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症状 >> 三国心理诊所人格障碍篇一张飞冲动
三国时期,张飞与关羽齐名,都是“万人莫敌”的“熊虎之将”。他一生追随刘备,肆意沙场,出生入死,曾战马超、收严颜、败张郃,其丈八蛇矛勇冠三军。而他最出名的事件莫过于长坂坡一声吼退曹军百万。可惜,他最后的下场也如同关羽一样,落得个身首异处。就心理学而言,关羽之死是自恋孤傲惹的祸,而张飞之死则是暴躁冲动造的孽。具体的说,张飞是一位典型的冲动型人格障碍者。
冲动型人格障碍在心理学上,冲动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人格障碍,其突出症状为:
1)情绪急躁易怒,反复无常,不可预测,且无法自控;
2)有强烈的攻击倾向,行动中鲁莽生硬,不计后果;
3)行动前虽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后却有极大的愉快感,并对自己的鲁莽行为缺乏悔恨或罪恶感;
4)人际关系强烈而不稳定,很难与他人和谐融洽相处。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情绪冲动的人往往缺少自信,并时常以冲动行为作为自我的保护手段。而从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讲,冲动行为实际上是心理补偿的表现,它使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以情绪失控来获取反抗的快感。
待人暴躁,行事冲动关羽和张飞都是勇将的典范,但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他们的点评是,“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结合相关的史料记载,张飞的冲动型人格障碍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同僚关系时冲动暴躁,二是沙场对阵时不计后果。
例如,建安元年(年),袁术攻打刘备以争夺徐州。刘备派张飞守下邳,当时下邳相曹豹是陶谦的旧部,与张飞共事颇为不和。对此,张飞非但不能自我反省,反而在一怒之下,肆意将其杀害。结果导致下邳城中人人自危,混乱不堪。后来袁术闻说此事后,便给吕布写信,劝其乘机袭下邳。吕布果然率军来攻,中郎将许耽决计开门投降,导致张飞败走下邳,吕布由此俘获刘备妻小和诸将家属。
本来刘备、张飞新入主下邳,民心不定,应该最大程度地寻求各方合作。但是张飞不仅不安抚民心,反而随意杀戮,导致下邳城的不攻自破。张飞的这一怒杀使得刘备集团丧失了一次兴起的良机,并极大地延缓了其势力的发展。
建安四年(年),刘备据徐州,杀车胄,张飞随刘备到小沛(今江苏沛县),经过秦宜禄管辖的铚县。秦宜禄是魏国骁骑将军秦朗的父亲,他的原配杜氏被曹操纳入后宫。张飞劝他说:“曹操占了你的妻子,你还有面目做他的县长,还是跟我走吧?”秦宜禄跟张飞走了一程,后悔想回去。按理说要不要跟随应该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可是张飞无名火起,竟一怒之下把他杀了。
此外,张飞的勇猛中也有着不计后果的冲动体现。曹操南下,刘备弃新野行陆路南逃,曹操派人追了一日一夜,在当阳碰上,刘备弃妻先逃,张飞仅带二十余骑拒后,张飞断桥、立于河边,大叫:“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没有敢接近张飞的人,因而张飞得以幸免。这一对阵,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悬殊,张飞的异常勇猛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但是细想下,其中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偶然因素和侥幸心理。若是曹操真的动真格去追,恐怕张飞纵然再英勇,一人之力也难挡曹军的千军万马,难怪后人常言,“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也曾努力进行自我完善努力虽然张飞的性格十分的暴躁冲动,计谋也不及关羽、赵云等人,但作为三国时期雄踞一方的领导团队的一员,张飞在众人的影响下还是积极的进行了人格完善的自我修练。
在心理学中,人格泛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而人格完善泛指一个人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结果。
换言之,人格是可以通过个人有意识的培养与努力而加以改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而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达到统一结合的时候,人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
比如说,有的人平时太自卑,太敏感,所以很想变得自信、随和起来。这当中他的现实自我是自卑,理想自我是自信。他唯有不断地与自卑做斗争,才能达到理想自我的境界——做一个不自卑、不敏感,从容自信的人。由此,人们应该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补善去恶,此可谓江山易改,本性当移。
《三国志》中说张飞“爱敬君子”,可见他还是敬仰品行高尚的人。在张飞的心目中,刘、关二兄皆知书达礼,既有英雄气概,又有君子风度。但张飞的现实自我是鲁莽、冲动的,理想自我是平和、理智的。张飞的自我修练就是要学会控制冲动,做一个有勇有谋、有礼有节的君子型将领。从一些史料上可以看出,张飞确实努力过。
例如,建安十七年(年),刘璋慑于北方曹操的威胁,遣法正赴荆州迎刘备入益州,老将严颜认为这是“留虎自卫”的愚蠢举措,不与认可。结果确如严颜所料,刘备入川后便进攻刘璋。其间,诸葛亮率张飞等人溯江而上,攻破江州,生擒严颜。张飞斥严颜曰:“我大军至,为何不降而敢拒战?”严颜回答道:“是你们不守信义,侵夺我州。我州只有断头将军,而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喝令将严颜斩首。严颜面不改色,说道:“砍头就砍头,还发什么怒呢!”张飞为其所动,不但释放了严颜,并将其引为宾客。其实,义释敌方将领,自古有之,不足为奇。但发生在张飞身上,就有些蹊跷了。因为较之早前怒杀曹豹的莽举,张飞没有怒杀敢于顶嘴的严颜,凡而奉为上宾,这表现出张飞对自我冲动人格的修正。
再如,建安十九年(年),荆州名士刘巴归附刘备。张飞仰慕刘巴的才学,主动亲近。可刘巴却表现得很高傲,不跟张飞说话。张飞对此心中十分怨忿,可是却一直十分克制,态度之谦恭连诸葛亮都替他抱不平。此事若是放在从前,刘巴必是性命难保,而这时已官至右将军的张飞却能够如此隐忍,可见他追求理想自我的巨大进步。
还如,建安二十年(年),曹操派大将张郃率兵南下进攻巴西郡,并欲迁徙当地百姓到汉中。张飞时为巴西郡太守,迎战张郃。出乎张郃意料,张飞一改长板桥上一声吼的形象,不急不慢的设计诱敌,在交战中巧妙利用地形,出奇兵切断张郃的前后联系,使他孤立无援,大败而逃。
这一战这完全颠覆了张飞在人们心目中的鲁莽冲动的刻板印象,成就了张飞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人格完善。由此一役,后世才有了“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的歇后语!
上海山丘心理咨询工作室岳晓东博士带领打造优秀心理咨询师团队专业有效实时督导共享登天的感觉广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