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诊断 >> 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学考研需要了解的信息
最近一些同学来咨询中国政法大学的情况首先所的就是,老师我特别喜欢犯罪心理学方向,但是,学校不收跨考生……有没有其他院校可以推荐……(○′?д?)?听到这里就很难过啊……为什么不收跨考生呢?学生说在某某地方了解到~那对于有很多学员成功跨考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的我来讲~就可以义正言辞的告诉大家~跨考生可以报考~学校也接受跨专业的同学哦~~~但是大家有没有能力过初试、复试这个就是个人综合素质决定了~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篇跨考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学姐的经验~
在大学的时候对心理学有了初步了解后很想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所以想试着看一看有没有机会跨考。然后由于自己本科是一个非常普通(可能很少有人听说过)的二本院校,所以心里面一直有一个名校梦,就想去高校,看一看高校的风景,体会体会高校的课程。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学校很好,而且心理学专业极具特色的学校。但是在自己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还是有很多不太明白的地方,所以后来选择了勤思的课程,而勤思的课程也确实没有让我失望,在之后的时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我是19年毕业的,在毕业和出去旅游了一段时间之后,时间已经到了7月下旬了。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学我,能早开始就尽早开始,因为现在考研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家准备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7、8月~9月中旬:这个时间段,自己看书。由于此时我报考的学校还没有正式确定,所以是按照心理学统考进行复习的。所以如果还没有确定好学校的同学,不要等着把学校确定好了再开始复习,建议直接先按照统考书单进行复习,书单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去查查,我就不做叙述了。
9月下~10月下旬:此时正式确定好了学校,并购买了课程。此时勤思的课程基础和冲刺的课程都已经出来了,看着满屏的课程目录和自己已学课程百分之零的进度,心里慌张了不少。收拾好了心情以后,我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进行了一定的取舍。我把自己前一轮在看书的时候觉得困难的科目——统计、实验、测量挑选了出来。然后花了一下午试听了勤思的这些课的内容,最后选择了统计、实验的基础课和测量的强化课。把课程结合勤思发的统计、实验、测量的冲刺讲义来看,听课时做好补充。王老师的统计课真的太好了,他不但用举例或者其他易懂的方式讲清楚这个知识点,而且会把有联系的知识点给串起来,最后会给我们做小结并用真题给我们做练习!在学习了王老师的课程后,自己之前很多不懂的地方都变得很清晰,感觉自己的统计实验进步了不少。因为自己的时间真的很紧,所以人格、社心、普心的课程选择了放弃,没有进行观看。不建议大家学我,早早开始,早早准备才是王道。
但是因为中国政法大学的试卷中普心在6科中占比很大,占到了70分。所以虽然我们没有看视频课,但自己把书多翻了两遍,除此之外,我还仔细地看了勤思发的普心的冲刺资料两遍。在学习过程中,当看书、听课累了的时候或者自己状态不是很好的时候,我会选择在每学一章之后做做题。
10月下旬~11月下旬:复习、做题、梳理。这个时候我选择的题都是真题,个人觉得真题的质量更高。真题主要包括三部分:近十年的统考真题+勤思王老师的《心理学考研真题正解(学硕自命题)》+中国政法大学的真题。近十年的统考真题我都做了,王老师的考研真题正解我挑选了一部分来做。我主要做的是选择题,大题一般都是想想思路或者自己默默地说一下,有时会选择正式做一道大题。做题不是目的!做题不是目的!做题不是目的!我们做这个主要是看自己知识掌握的熟练情况,及时做查漏补缺。政法的真题我做了前些年的,留着最近一年的真题打算12月做模拟。做政法的真题除了查漏补缺外,同时也要分析出题类型,考察的知识点,考察的频率。要知道真题代表着一定的命题趋势,并且它是可能重复出现的。所以一定要重视所考院校的真题,想想它会不会以其他方式出现。比如如果报考院校今年出了一道简答题为:请简要写出情绪的特点。那明年会不会变成选择题为:“……这句话体现了情绪的什么特点?A、××性B、××性C、××性”。
11月下旬~12月下旬:主要是看和背诵针对院校的冲刺背诵手册。在看的时候如果有不清楚或者在勤思的冲刺课中发现手册上没有的内容,我都会补充在上面。而且用彩色笔在手册上画出政法曾考过的知识点。在你用彩色笔标注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内容是你之前标注过的,你就会自己总结出重点。
在背书的时候,鉴于自己长时间坐会走神或者容易打瞌睡的情况,我一般都是在自习室外面站着背书。大冬天凉风一吹整个人就精神多了,背书效率也会高不少,只是每次回座位的时候,腿有点酸。我的背书方法:在背书之前先快速地浏览一次,然后自己讲给自己听。讲完后再对照背诵手册,对自己在讲述过程中一直吞吞吐吐讲不清或者根本没有讲到的地方再进行一个复习。最后背诵手册我看了很多遍,背诵了3遍左右。
