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原作:《FeelingUnreal》

译者:CAIN

DPD的诊断可辅之以各种访谈法和判断标准。其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是《DSM-IV》关于解离症(SCID-D)一章中玛琳·史坦柏格(MarleneSteinberg)的临床访谈法。史坦柏格是一位知名作家,著有畅销书《镜子里的陌生人》(StrangerintheMirror)。她为创建一个全面详尽而标准化的访谈方法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使之适用于各种解离症状,以帮助医生对不同的解离症进行诊断。经过适当的培训后,一名临床医生需要大约30分钟到1个半小时完成对病人的访谈,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患者回答时认可的症状种类。SCID-D主要针对五种解离症进行询问: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失忆症、身份认同障碍、以及身份认同转变,根据设定好的标准(无、轻微、中等和严重等),以最后的总分评判疾病的严重程度。假如询问对象是DPD患者,那么通常会在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上分值较高;倘若他们对自己究竟是谁感到困惑,则可能在身份认同障碍方面获得较高分数,这也是人格解体的症状之一。不过,与其它解离障碍不同的是,DPD患者一般没有失忆症或身份认同转变的情况。这两种病症主要在分离性失忆、分离性漫游、或它们的极端形态——分离性同一性障碍(DID)(旧称为多重人格障碍)中出现。

分离性体验评测表(DES)是20多年来被广泛用于评估解离症状的一份简单直捷、自填式的问卷调查表。年,该表格最初是由伊芙·B.卡尔森(EveB.Carlson)博士与弗兰克·普特南(FrankPutnam)医学博士这两位创伤与解离症领域的知名权威研发的。DES自问世以来,已经被用于数百次解离症的研究。但是,虽然它可以用于诊察人格解体,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卷的28个问题中,只有少量几题涉及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的体验。因此,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患者承受着人格解体的折磨,却在DES上得分很低,毕竟其设计者在筛选问题时是抱着测量其它“更严重”的解离症的目的。不过,每个问题单独看的话,DES中的某几题也许反而能凸显DPD的存在。这类问题通常与一些典型症状有关,例如仿佛从远处看着自己、感觉意识在身体之外、感觉周边环境不真实、或似乎透过迷雾看这个世界等。

近来,剑桥大学的精神病学研究部门研发出一份自填式问卷调查表,称为“剑桥大学人格解体评测表”,专门用于评估人格解体与现实感丧失的严重程度,涵盖了大量而广泛的与这两种解离症体验相关的问题。我们将在下文的表格1中完整呈上剑桥大学人格解体评测表。研究证明,在没有同时患其它解离症的情况下,这份问卷在量化单纯人格集体的严重程度方面更加可靠。其中的29个问题都以频率(症状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症状出现的时间长短)两类指标分级评估。所有问题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数值全部加起来,才能得出总分。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下剑桥大学人格解体评测表中的问题类型。首先,该问卷包含了一些关于各种现实感丧失的体验的询问,涉及对周遭世界的陌生感和疏离感,这些症状常常与解体相伴相生(问题2,13,19,29)。不过,基本上这份问卷覆盖了多种不同的人格解体体验:与身体的隔离感(问题3,23,27),与思维的隔离感(问题10,26),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等感官的隔离感(问题2,7,11,20,25),与饥饿和口渴等内部感觉的隔离感(问题28),与疼痛的隔离感,又被称为痛觉缺失(问题22);时间感的扭曲(问题14);难以唤起过去的回忆(问题16,21);以及所谓的情感缺失,或者说情感麻木,即一个人的积极和消极的情感反应都被抑制,包括悲伤、愤怒、爱和快乐(问题4,5,9,18)。

一些患者存在上述的许多或大多数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只有其中少数症状。有些病人甚至说道他们只有一种或极少几种情况,例如只是情感麻木(无感情);或者仅有感官方面的表征,如视觉失真;或者唯有与自己的躯体联系扭曲的感觉,似乎意识被移到身体之外,从眼睛后面的某处看着自己等。因此,病人可能会问,有时甚至会怀疑,所有这些体验是否属于同一种精神障碍。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反证这种疑问。在我们看来,所有解体患者都有非常相似的病因、发作情况和最终发展成慢性解体的演变过程。另外,仅有的少量关于人格解体的生物学研究并未显示不同大脑电路被阻断的亚类别。但是,考虑到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所有研究对象的数量仅区区之众,我们还远未到达能可靠地划分亚类别的阶段。许多心理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变化多端,却构成同一种核心障碍。例如,有的精神分裂症者幻听,有的幻视,还有的坚信错误的想法,而还有一些患者存在以上所有情况。一些抑郁症者厌食失眠,而另一些抑郁症者却暴食嗜睡。

最后,我们这里讨论的评测表及其它类似的调查表并非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人格解体的快速测试法;问卷表本身无法“作出”诊断。它们只是在诊断过程中的一件颇有价值的辅助工具,是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医生与病人在面对面的访谈中使用的必要手段。

表格1

剑桥大学人格解体评测表

频率持续时间——通常情况下

0=从来没有1=几秒

1=罕有的2=几分钟

2=经常3=几小时

3=很经常4=大约1天

4=一直都有5=超过1天

6=超过1周

剑桥大学人格解体评测表症状频率持续时间1突然间,我感觉非常陌生,就好像我不是真实存在的,或者我与世界隔离开了。2我看到的一切都“像平面一样”或“无生命”,似乎在看一幅画。3感到身体的一部分仿佛不属于自己。4正常情况下应该感到恐惧或不安的事情已经无法让我害怕。5不再享受喜爱的活动。6感觉自己的意识“被分离出来,正观察着自己”。7膳食的味道不再让我产生愉快感或厌恶感。8感到身体非常轻,好像飘在空中一样。9哭或笑时感觉不到任何情绪。10感觉自己根本没有思维,当我说话时,仿佛是由一个“机器人”在说那些话。11熟悉的声音(包括我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也很遥远而不真实。12感觉我的手或脚变大了或者变小了。13周围的事物看起来不真实,似乎被隔离开,就好像在我和外部世界之间蒙了一层面纱。14感觉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似乎发生在很久以前。例如,我今天早上做的事感觉就好像是几周之前做的了。15尽管醒着,我却有在自己外部看着自己的“视觉”体验,仿佛正看着镜子中的自己。16感觉与那些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事的记忆隔离,就好像我没有参与其中一样。17当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时,感觉好像我曾经来过(似曾相识)。18突然间,我发现自己感觉不到对家人和好友的感情。19周围的物体看起来显得又小又远。20无法充分感受用手触摸的物体,就好像不是我自己在触摸似的。21我无法在脑子里形成事物的图像,例如,无法想起一个好朋友的脸或一个熟悉的地方的样子。22当我受伤时,感觉与疼痛隔离,就像是其他人身上的疼痛。23感觉意识在身体之外。24当我移动身体时,感觉不到自己掌控了行动,我感觉行为是“自动的”或机械化的,就像我是个“机器人”。25气味无法让我感到快乐或厌恶。26感觉与思维隔离,仿佛思维是自发形成的。27必须反复抚摸自己,才能确认身体或自己是真实存在的。28失去了某些躯体感觉(例如饥饿或口渴),因此当我吃东西或喝水时,感觉就像身体执行自动例行程序。29过去熟悉的地方看起来如此陌生,就像我从未见过。

你的每一次点赞,都是给我最好的鼓励

你的每一次分享转发,都能帮助到其他为病痛所苦的人









































白癜风初期好治疗吗
北京治白癜风的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y/214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