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微青春

走进你身边的青春家园

现象回顾

据说,近期上海自出台“垃圾分类”新政策以来,大家在埋头苦读“垃圾分类指南”后,面对小龙虾壳、湿纸巾,玻璃片等垃圾,大家纷纷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你到底是什么垃圾”?

中国每年的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4亿吨,并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垃圾分类”这场“战争”已经迫在眉睫。

而我们除了生活垃圾需要分类处理以外,心理上的情绪垃圾分类处理也刻不容缓。

我们为什么会有情绪垃圾?

大众对于情绪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情绪只是一时的,过了就没了。”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产生不良情绪时,人会本能地将负面情绪(如委屈、恐惧、愤怒等)压下去。这是我们为了能够正常工作,而本能启用的心理机制。但是这些不良情绪并不会凭空消失,而是被我们压入潜意识。

在生活中,一定程度的压抑是必须的,也是健康、合理的,但是如果一个人长期压抑不良情绪,又没有做到及时疏导,他可能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失控或崩溃,而且这种失控是理性无法控制的。

所以,学会给情绪垃圾分类,并且对分类后的情绪垃圾逐个处理,是获得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本领。

生活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等。那么情绪垃圾主要有哪些呢,我们又该如何分类呢?

不良情绪——可回收垃圾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焦虑、愤怒、嫉妒等不良情绪,是最常见的情绪垃圾。一般而言,这些情绪不会对人造成身心伤害,可以靠时间完成自我调节以及修复。但如果不良情绪一直存在,或是在短时间内不断积累,也会对我们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对于这种不良情绪,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或运动等方式,理清情绪脉络,从自身找出根源所在,让情绪得以释放。

不健康的心理——厨余垃圾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会持续引发不良情绪的出现,严重困扰人的生活和工作。

一般而言,常见的不健康心理状态有焦虑症、抑郁症、社交障碍以及人格障碍症等,它们会给人带来焦虑、压抑、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甚至还会造成躯体化反应。

因此,对于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咨询心理医生寻求专业治疗方案。

严重心理创伤——有害垃圾

人在遇到重大噩耗会产生精神创伤,这类创伤一般无法自行化解,需要在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

一般来说,像重要亲人离世、发生意外事故、遭遇事业危机等,都会给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这时,专业人士介入速度越快越早,对当事人产生的心理伤害越小。

既然情绪垃圾对日常生活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又该如何化解呢?就让我们来掌握以下三大妙招,轻松处理情绪垃圾吧!

1

学会倾诉,相信倾诉的力量

哲学家培根说过:“当你把自己的痛苦讲给别人后,你的痛苦就减轻了一半。”这就是倾诉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没有人能够独自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麻烦,而当人深陷不良情绪当中,更容易在自我认知的误区中打转(俗称钻牛角尖),这时如果能与信任的亲人或朋友倾诉,便可以释放出自身的负面情绪。

此外,在倾诉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得到情感回应,感受到自身重新被尊重、被接纳,还可以通过他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不良情绪,这能够帮助我们从负面情绪中挣脱出来。

2

书写,让情绪得以释放

人的情绪垃圾太多,很多时候是因为它们在大脑中仍是模糊的、不完整的感受,以致于我们心绪更加混乱。书写,可以帮助我们慢慢释放出不良情绪,让内心慢慢得到平静。

相关心理实验证明,书写是一种治愈心理压力、清理情绪垃圾的好方法。当我们把压力和负面情绪书写6周后,人对自我感知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心态也会变得更加从容积极,甚至抗压能力以及免疫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3

正确认知自我

让人产生不良情绪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对事物的认知和看法。

当认为自己做不到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和抑郁的情绪;

当发生不好的事情时,会自我埋怨道“都是我的问题”、“如果我改变了,糟糕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当事情顺利完成时,又丝毫不为自己开心,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以上这些错误的认知都会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在于没有做到正确认知自我。生活中的大多数压力,并非来自客观环境的严苛,而是来源于人对自我的施压。若要从根源上使自己的情绪积极向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用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努力做到正确认知自我。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我们拥有了绿水青山。而学会情绪垃圾分类处理,可以让我们化“垃圾”为“资源”,让坏情绪转化为正能量,去拥抱美好生活。

本期制作

来源|深圳分行团委

总编|农行团委

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76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