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疫情开始,我们就经常收到很多咨询师的求助——关于如何在重大灾疫情况下做心理支持,显然是一个“平时很少用到,但用到就很严重”的问题。于是,前段时间我们邀请了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施香如老师,专门为大家讲解了重大灾疫情况的应对方法。

我们将老师的讲座整理出文字稿,方便大家翻阅复习。错过直播的同学们,也可以通过文字稿对危机干预进行基本的认识和学习。

文字稿(1)《我们该如何评估重大灾疫中受害者的心理危机?

四个向度,五种因素》

文字稿(2)《超实用PTSD手册:如何判断受灾者的反应是否正常及创伤后应激反应》

点击查看原文

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施香如老师讲座文字稿的最后一个部分《危机短期干预原则及结构性晤谈设置》,这部分主要讲解了受灾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危机干预中心理助人者的基本原则及短期干预的四个阶段。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以致用,在灾难中帮助更多的人。

施香如教授台湾清华大学教授研究专长:咨商理论及实务、团体咨商、咨商督导、生涯辅导与咨商、网络心理与行为、忧郁自杀防治01灾难危机反应的阶段性变化/人们在幻灭期的心理特征我们会将人们面对灾情的反应階段分成英勇期,蜜月期、幻灭期与重建期。在最初遇到灾难时,我们情绪上会很震惊,在行动上,我们会英勇地去帮助灾民,这是英勇期。当我们接收到大量救灾物资时,会进入到蜜月期,因为很多人会帮我们照顾日常所需,灾民的情绪状况会稍微好一点。但是当救援物资和救援人力开始慢慢撤离,灾民们就会开始质疑,“我可以真的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吗?可以重建我的生活秩序吗?”这是就是幻灭期。在幻灭期,灾民会发现即使大家给了他们很多的帮助,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和以前一模一样,质疑就开始产生。那么我们就需要统整我们救灾时候的经验,重新回到现在的生活中。当人们可以整理自己的经验重建的时候,他反而才能够走到复原之路。这也是最后一个时期—重建期。幻灭期是我们面临的更大的挑战:我们的救灾已经准备完全,疫情慢慢过去,为什么反而人们掉入另外一个低潮期?这是因为他们开始怀疑:为什么秩序没有完全恢复。请记住,危机的恢复不代表是回到过去一模一样的状态,他必须要产生新的平衡,可是有的人会抗拒新的平衡产生。所以当疫情慢慢下降,有一些人会产生另外一个挫折质疑的状态。所以,不同时期的人们面对的挑战和心理的应激也不同,他们需要的协助也不同。尤其是复原之后,通常危机终止的时候,理论上我们应该恢复到过去的日常生活,可是因为我们疫情中释放了很多能量跟肾上腺素,当危机一过去,我们反而会很难恢复,会出现放弃或是厌倦的感觉。另外,在危机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暂停了我们过去的立场、例行工作或是角色责任,虽然当时你会觉得沮丧或烦恼,可是危机过后,你需要重新适应过去的生活,这又会变成另一种压力。还有一种可能,当人们成功渡过危机的时候,他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正向的感觉,甚至是陶醉感,这有可能会让他过度自信。比如他觉得我曾经染病了,所以大家应该都要体贴我、照顾我。这时候就会有一些跟后续的人际相处上的议题出现。02在做危机干预之前,心理助人者需要做的基本原则基本上,灾难或是危机本身不一定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但是有效的危机心理干预可以减少或即早筛选创伤后压力的异常情况,但是要作为基础干预之前,我们应明白我们所保持的原则。一、受灾者与以往的来访者并不相同受灾者之所以有心理创伤,是因为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危机,他们不知道、不相信自己是否可以或者要如何走出危机。危机最主要的特点是未知。但是人们其实是有很多的内在资源,可以用在应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状况,所以大部分的人不一定需要外在的协助。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讲,有一定外在的协助是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帮助的只是这部分的人。请务必记住危机干预很重要的概念是在于,我们的重点是要帮助他找到自己面对危机时候所拥有的自身的力量,而不是要被维修的病症。二、跟过去所受的基本咨询师的治疗训练做区隔我们不是在治疗或改变某些症状。