专业课:看书、听课、做题、复习、背书这五点一点也不能少!耐下心来,一步一步地走。如果能做到建议每天睡前回想一下今天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想着想着就睡着啦。
公共课真的很重要!因为政法心理学专业要求公共课必须上60。
英语的话,第一,坚持背单词。我是坚持每天背单词,用的软件。要是你问我明明背完了单词,可是为什么在阅读的时候我还是记不清什么意思呢?那我要说这个真的太正常了!你要重复重复再重复,一直坚持背到考试那天!第二,重视长难句,我前期是翻译了大量的阅读里面的长难句。第三,作文要创建属于自己的模板。
政治的话,几乎人手一本的押题卷。
给几个建议吧:第一,不要在网上听信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比如“高校很黑幕,本科二本三本的就别考了”这种,以我自己和周边人的情况来看,其实越是好的学校越公平,老师不会因为你的本科而完全否定你。还有之前某回答说“政法心理学只招男生”,对这种谣言希望大家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有疑惑的时候可以找老师进行咨询。
第二,不要一直问“我还能考上吗?”“我还来得及吗?”。这个问题我自己之前也想过:我现在这么晚才看书我还来得及吗?到后来发现除了加重焦虑以外,其他没有什么用。所以不要再这样想了,不如把问题换成“我七月才开始复习要怎么才能充分利用时间,尽力考上呢?”“我现在还有天我还能做些什么复习好呢?”别回答说,我什么也做不了。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给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方法:当我在考研过程中有时候非常焦虑时,便会寻找他人的经验来增加自我效能感,比如我会看“三个月跨考上北师”“9月复习上岸华南师范”等等,哈哈哈哈哈哈哈,然后鼓励自己说:你看他们都可以,你也一定可以的。
最后送给学弟学妹一句我考研时一直说给自己听的话:尽人事听天命。
普通二本警校生三跨考研,本着对犯罪心理学这个专业的热爱,放弃了学校联考,选择了考研。以下是我备考的经验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
决定考研、选择专业和院校似乎都是一气呵成的,没有犹豫和摇摆不定。我本科是*学院的,大二时上了一学期犯罪心理学的课,觉得自己对这个学科特别感兴趣,就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但是准备复习资料这个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我是先加了勤思的余老师,当时还没决定报班,但是老师还是很耐心地给我介绍了政法的基本情况,以及参考书目。我是从上一年的10月份开始准备的,一开始学起来很有兴趣,毕竟刚开始接触一门自己喜欢的学科。大概用了4个月左右的时间,先过了一遍初试的6门课。但除了记住了书名,好像一无所获。特别是实验、统计、测量这三门课,看起来特别吃力。到了2月份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报班学习,就报了勤思的课。自学和听老师讲课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老师讲课会让你理解知识点更加深刻,记起来也相对容易,并且老师会为你省下抓重点知识的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来说,老师的帮助真的很大。但是也别本末倒置,老师讲得再好,也需要你用心去吸收,才能学得更好。
整个考研过程我是分了三个阶段进行学习的:
基础阶段(2月~6月):
这个阶段的学习相对容易,劲很足,学习兴趣浓厚,对于考上的信心也十足。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复习+刷题。学习的话我主要是听老师讲课,并结合勤思的资料做笔记。复习的话,其实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在完成这个任务,一个视频我大概会听2~3遍,第一遍1倍速,第二遍1.2倍速这样。听几遍的原因在于我不想错过老师讲的任何一句话,并且每一次听课都有不同的收获,这让我很有自我效能感。接下来就是刷题。听完一章之后我会去做相应的题目,除了勤思发的资料之外,我还买了王老师的题库,配合练习。刷题我主要是想更深入地巩固知识点,并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至于看书顺序的话,我是按照普心、实验、统计、测量、社会、人格这样来学的。我是一门课一门课地看,但是普心+实验,统计+测量,社会+人格,结合着看也未尝不可,因为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并且考试的时候,也是可以结合来考的。这个阶段的话可能需要花点时间涉猎一些其他的书,比如19年就考了格雷的强化敏感性理论,出自杨波老师编写的《人格心理学》,决策规避,出自《心理学与生活》。我觉得有个师姐说的话很对,我也把它分享给你们:“凡事比别人多走一步,那么你比别人分考的高也是理所当然的”。
强化阶段(6月~9月):
