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引言:俗话说“三岁看老”,但是这句话在我身上并不应验。我三岁以前基本上是妈妈看大的,据她说那时我还是一个活泼开朗,热情外向的小朋友。后来,妈妈上班,养育和教育我的任务就到了爸爸身上。也是从跟爸爸一起,我开始变得内向、不爱说话、唯唯诺诺、敏感多疑起来。一直到现在,我虽然已经是个成年人了,成熟稳重了不少,但是在骨子里我是自卑的。如果身边的人或者工作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我总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的错误导致了不好的结果。即使我知道并不是我的过错,但是我的内心还是隐隐作痛,在失败的深渊难以自拔。我不敢展现自己,躲在人群中使我有安全感。直到看到《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本书的作者兰迪·克莱格在书里《引言》部分第一句话就是“肯定我有问题”,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有一个罹患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前男友。他喜怒无常,上一秒甜言蜜语,下一秒就视她为仇敌。在她看来,前男友简直不可理喻,然而更糟糕的是她竟然在男友的精神控制下不知不觉接受了前男友严重的现实,甚至以为自己满身缺点。她前男友对她的影响很深,及时分手了,她仍然感觉找不到自尊。但是她是幸运的,她找到了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从此开始了解“边缘性人格障碍”,经过她的描述,她前男友是典型的边缘性人格障碍特征。她在治愈自己内心创伤的同时,决定写一本能够助人自助的书,于是就与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保罗·梅森合作,写了这本大众心理学经典著作,帮助了很多面临同样问题的读者,我就是其中一位。这本书指导人们理解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行为,并通过实例展现给读者这种行为会对人们的亲密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并且最重要的是指导人们学会如何去应对。通过阅读此书,我终于明白自己的性格为什么发生了如此的变化。原来我有一个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爸爸,我爸爸总是说一不二,如果我不按照他说的做,他就会骂我而且骂得很难听。但是,他心情好的时候又像变了一个人,这个时候不管我做什么他都笑呵呵的。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暴风雨就会来临。于是,我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但即便如此,爸爸还是喜怒无常,我像生活在地雷田里,不道什么时候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他永远是对的,我永远是错的。在本书第三章《了解混乱:认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行为》中我了解到,“持续不断地指责和批评,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所采取的另外一种‘对外付诸行动’的防御机制。指责可能有一点事实依据,但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言过其实,也可能纯粹是来自于边缘性人格的想象之中”。认识了人格障碍并知道它会如何对你产生影响,下一步就要学习一些特殊技巧,帮你成功地掌控自己的生活,避免被身边的混乱干扰。我们首先要明确你无法改变人格障碍本身,或者让亲友主动接受治疗,你所能做到的就是学会接受现实,尝试改变自己。虽然很难,但是书里给出了非常有用的建议。1、照顾自己:我们要懂得寻求帮助支持,懂得疏解内心的郁闷,学会控制情绪,增强自尊心。2、摆脱情绪困扰:保有自己的选择,帮助而不是解救他人,直面内心的恐惧、责任感和内疚感,而不是逃避。3、用倾听去沟通:要明白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一些做法只是为了引起注意,消除自己的不安,要积极倾听,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含义,尽量与之共情。结语:其实相对于本书中描述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行为的实例来说,我爸爸的做法并不是太过分,我现在理解的是他恨铁不成钢,严格要求我是为了我好。但是他确实需要控制一下他火药桶般的脾气,每次跟他出去,都感觉他在发火,跟超市收银员、饭店服务员、医院的医生护士等等。对于我爸爸来说,想要劝他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为子女我只能尽量调整自己,多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用爱心温暖他。真的很感谢本书的作者可以把她自己的经历和研究成果分享出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yy/30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