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医院 >> 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中国近半数年轻人处于
有一份《焦虑和自助指南》,也许正是您需要的。
焦虑是年轻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约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经历过严重的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焦虑症是这个时代的疾病。
01
万颗,孤独的避雷针
年愚人节,张国荣在选择跟这个世界告别,仿佛老天跟所有人开了个玩笑。而一封50余字的遗书,透露出了他生前的痛苦:
“Depression(沮丧、抑郁),多谢各位朋友,多谢麦列菲菲教授。一年来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谢唐先生,多谢家人,多谢肥姐。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9年后的年,一个叫走饭的微博用户,发完她最后一条微博后,告别了这个世界,“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这条微博下留言近百万,几年前曾经有人说,“微博成了抑郁者的树洞,58万条留言者孤独得像避雷针”。而到现在,避雷针已经有万,每天还在以千为单位增加。这一百多万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人,他们是彼此在黑暗中的光亮,链接在一起的孤岛。
然而从网络中抽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避雷针远不止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大概16%的人在一生的某一阶段会受到抑郁的困扰,在中国,平均每十几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抑郁。还有更多的人,即使算不上抑郁症,也正在抑郁边缘徘徊。
但即使生活已经被抑郁的阴影笼罩,我们仍然选择带上微笑的面具,让自己看起来活得很好。
02
“我可以笑得很灿烂,我只是不快乐。”
薛之谦曾经在一档节目中,承认自己有抑郁倾向:“我心理是不健康的,要不然我就写不出这些情歌,要不然我就不会抑郁。”很多人觉得诧异,一个用生命在搞笑的人,怎么可能抑郁?
微博上的一段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我们今天的社会,太过崇尚正能量,“不快乐”很多时候是不被允许的。但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的岁月静好。你所看到那些,再平常不过的嬉笑打闹、笑容满面,也许是面前这个人用了很大力气,才努力做到。
我们觉得,只有“快乐”的自己,别人才会喜欢,而“抑郁”的自己,是不好的,不能被别人喜爱的,因此当情绪来袭,我们常常习惯性地捂住自己的嘴巴。
而压抑住所有的不开心,往往推着我们陷入更深的抑郁黑暗中。
03
博士大佬也焦虑,众生皆苦
《Nature》不久前,对来自世界各地的6,名博士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并公布了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有71%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研究生经历感到满意,但约有36%的受访者由于博士学位所带来的焦虑或沮丧而寻求帮助。
最近,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博士生中,《Nature》更新了调查数据:他们中只有55%的人对自己的博士经历表示满意,而40%的人由于学业而感到焦虑、抑郁而寻求帮助。
高达40%的中国博士生因焦虑或抑郁而寻求帮助
调查表明,博士生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学习压力大,时间不足,并担心就业前景。现代生活节奏快,焦虑似乎是每个成年人的常态。统计数据显示,有96%的人经历过令他焦虑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虑。
焦虑是主观上令人不快的、焦虑和担忧感,担心将来会发生事件,并且可能表现出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易怒、心慌、心悸、胸闷、乏力、出冷汗等。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可能会产生诸如焦虑或抑郁之类的症状。许多人将抑郁症与“感冒”相提并论,但是一旦焦虑超过一定水平或持续很长时间,可能会患上焦虑症。
焦虑症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人格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当代年轻人到底在为什么感到焦虑呢?
“丧文化”“快乐肥宅”“自杀式单身”“空气式恋爱”“佛系社交”,这些“大火”的流行词汇都从某些方面折射出年轻人的焦虑。
还有过年回家七大姑八大姨的“夺命连环问”,他们一直在催促我们的焦虑。
04
焦虑的人是相似的
根据调查,使我们年轻人最焦虑的三件事是:人生目标、物质金钱和事业。翻译一下就是:没目标、穷、还做着不喜欢的工作。
我们还没有达到生活的及格线,更不用说诗和远方了。
最近的一条社会新闻正是我们最真实的写照:这显示了我们很小但很真实的焦虑。
·上任三年,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小晋升。
·尽管升职表面上很高兴,但我意识到也许我对在工作场所工作有一种幻想,但这永远只是一种幻想。
·我发现我曾经看不起的无聊工作,但是有很多隐藏的好处。我不能说我多么喜欢拼命试图从系统中逃脱的工作。
·担心在不久的将来的一天,他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并失去工作。
·阅读《请准备好在5年内的任何时候失业》,并感到每一句话都在谈论自己。
·仅在换了五个工作之后,我发现我曾经认为的所谓“爱”和“擅长”实际上只是幻想和一厢情愿。
·我发现该部门似乎没有50岁以上的同事,然后开始担心50岁时该怎么办。
·我在社会上度过的时间越长,我就越相信高考确实是我一生的顶峰。
·在国外工作了几年后,我发现除了拥有无法回去的家乡之外,我还拥有无法生根的异国土地。
·生活中越来越少的事情会让我感到骄傲。
·在我眼中,未来不再是可以预期的时间节点,而是一片空白和漫长的无尽。
当然,除了这些看起来比较虚幻的焦虑源,眼前还有更真切实在的焦虑源。
担心头秃。每天灵魂拷问自己:我的头发哪里去了?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2.5亿人脱发,主要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发展最快的是30岁左右,比世界上早20年。
“我们是第一批90后的秃头。”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和可笑的。从趋势来看,脱发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年轻。熬夜,不规律饮食和高度精神压力都会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平衡,导致脱发。频繁进行染色和过度清洁也会直接从外部损坏头皮毛孔并导致脱发。
这些是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我们最大的危机不是脱贫,而是脱发。
不想结婚:高房价和高压力,这对年轻人自然是一种避孕方法吗?
据统计,年全球结婚率已降至50%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民政部的数据,年中国的结婚率仅为7.2‰,近十年来最低。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例如上海,浙江,广东和北京,结婚率更低。
05
焦虑是常态,学会调节情绪和状态
焦虑≠焦虑症
焦虑是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经历,但是有些焦虑是基于实际情况的,对于这类焦虑我们可以清楚地确定其根源。
但是焦虑症患者有不同的焦虑状态。这种异常的焦虑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并且常常具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持续性压力,恐慌或身体不适。
焦虑症是主要表现为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或复发性恐慌症的神经症,往往伴有头昏,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
患者的焦虑程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焦虑也不是来自实际的威胁或危险。
学会自我觉察
先觉察自己的状态,了解自己处于怎样的焦虑里,是焦虑情绪还是到了神经症的程度。
广泛性焦虑症的主要表现:
1.心理方面:由焦虑经历引起的过度焦虑。
2.身体方面:运动障碍,肌肉紧张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3.警觉性增强:过于敏感,注意力不集中,在睡眠中容易醒来,情绪激动,容易发生惊吓反应。
4.其他症状:疲劳,沮丧,强迫症,恐惧,惊恐发作和人格瓦解。
懂得爱自己
确保良好的生活习惯,正常的工作和休息,并且不要喝酒或吸烟。良好的睡眠是治疗焦虑症的重要先决条件。
学习放松技巧,例如肌肉放松技巧,深呼吸练习,冥想和听音乐。培养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并增强自信。
焦虑症患者通常对他们解决问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当他们遇到事件时,常常抑制不住的忧虑、纠结、紧张。
因此,患者应培养自信并减少自卑感,这可以减少焦虑程度。学会适当地计划事情并适当减轻压力。焦虑症患者的背景通常是工作,学习和压力。建议学习一些计划时间和工作及学习的方法,以提高效率并简化复杂的事情。
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改变环境,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避免长期紧张。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网络,原文未标注作者,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号赞成并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