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区别之前,我先说一下“人格障碍”,有关这个词大家都不是很了解,还很模糊。

关于人格障碍,指的是一种持续的情感、思维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会给患者本人及其他人带来情绪上的痛苦,并且可能造成其工作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DSM-5指出,人格障碍可能会让患者本人感到沮丧。

但是,人格障碍患者也有可能不会体验到任何主观上的困扰,而是患者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了明显的困扰,这种情况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中尤其常见。因为这类患者完全不会顾及其他人的权利,而且不会表现出任何的悔意。

所以在某些情境下,必须由其他人,而非患者本人来判断这种障碍时候导致了显著的功能损害,患者自己是无法做出可靠判断的。

DSM-5里面,将人格障碍分成了三组,或者说分成了三个大类,分别是A类、B类和C类。

A类:是古怪或奇特组的类型,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类型人格障碍;

B类:戏剧化、情绪化或反复无常组的类型,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以及自恋型人格障碍;

C类:焦虑或者害怕组类型,包括回避型、依赖型以及强迫性人格障碍。

看到这,大家或许发现到了一个现象,也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划分在同一组的,属于B类,那么这两者之间有啥区别?

我们先来看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临床机构中最为常见的人格障碍,英文名称叫做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大家经常看到的BPD这个称谓,就是从这个单词中简化来的,这个病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

这类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有着跌宕起伏的关系,害怕被抛弃但又缺乏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他们常常做出自杀、自残等行为,会割伤、烧伤或打击自己,比如拿香烟去烫自己的手掌或小臂,或者在手臂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缩写。

据有关数据统计,相当高比例的患者,约为6%选择自杀,但是也有令人积极的一条消息,此类患者的长期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在完成初次治疗以后,高达88%的人成功地保持了症状缓解超过10年。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遇到BPD的患者,会感觉很痛苦,觉得他们难以靠近,通常这类人情感激烈,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从愤怒转变为深深的抑郁,有些时候,情绪领域的功能失调被认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不稳定是这种障碍的核心特点。

因此有些人会把这类患者描述为“稳定地表现出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会延伸为冲动性。

病因的话较为复杂,许多家庭研究的结果表示,边缘型人格障碍在患有心理障碍的家庭中更为普遍,另外早期创伤,尤其是性虐待和躯体虐待的潜在影响也会是重要的风险因素,相比正常的个体或是存在其他精神问题的人,患者这种障碍的人报告受到的虐待的概率更高。

和反社会型人格相比,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感到十分痛苦,甚至比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患者更有可能去寻找治疗。

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比较好理解,在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是非常俊美的少年,仙女伊可倾慕他,但是他却只沉醉于自己的美貌中,整日都把时间花在欣赏池塘中自己的倒影上,对自己疯狂的迷恋。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具有一种不合理的自大感,而且执迷于自己,以致于对他人缺乏敏感性和同理心。一旦没有人赞赏他们,就会感到不舒服。他们对于自身重要性的夸张感受和幻想,被称为grandiosity,中文名叫做夸大感。

这会导致若干负面特征,如:他们需要并且期待着大量的特殊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64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