更强调,我们的来访者可以拥有什么资源去面对危机,帮助他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从受苦的情境中复原。所以我们假设,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正常人,他的内在是有健全的生命力,只是他正面对具有破坏性、不寻常的生活处境。三、我们工作的环境设备设置和以往不同。首先是设备,以往我们会在咨询室做咨询,然而这次,可能要在视频中,电话中做咨询。其次是时间,单次咨询的时间会比较短,在30-50分钟之间。在回应的方式上,也比较具体明白。危机干预中,基本上我们不做治疗,我们催化、赋能、給具体的建议、协助移动的状态,这跟一般的咨询介入是不一样的。我们也要关心的,还有现实的问题,比如他的身体是不是可以安顿好。最后,我们要做短期结构化的咨询,在短期结构化咨询中,我们会做头脑风暴,或建议他做可以帮助稳定的训练,比如呼吸练习、教他做运动,这跟治疗情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做热线,请不用做深度的资料收集。当他谈到跟妈妈吵架的时候,我们的重责大任是,跟他討論跟妈妈吵架完之后,情绪不稳定了,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自己稳定下来,而不是去找出他跟妈妈从童年开始就有心结存在,帮助他深化的理解他们的心结是怎么形成的。在危机咨询中,广度比深度更重要。稳定比深化了解问题更重要。危机干预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让受苦的人不再感觉到受限。我们没有能力去立刻发明消灭病毒的解药,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人们去看见在这么苦的情境下,我可以让自己还是有事可做,让我原本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四、是我们要评估他的应激反应,受灾者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应激反应,最重要就是要正常化人们的反应,当人们扩张時我们就帮助他做收缩,收缩的时候我们就帮助他做扩张,帮助他能够移动。五、危机干预的具体目标和以往是不同的。在大规模的灾难的过程中,我们强调的是,1帮助来访者能够冷静而且稳定,不断的恐慌是非常可怕;第2个,传递他们基本的常识。关于疫情要有基本和正确的了解。正确的信息并不等于大量的信息。第三个合作共识,我们强调自身和他人的价值,合作起来,共渡难关。03结构化晤谈的四个阶段在一次且只有40-50分钟的短期危机干预中,我会鼓励你做一个结构化的晤谈。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会做些什么样的事情呢?基本上我们在做就是心理急救,立即快速地建立合作默契,然后评估心理社会需求跟安全,鼓励进行经验跟感受的分享,确认当下的问题,探索并形成积极的想法与追踪。下面我们详细谈谈每一个阶段:第1个阶段,我们要做的是快速地建立关系,并跟评估阶段交错,不要建立关系完才去做评估,这样时间会来不及。真诚尊重、接纳,你要灌注信任跟信心,表达你很乐意跟他做接触。如果只有音频,你的语调,温暖的语调就会占很大部分。你是不评价的,所有的反应都是正常反应。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他的基本信息也是很重要的,这会帮助你对他有更快更准确的评估。第2个阶段评估他目前的安全和心理需求状态。他目前都还安全吗?他有没有被困住?他目前的心理强度如何?生活状况如何?有没有需要被医疗的情况?快速做分级评估,为下面的工作做指导作用。如果是安全问题,可能就直接建议去就医;如果是心理问题,我们就去处理心理这个部分。第3阶段帮助他做自己个人经验跟感受的表达。在他表达的过程中,我们是在上文讲到的几个向度中移动。譬如说他说我心情很不好,可是我说不出来我哪里不好,你可以问他说:我不知道你今天的身体状况里面,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或者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身体哪里最不舒服?或者是当你这个生理感觉、谈情绪,或者是当你觉得你闷闷的时候你脑海里面都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或者当你觉得闷闷的时候,你心中第1个想到的事情是什么?或者当你觉得真的心情很闷的时候,你通常都做些什么事情?或者那时候你正在做些什么事情?并不是所有人过去都有接受咨询的经验,他们从来没有机会练习整理自己的感受跟想法,那这时候需要就是热线的志愿者借由不同的向度的移动,帮助他们来看见,体验自己的情绪。当他可以说出自己的情绪,他的情绪就开始有所移动,他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y/258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