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读后感
最近,报名学习了壹心理的“个案实操训练营”,其中有一个学习任务就是读这本书。其实最早接触书里的内容,就是在壹心理的课程视频中,由秦琳老师讲的“个案评估”系列课程。当时听课的时候就觉得老师讲的很不错,不但有总的框架,而且细化很到位。后来秦老师也在视频中推荐了这本书的学习。于是赶紧去买了回来,细细阅读起来。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精神分析师南希·麦克威廉斯,很久之前便听过她的大名,是精神分析领域的集大成者。当时不以为然,以为只是一个宣传效果,毕竟这个领域集大成者太多。但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便有了同样的感触,作者的功力真是深厚啊!里面的内容真可谓是精妙。难怪秦老师会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妄图第一遍就完全领悟,因为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在长期的咨询中悟得的经验之谈,非要在日后咨询经验不断积累后才能慢慢吸收。
本书就简称《诊断》吧。本书从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着手,从人格的层面诠释心理现象背后的动力学机制的分析性思维方式,以及用分析理论指导人格矫正的临床治疗观点,对于我们心理咨询师来说,是特别有帮助的。
首先,《诊断》重塑了我对于“诊断”的认知。一提到心理领域的诊断,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是那些各种心理障碍的名称。一旦被诊断贴上病理性标签以后,仿佛就变成了异类,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心理障碍病人”。因此,很多时候这个词被人们抵触和厌恶。但是,本书一开始就表明了诊断的意义:“学习诊断术语以及诊断对治疗的意义,对于治疗师获取知识一定意义非凡。而受训者只有逐渐学会了前人长期积累的诊断经验,他们才能摆脱书面术语的桎梏,转而仔细觉察患者个体的独特性。诊断术语可能带有片面性和侮辱性,但是如果治疗师能用尊重而非盛气凌人的态度来表达,能对不同的个体用充满共情的语气来阐述——这是治疗师个人和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如果治疗师具有足够的知识,能够敏锐地做出诊断,至少具有五个相互关联的优点:(1)促进有效的治疗计划;(2)利于治疗进展;(3)帮助消费者有效利用心理健康资源;(4)增强治疗师的共情表达;(5)降低某些患者的治疗脱落率。同理,这些诊断的优点也会间接增进治疗效果。”
其次,也要区分精神动力学的诊断和精神疾病的诊断。我们知道,医院看心理方面的疾病,基本上就是去精神科。而精神科评估诊断最主要的是药物治疗,诊断的标准一般是美国的DSM标准,中国的CCMD标准。精神科治疗的优点在于有经验的医生会根据症状的不同点分别用药。这样的一些诊断和治疗过程非常高效。一位精神科医生每天可以接诊很多病人,病人通过药物的治疗使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
但是,精神科的诊断也会长期受到一些质疑。不足的地方在于:(1)诊断过程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