们说被老板PUA的时候,他可能就是被老板骂了。那个其实是主动攻击不是被动攻击,你被老板骂了,如果你觉得很不爽,你可以走,也可以骂回去,你说我不干了也可以,或者说你觉得他给的钱还行,你可以再忍忍,这些情况都用不着PUA这个概念解释。但是职场PUA,一方面是在骂你,让你觉得很难受,但是另一方面又让你觉得说这个都是你自己不够好,就是他骂的背后可能还有很多的很奇怪的心灵鸡汤,比如说你只有打碎了自己才能重建更好的自己,你要自我突破,你今天受的这些苦难、疼痛将来都是你的财富,就是有这套东西,所以把这个人搞得就很混乱,不是单纯觉得我很愤怒,我很生气,我居然被这么对待了,他会觉得说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我身边的人都觉得是好的,我身边这个氛围都说老板万岁,但是我自己又很不舒服,他也是那种被控制了,这样一个很迷惑的状态里。在职场里面,甚至包括在关系里面,有那么一点点的让你不舒服的地方,不要就把它上升到PUA。现在PUA有时候变成一种道德指责了,如果太泛化的话,其实你也就堵上了那个原本可以沟通来解决的通道,反而让事情变得更复杂。席越:我作为一个专门学习和研究沟通的人,我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解决的,不管中间是有什么样的障碍,觉得被PUA了,你可以直接去聊为什么是这样,去判断一下是不是在套路我,通过沟通可以判断。在我看来沟通是一种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它不是攻击,但是它可以破解攻击。沟通还有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它是双向的,我们可以鼓励对方说出来,沟通可以帮对方疏解这种情绪、愤怒或者是不满。我认为不管是PUA还是被动攻击中,沟通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缓解武器,在我们今天聊的话题,尤其是应对职场PUA,沟通是非常好的解决方式,也推荐大家读一下这本《席越的沟通课》,书中划分了很多场景,不同场景要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巧妙的解决它,而不会造成继续的攻击。当你遇到被动攻击,你怎么样解决,把这件事情改善,就可以用高情商的沟通,用双向的交流来改变。心理学课程推荐
《李松蔚人际关系心理学》?扫码试听/报名?《张蔚犯罪心理学》?扫码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