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诊断 >> 读点心理学强迫性人格,一定要完美h
编者按:
转眼假期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如期到来。想到轻松的日子已经过去,人们马上就会有接踵而来的各项工作和学习任务,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开始产生焦虑感,今天我们推送的这本图书,对于受焦虑症困扰的人们以及心理学爱好者了解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等心理现象亦有裨益。
》
《感受的分析》序言--精彩试读
文丨郭永玉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是涉及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多个心理学方向的研究与实践领域。这个领域,广而言之,人格障碍的治疗,在国际学术界尚处于发展的初期,有待系统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深入的学术探究。
《感受的分析》集合了訾非博士在这个领域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术著作。
这本书既是一部阐释人格结构和人格障碍的理论著作,又是解述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技术的工具书。作者在充分了解既往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使著作体现出多方面的创新性。
“低头族”现象
首先,这本书整合了心理动力学人格理论的“碎片”。心理动力学的经典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等理论分支对人格结构提出了杂然多样的看法。作者试图整合这些看法,并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分支的人格理论的兼容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把人格理论纳入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理解人格的架构。訾非把人格的主体看成是由自我(I)、自体(self)与他者(others,内化的他人、他物)三个成分构成的,这体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样态。心理动力学的不同分支对人格的理解其实可以纳入到这个总体的样态之下,从而把动力模式、关系模式等似乎相互冲突的理解人格的理论整合起来。
其次,訾非博士对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心理动力模式和发展路径等给予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报告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一些典型案例,使读者能够对此种人格障碍产生清晰的理解。本书提出的感受分析治疗模式,是作者把东方禅宗与道家的心理调节技术与精神分析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作者也把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态度和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技术融入其中;并创造性地发展了一些咨询技术,形成了以感受的解析、体察与转化为核心的咨询与治疗模式。在我看来,感受分析是一种理论基础牢固、方法新颖的治疗模式,它不但能够在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运用,也可以尝试逐步推广到其他类型的人格障碍的治疗中。
强迫性人格障碍特征
第三,作者对因果问题、方法论问题,以及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如俄狄浦斯情结等都作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些看法视角新颖,有理有据,是作者对这些问题持之以恒地思考的结果。作者强调,因果关系是一定条件下的关系,而人们理解心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时往往忽略关系所以发生的条件(condition)和情境(context),这使得许多规律推断沦为一些具有迷信色彩的观念。例如人们在理解无条件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