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症状 >> 经典人格分裂双面伊人
年TVB出品的电视剧,郑伊健、袁洁莹、曹永廉主演。
一、影片简介
姚乐天因游艇爆发导致昏迷,医院,醒来以后却发现自己失忆。倒霉星探鸣无意中发掘了姚乐天,当得悉姚乐天失忆,欲在他身上图利,后良心发现,更义助姚乐天找寻其真正身份。而姚乐天脑海中常浮现一女子,但却苦无印象。后来方德信找到姚乐天,告知姚乐天原来二人是感情要好的表兄弟。
当方德信的女友林静(袁洁莹)出现,姚乐天发现林静竟与天日思夜想的女子长得一模一样!于是怀疑与林静之间有特别的关系,遂不惜一切追查真相,竟被他发现惊人的秘密——自己脑子里面一直出现的女子正是林静的另一个人格——林宁。后来更是发现原来当日的游艇意外,是有人一手造成……
二、剧情人物
林氏夫妇生育有一对女儿,大女儿林宁,小女儿林静。林宁活泼聪明,学什么都很快,还很大胆、善解人意;林静则相对内向、胆小,学东西相对缓慢,有时还不得要领,很多时候都是姐姐林宁帮忙解围。因此,父母明显偏向姐姐林宁。
有一次,两个姐妹一起到海边放风筝,林静的风筝不小心掉到了悬崖下面,姐姐林宁马上爬下去捡,却没办法上来,于是呼唤妹妹林静:“拉我一把。”但是小林静胆子很小,不敢伸手,结果姐姐林宁坠崖而亡,回到家中,父母更是冷落小林静,当场吵架,最后离婚。母亲丢下林静出走,父亲从此不跟林静说话,林静把自己关进房间里,看着手中的布娃娃,突然一阵惊吓的把布娃娃扔在地上,此时,出现了另一个声音对林静说:“你呀,真是没用。”然后,林静怯生生的说:“姐姐”,自己和自己对话起来。这是林静人格分裂的最早期症状,可惜父亲并没有注意林静,更没有对林静表示任何关心,导致林静的人格分裂后来越演越烈。
到成年以后,林静遇到了姚乐天,原本安静的度过了一段时间,却没想到母亲回来了,林静满心欢喜的想见母亲,却无意中在门口听到母亲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梦见死去的是阿静不是阿宁。”林静再次受到刺激,跑出家门,自己和自己对话起来。这是人格分裂患者的一个特征,只要受到刺激,另一个人格随即出现。不过,也有一些人格分裂患者是没有明显刺激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人格对话的,比如《24重人格》里面所描述的。受了刺激的林静会变成林宁去寻找姚乐天,不过,此时的她,并非内向安静的林静,也不是真正的活泼可爱的林宁,而是多疑、泼辣、自负、易怒的林宁,以贬低现实中的林静及与林静争夺为乐。
当林静再次遇到失忆的姚乐天,她曾刻意装扮成林宁去亲吻姚乐天(此时不是人格分裂症状),因为她的内心其实是喜欢姚乐天而不是现在的男友方德信,只是因为姚乐天消失了一段时间,方德信又在那段时间照顾她。原本不自信的林静渐渐的就似乎忘记了姚乐天,直到他再次出现。也是伴随着这个时候,林静的另一个人格林宁再次出现,将姚乐天的脸抓伤,用姚乐天朋友的话说“凶巴巴的,一出现就打人。”
在得知林静人格分裂之后,方德信将林静送入精神病院,精神科大夫说林静的症状是因为妹妹凯利的出现给林静造成的压力导致的,然而对于在此之前出现的症状,他却无法解释。姚乐天于是另外找了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慢慢帮助林静打开心扉。
三、人格分裂
那么,林静所患的人格分裂是什么呢?就是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表现为明显、最易被确认和诊断的一种,可以表现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甚至多个人格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
人格分裂,即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主要涉及一些慢性症状,其中包括判断质量低下、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社会关系糟糕以及没有控制冲动的能力。有这类异常人格的人敏感多疑,他们总是妄自尊大,而又极易产生羞愧感和耻辱感。其主要特征有:多疑、不信任他人、妒忌、敏感、易怒、心怀怨恨、自负等。比如林静无意中听到母亲说“梦见死的是林静而不是林宁”时,此时出现的林宁很自负的说:“乐天喜欢的人是我”,正当这个子人格林宁想带林静去见姚乐天时,林静却出现了抗拒,表现出了不自信、判断质量低下。
此类障碍的患病率可能高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人格障碍。而这种障碍来源于长期潜在的人格特征,让这类患者无法完成正常的社交和工作。在剧中,林静变成林宁的时候,有一些古怪的行为。例如,酗酒;大街上对姚乐天纠缠不清;面对来寻找自己的母亲,斥责其贪心;半夜里爬窗户跑出去找姚乐天又爬窗户跑回来睡觉,以至于同母异父的妹妹凯利不知道自己在家,还以为自己出去了;医院里,用刀割手腕,大呼姚乐天的名字……
A.一种社交和人际关系缺陷的普遍模式,表现为对亲密关系感到强烈的不舒服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下降,且有认知或知觉的扭曲和古怪行为,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表现为下列5项(或更多)症状:
1.牵连观念(不包括关系妄想)。
2.影响行为的古怪信念或魔幻思维,及与亚文化常模不一致(如,迷信、相信千里眼、心灵感应或“第六感”;儿童或青少年,可表现为怪异的幻想或先占观念)。
3.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包括躯体错觉。
4.古怪的思维和言语(例如,含糊的、赘述的、隐喻的、过分渲染的或刻板的)。
5.猜疑或偏执观念。
6.不恰当的或受限制的情感。
7.古怪的、范长德或特别的行为或外表。
8.除了一级亲属外,缺少亲密的朋友或知己。
9.过度的社交焦虑,并不随着熟悉程度而减弱,且与偏执性的恐惧有关,而不是对自己的负性判断。
