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常识 >> 专家述评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治疗
目前监管部门还没有批准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药物。根据一项年的Cochrane系统评价,截止到年,进行过边缘性人格障碍药物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有27项[1]。在过去5年,大多数类似试验集中在情绪稳定剂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上。
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上,一项研究在阿立哌唑上有阳性发现[2],一项研究在齐拉西酮上有阴性发现[3],三项研究在奥氮平上有不同的结果[4-6]。研究提示一些抗惊厥药的疗效,包括丙戊酸,拉莫三嗪和托吡酯[1]。还有一些研究在抗抑郁药上有阴性结果,包括氟西汀,氟伏沙明,米安色林和苯乙肼[1]。
近期,Black等发表了一项研究[7],探讨喹硫平在边缘性人格障碍上的应用,为药物治疗研究列表上新增了一项研究。该疾病在美国的患病率约为6%[8],Black等研究的结果对于该疾病很有意义。94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DSM-IV)纳入到该随机临床试验中,随机接受安慰剂(N=29)或喹硫平缓释剂治疗,剂量为mg/d(低剂量组,N=33)或mg/d(中剂量组,N=33)。主要结局是医生测定的Zanarini量表总分的改变[9],该量表强度较高,因为包括了与DSM标准相关的条目。
结果是可喜的。对于主要结局指标,低剂量组的改善和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效应大小=-0.79;p=0.)。但是,中剂量组和安慰剂没有统计学差异(效应大小=-0.41;p=0.)。而且,至少一次基线后测定发现有效的患者,该比例在低剂量组为82%,中剂量组为67%。
每组样本量为33,目标是检测到效应大小超过0.68,是合理的,但是很多临床试验没有根据安全参数估计样本量。因此在某些安全参数上组间缺乏明显差异应该谨慎解释。
中剂量组患者有更高风险(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出现可能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HR=1.73,p=0.)。镇静、食欲改变、口干和头晕在中剂量组中出现较多。此外,中剂量组相比低剂量组,用药持续时间更短,但都与安慰剂组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任何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停药风险增加(HR=1.74,p=0.),镇静作用对停药有预测作用(HR=1.77;p=0.)。
总体来讲,组间患者的体重和体脂没有显著差异,可能是因为研究周期较短。但是对于那些完成该研究的患者中,安慰剂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1磅(0.45kg),低剂量组为1磅,中剂量组为3磅。
安慰剂组有最高的完成率(79%),最可能是因为该组的不良事件少。低剂量组的完成率要高于高剂量组(67%vs58%)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效果指标,这或许也对疗效结果产生了影响。
对于任何观察疗效的临床试验,纳入和排除标准导致的一个重要限制是研究结果的外推。基于对临床人群的流行数据,排除了具有其他精神障碍,PTSD或者具有高自杀风险的情感障碍等患者可能限制了外推性[10]。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挑战是维持治疗。该研究只是表明某种疗法可能会带来改善,但是只是某个阶段。是否能在8周后维持疗效还有待证明。即使疗效能够维持住,长期使用喹硫平和其他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风险,尤其是代谢失调,也是长期使用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有些症状似乎用现有的药物治疗不能够得到改善,包括喹硫平,例如长期空虚的感觉,似乎用心理治疗更为有效[11]。
总而言之,Black等的研究是一个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表明低剂量喹硫平(mg)在短期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某些主要症状上有效。但仍有些问题有待解决,疗效是否能长期维持,长期安全性如何。还需要在具有合并症的患者中进行低剂量喹硫平的疗效研究,以及估计该治疗方法是否与心理治疗具有协同作用。研究还需要评估功能结局,特别注意工作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
(医脉通整理自:MauricioTohen.PharmacologicTreatmentsfor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11):-)
了解国内外精神心理领域最新进展,获取中文版指南共识,欢迎加入医脉通!呼和浩特月嫂公司家好月圆宝宝聪明 水本方蜜环菌治疗颈椎病与颈椎基底供血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s/1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