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news/a_9199297.html

-目录-

暴食症是什么?

暴食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暴食症有什么特征?

暴食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

暴食症对身体的伤害

暴食症的治疗

本文约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

前段时间门诊遇到一位读大三的女孩,精致化妆后的面容仍难掩憔悴,坐下后就说自己可能患上了一种会疯狂暴食的病。

最夸张的时候,每晚可以吃五六份外卖,摆满一桌子的各种吃食。但吃完后,内心又充满罪恶感,于是再跑到卫生间抠喉咙催吐,吐到吐不出来为止,如此反复,痛苦不已。

在这个病例之前,还在门诊遇到过一个慕名找到我的20岁的女孩患者,每顿早饭要吃2斤烙馍,一碗羊肉汤,吃完后也是抠喉咙呕吐出来。经过药物治疗加行为治疗,半年后复诊时已有明显改善。

两个孩子得的是同一种病:暴食症。

(图片来源:网络)

01

暴食症是什么?

暴食症是一种饮食行为障碍的疾病。

患者极度怕胖,对自我评价常常受身材及体重变化的影响。经常会在深夜、独处或者无聊、沮丧和愤怒的情境下,顿时引发暴食行为,无法自制,在很短的时间内摄取巨量的食物,一直吃到腹胀难受,才能罢休。

在暴食后,虽然暂时能够得到满足和安全感,但随之而来的罪恶感、自责及失控之焦虑感又促使其利用不当的方式(比如催吐、滥用泻剂、利尿剂、节食或过度剧烈运动)来清除已吃进去的食物,试图阻止体重的增加。

这种暴食后又清除的行为被称为净空行为。净空行为的目的是尽其所能消除所吃进去的食物。

(图片来源:网络)

02

暴食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根据美国精神科协会(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PA)制订的精神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DSM-V),暴食症(BulimiaNervosa)是饮食失调(EatingDisorder)的一种。

诊断准则如下:

(1)在狂吃期间觉得无法控制自己进食(如感到不能停止进食、控制吃的东西或份量)。

(2)重复用不当的补偿性行为来避免体重增加,例如抠喉呕吐、滥用泻药、利尿剂、灌肠或其他药物、禁食或过度的运动。

(3)狂吃及不当的补偿性行为同时发生,平均每周最少一次,持续三个月。

(4)自我评价完全受身形和体重影响。

(图片来源:网络)

03

暴食症有什么特征?

以开篇提到的那位女孩为例:

那个女孩自诉她之前是个多斤的胖女孩,在经历了被男朋友抛弃、被同学有意无意身体羞辱等各种打击后,下定决心开始减肥。

她采用了一种极端的减肥方式:节食。每天只吃一顿饭,其余时间只吃水果。这种节食减肥效果很明显,她在几个月内就瘦到了90多斤。

但另一方面,过度压抑的食欲以及过度控制饮食带来的后果是,她对于食物有着无比的渴望,在自己瘦身成功后又开始重蹈覆辙,重新陷入新一轮的暴饮暴食状态,然后再次通过催吐等净空行为消除吃进去的食物,如此循环往复,无法控制。

暴食症患者的特征症状一般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节食、狂吃、呕泻,持续数年,有可能是长期如此,也有可能是断断续续。

狂吃通常因心情郁闷、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过度节食产生的饥饿感等情况引发。

有数据显示,女性的暴食症发病率约为男性的9倍,其中年轻妇女患病率最高。为什么呢?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女性的身体在社会里仍然处于被凝视的状态下,在这种状态下,年轻女性往往不容许自己变胖,更加异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wh/288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