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海中毒及其他心境障碍
5-HT
Norepinephrine
心理学
环境、压力(素质——应激模型)
与气质(人格)有关的
遗传的
撇去生理和遗传因素,在心理因素中,这就回到了我们刚才说的防御机制,也就是说,抑郁患者中一部分是应激性的防御机制在起作用,一部分是人格在起作用。单向心理障碍中,应激性的防御机制起作用的就是意识障碍,人格起作用的就是人格障碍。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二维结构的表格中,两维结构的异常、失衡会导致适应性障碍,越严重症状就显得越“荒谬”,这就是原理。意识障碍:简单说就是,正常人格突发使用应激的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多是这一类,如果应激导致比较严重的两维失衡,心理冲突超出了性格和心理防御的处理能力,将导致比人格障碍更“荒谬”的症状,更痛苦的感受。人格障碍:简单说就是,早期开始长期地泛化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固定人格,及相应行为模式。不是由生活应激导致的,属于轻微的两维结构失衡,是结构性的,过度和泛化地启动心理防御机制导致的呈现特殊的行为风格。病态障碍:如果两维结构天生地具有某种严重缺陷,或早或迟地呈现极度失衡、异常,这就是精神分裂、痴呆等精神疾病,现在正名为病态障碍。人格障碍与病态障碍的区别:人格障碍的两维结构问题是轻微的,症状可以保持长久稳定,患者可以用独特的行为风格来“适应”生活环境,跟环境建立某种特殊平衡。病态障碍的两个维度的活动水平都会走向某个极端,因为正常的意识活动有赖于两个维度的适度、匹配,所以病态障碍患者的基本意识功能会被逐渐摧毁。若有一个维度极低,甚至整个意识结构走向崩溃。意识到自己的抑郁症和原因是否有用:应激性的意识障碍是可以恢复的,结构性的人格障碍和病态障碍基本上无法根治。所以在最早提到的官方抑郁症中,号重度(精神性)抑郁症中包含人格障碍以及意识障碍,3号精神病性抑郁症可能是附加应激意识问题的人格障碍,4号恶劣心境属于人格障碍。10号非典型抑郁症基本上就属于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的患者是可以完全恢复的,人格障碍的患者只能缓解,在意识层面发现病因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防御结构在潜意识层面上进行,意识层面无法干预。但把这种认识发挥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以后,认知改变,治疗可能能进入潜意识层面,且依旧有催眠和肢体治疗等治疗方法。所以病患不能因为“懂心理学”而不去看病。治疗建议:治疗最为重要,配合锻炼/运动,规律健康的饮食,尽可能找到舒服的社交圈子等。个人体验首先我肯定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才去得一下这个病看看。其次得病其实非常明显,因为这辈子从没发现我的身体这么失控过。胸口像闷了块石头一样透不过气,经常需要深呼吸。睡眠极速减少,平均每天睡不到三个小时,白天精力足够。但注意力下降,会有些强迫症出现,也没法记住东西。记忆力不受控制地下降,两秒之前在想什么完全不记得,上个礼拜见的人长什么样完全不记得,上次参加的活动是上个礼拜去的还是一个月之前去的完全想不起来。我每天回家要做的事都必须放在嘴上跟复读机一样念:现在要去洗衣服,一会要去给猫馋猫砂,然后把猫粮放上——不停重复地跟自己说,不然就会忘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暴瘦十几斤,并且还在下降中,因为我甚至会忘记吃东西,每天睡前都要回忆一遍今天吃东西了没,只要能想起来吃的时间我都拼命吃冰激凌奶茶油脂等高热量食物,但体重还是在不受控制地下降。也没什么吃的欲望,没有胃口,懒得吃,甚至懒得喝水,下图一点都不夸张,我有一回躺着特别渴,但懒得喝水就干脆睡觉,睡了四个小时醒过来还是特别渴,我就干躺着躺了两个小时,最后差点成为在城市中渴死的第一人,而水就在两米之外。往后期发展,会出现一些类似慢性肠胃病的症状。比如有不消化的感觉,胀气,特别恶心,想呕吐,即使早上起来什么也没吃也觉得恶心到想吐,吃饱了过一会就会恶心。所以又饿又撑的痛苦时常出现。我是可以完成基本的生活工作甚至可以写东西和学习,但是额外的社交和娱乐全部消失,基本上和所有朋友失去联系,也不会主动出门,除非特别充足的理由,比如告别会或者帮别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