有了上一个阶段的知识储备,这个阶段复习起来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这个阶段勤思为我安排了辅导员,是一个已经考上的师姐。师姐特别负责,也给了我很大的动力。除了督促我学习之外,师姐还为我专门做了复习规划,每个周会抽题问我,检验我的复习情况和复习效果。我觉得她给我最大的帮助在于,考研这场孤独的旅程,多了一个人陪伴。不懂的问题,我去问她,师姐也会耐心地为我解答。这个阶段的话,我是先听一遍强化班的课,然后就开始背书了。普心大概背了五六遍的样子,普心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门课,书都翻烂了
人格的话我是听了师姐的建议,每天抽一个小时来背一个人格理论,重复了很多遍之后大概也能记住了。这个阶段我遇到的一个障碍就是,背书背得想吐,但是还是得去背。社心的话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对我来说背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最后就是实验,统计,测量这三门比较令人头大的学科。这几门学科的话不同花力气去背,认真听完王老师的课,理清逻辑和框架,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
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背诵方法:
第一,框架图:我的建议是自己画框架图,可以用电脑,也可以用一张A4白纸来画,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画的过程中尽量不要看书,自己画一遍,没记住的再看书进行补充。
第二,资料。基础阶段我的建议是多看书,把书看透,背书的时候可以背勤思的资料,因为都是比较精简的,背起来会很轻松。
第三,一定要多重复!重复到你做一道大题,不看书,也能写出来为止。
冲刺阶段(9月~12月底):
进入这个阶段意味着你的考研生涯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胜利就在眼前。但要熬过去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到了这个阶段的话,可能你开始觉得考研很累了,长时间的学习压力,远离的娱乐生活,别人的质疑,选择考公务员的你的同学,甚至你的父母,可能会让你想放弃,可能会让你怀疑自己的选择。为了避免外界的干扰,我选择把自己关到单位办公室,那时候我还在实习。甚至都忘了单位大门密码是多少。和家人联系得也比较少。也许有人会建议你偶尔出去走走,去放松一下,我的建议是未尝不可,但是不能过度放松,不要觉得自己学得很累、很辛苦了,这是一种自我感动。没有一个考上的人不辛苦的。
可能这个时候很多老师和同学都会提醒你该刷题了,免得考试的时候写不完或答不上来。但实际情况是可能到了这个阶段,你的专业课还没背完,你看不进去书,学起来也很累。不要慌,因为我就是属于这一类人。你不需要赶进度,也尽量不要受来自外界的干扰,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主。我到了这个阶段其实听老师讲课还是比较轻松的,然后就是刷题,刷的套题作为辅助,因为政法的真题很少,我不想浪费。刷题是一定要刷的,今年的真题就突然增加了大题的数量,虽然题不难,但是没做完的也大有人在。真题我大概做了3、4遍,然后进行总结,精确到年第1题和年第1题是不是考的相同的知识点,还能用其他什么方式来考,老师的出题风格是什么,以及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可以进行重点复习。政法的选择题是属于比较细节、基础、简单的,所以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细心和仔细。从去年的考题来看,政法出题偏向于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点,比如今年人格就考了人格障碍,这是参考书目没有的内容,但是杨波老师的《人格心理学》中有这个知识点,《变态心理学》中也有这个知识点。这就从侧面印证了广泛涉猎相关科目的重要性。但总的来说,参考书目所囊括的知识点,已经足够你应付大多数的题目。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超纲的题时有出现,最基础的东西才是考场上的利器。
谈到专业课和公共课的时间分配问题,毫无疑问专业课所花的时间一定是要多于公共课的时间的。比如你一天有10个小时的有效复习时间,我的建议是3:1:1。加上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可以适当重新分配时间,但是专业课一定是最重要的。英语基础好可以把英语复习时间挪给专业课来用,以此类推。政治的话我是买了三件套,书是我的主要复习资料,资料我为了避免给自己增加负担,所以只用了一本资料,毕竟知识点都是一样的,有其他知识点我就直接补充。政治我是暑假开始准备的,英语准备时间早一点,是从3月份开始的。英语我只听了阅读课,作文我准备的不够,阅读理解我只错了一个,总分成绩还不错。对于英语和政治两门课,我的建议是多听听不同老师的课,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老师跟,不同的老师授课方法一定是不一样的,但你总会找到你最喜欢的和最适合你的。
我是一个三战考生,你们目前所经历的,我重复经历了三次,我知道你们在备考路上的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坚持下去。等你看到拟录取的那一刻,你会发现好像自己的坚持和付出,都有了意义。加油!
咨询班型及院校信息可以联系郝老师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