B.并非仅仅出现于精神分裂症、伴精神病性特征的双相或抑郁障碍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或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病程之中。
注:如在精神分裂症发生之前已符合此诊断标准,可加上“病前”,即“分裂型人格障碍(病前)”。
四、成因分析
分裂型人格障碍可能首先在儿童和青少年期表现出孤僻、不良的伙伴关系、社交焦虑、学业不佳、高度敏感、独特的思维和言语,以及古怪的幻想。这些孩子可能表现得“奇特”或“古怪”并易遭受奚落。诊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与宗教信仰仪式有关的文化,可能在不知情的局外人看来会误认为是分裂症。
在剧中,林静由于小时候内向,不被父母注意,很多心事都埋藏在心里,除了姐姐林宁,她没有别的朋友,同时,姐姐也是她羡慕、依赖的对象。当姐姐出事时,林静内心是深深愧疚、自责的,甚至和父母一样,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姐姐林宁。父母对她的态度加深了她的观念,同时加重了她的症状。
当妹妹凯利被林静不小心刮伤,知道林静症状的凯利表现出了很大的惊恐,这对林静是一个刺激,尤其当她无意中听到妹妹说自己神经病时,更是无法接受,好在姚乐天安慰。这也是现实中,面对人格障碍患者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言语举止要特别注意,因为人格障碍患者本身就很敏感多疑,不恰当的言语将很有可能加重患者的症状。
林静在剧中的症状,主要有:
1.牵连观念(认为是自己害死了自己的姐姐)。
2.影响行为的古怪信念或魔幻思维,及与亚文化常模不一致(当她变成林宁时,一方面自己将自己贬得一无是处,另一方面又很自负)。
3.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包括躯体错觉(此外,当林静是林静的时候,她对酒精过敏。可以从失忆的姚乐天曾想要试探林静是否是自己脑子出现的那个女子,而偷偷在杯子里放了酒——尽管林静此前已说过自己酒精过敏;但当林静喝了之后,脖子上马上出现了疹子。可是当林静是林宁的时候,她却大量酗酒,说话口无遮拦,甚至还在酒吧闹事,以至于姚乐天的父亲训斥姚乐天不要和林宁来往。)。
4.古怪的思维和言语(当林静变成林宁的时候,会自己和自己对话,会主动找姚乐天,在大街上对姚乐天搂搂抱抱,充满挑逗,甚至会对姚乐天说,不介意取代姚乐天心中女子的地位)。
5.猜疑或偏执观念(林静从小开始,一直偏执的以为是自己害死了姐姐;而变成林宁的时候则偏执的以为林静没用)。
6.不恰当的或受限制的情感(林静内心深处潜藏着对姚乐天的感情,但是只有当她变成林宁的时候,才会爆发出来)。
7.古怪的、范长德或特别的行为或外表(当林静变成林宁的时候,穿着打扮很嬉皮式,而不是像林静平常的优雅端庄;而进家门和出门,不是走大门,而是爬窗户)。
8.除了一级亲属外,缺少亲密的朋友或知己(林静几乎没有朋友,除了姚乐天和自己的男友方德信)。
五、小结
对于人格障碍,由于患者早年生活经历与成年期诊断人格障碍的间隔时间很长,这给有关研究带来了困难。由于缺乏科学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建立的有关理论都是基于成年阶段的回顾性叙述或基于精神分析的解释。尽管从科学角度来看精神分析理论有一些缺点,但大部分临床医生仍同意童年经历与人格障碍有一定的病因学联系。一种公认的良好的操作方式是对童年经历进行评估,并用常识判断是否有任何童年经历可能导致了异常人格的形成。例如,反复遭到双亲强硬拒绝可以解释病人自尊的缺乏。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分裂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知之甚少。有研究者报告,分裂型人格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先证者的一般亲属中较普通人群中更为常见等,但其他研究者尚未证实此发现,Camcron提出了这一障碍的核心特征之一,即缺乏信任感,这是因其长期缺乏亲情和保护所致。但这一观念尚未被认识。
目前对于分裂型人格障碍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即心理治疗和生物医学治疗。
剧中,姚乐天根据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对林静进行了叙事疗法,让她从小时候的经历开始进行回忆性倒叙描述。这里面也有精神分析的成分,姚乐天的目的在于找出症状的来源,慢慢让林静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达到疗愈。不过,在剧中,我们也看到心理咨询师对姚乐天的提醒——药物的副作用——如果林静只靠药物,不进行心理治疗,将导致其潜在的子人格爆发,这个时候要改变,恐怕就难于上青天了。我们当然不是否认药物的作用,但是药物的副作用却是任何治疗需要注意的。尽管目前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进步,找到了有效改善症状的方法,但对人格障碍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根据人格障碍者的不同特点,帮助其寻求减少冲突的生活道路。
丁美珊,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在职研究生,IHA国际催眠师,经络催眠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编号:MM),中良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签约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