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别让偏执将他推入仇恨的深渊
CJ工作坊,帮助大众了解精神卫生健康常识。
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美国驻华使馆附近,一名男子点燃一疑似爆竹装置后发生爆燃,所幸除了其本人手部受伤外,没有造成其它伤害。这件事一度在网络上热传,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对此做出了相关报道。事后大家对该男子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各种猜测,但根据北京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一极端行为背后的可能原因引起了我们的重视——这是一名“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提到偏执型人格障碍,我们很容易想到各种影视、文学作品中的负面形象,但是,你是否真的了解偏执型人格障碍呢?你是否知道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本身也承受着痛苦,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一、什么是人格
在了解人格障碍之前,让我们先认识一下人格。人格(personality)源于拉丁文的“面具(persona)”一词,指个体在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它是在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以后,便对个体适应环境、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和趋向起一种恒定的主导作用。
二、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一般而言,个体与环境相适应,我们就认为他拥有正常的人格。但是,千人千面,总会有一部分人区别于大众,不能与环境协调,表现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时,他们的情感反应和行为意志与正常人水火不容,给人脾气古怪、行为孤僻的感觉,这就是人格障碍。但无论怎样,人格的正常与异常仅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并无截然不同的界线。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异常人格必须要符合“损人而不利己”这样一个社会评判标准,即这类人既妨碍他人,又自感苦恼。显然人格障碍患者是区别于正常人群的一类人,人格的异常会妨碍他们正常融入社会,使其遭受痛苦和(或)使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人格障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偏执型人格障碍”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征的精神和心理障碍。的大脑被某一个念头所占据,并不断加以合理化,并付诸行动,从而排除了另外一些或许更合理的念头对上述念头的制约、平衡的能力,而使自己完全陷入到一种极其狭隘的想法以及行动中去。偏执型人格障碍通常始于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部分患者在成年后有所缓和。
三、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
猜疑和偏执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
具体表现为:
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对他人对自己的“忽视”深感羞辱,满怀怨恨,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
容易长久地记仇,对自认受到的轻视、不公平待遇等长期耿耿于怀,引起强烈的敌意和报复心。
猜疑,把别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蔑视。总认为别人不怀好意。
明显的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容易与他人产生争辩、对抗,意见多,常有抗议,单位领导常常觉得这类人员难以安排。
极易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恋人有新欢或者是伴侣不忠,限制对方与异性的交往或表现出极大的不快,因此难于维持与他人长期稳定的关系。
过分地自负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他人的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得理不饶人的感觉。
习惯将周围或者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
“猜疑、固执、过分警觉、心胸狭隘、自负、好嫉妒、控制欲强”这些构成了典型的偏执型人格特质。由于这些特征,患者的人际关系紧张,孤独离群,表情忧郁、不开朗,经常处于警惕、焦虑的状态中。
四、是什么造成了偏执型人格障碍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及心理社会环境因素是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发病主因。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在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碍(特别是被害妄想)的患者亲戚中更常见。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年生活在不被信任、常被拒绝的家庭环境之中及单亲家庭更易出现有偏执型人格的儿童;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的发育存在不良影响。教育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家庭成员所表现出来的对事物的一贯的苛求、固执或“认真”,让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始终处于标准化和极端化的信念系统包围之中,不能发展和“变通”的人格特征,这可能与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抚养者、教师教育方法失当或期望过高,过分强迫、训斥,易造成精神压力或逆反心理,形成不良人格。另外,父母本人品行或行为不良,会对儿童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不合理现象、拜金主义等都会影响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产生对抗、愤怒、压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而发展至人格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偏执型人格障碍往往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奏,相关学术研究也已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极高。
五、偏执型人格障碍该如何治疗
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如何让患者意识到自己需要帮助是治疗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身边有类似的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帮助他们尽早接受治疗。虽然人格障碍的治疗较为困难,但有关的治疗手段对行为的矫正仍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1、药物治疗:一般而言药物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如情绪不稳定者少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2、心理治疗:这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医生在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协助患者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与了解。治疗的范围包括内在的精神、人际关系、以及现实适应能力。最终目标乃在促进自我性格的成熟。
临床上可给予认知治疗帮助他们对自己有一正确、客观的认识,并自觉自愿产生要求改变自身人格缺陷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纠正个性的信心,然后再进行情感支持性的心理治疗;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交友活动,在交友中学会信任别人,消除不安感;具有偏执型障碍人格的人喜欢走极端,这与其头脑里的非理性观念相关联。因此,改变偏执行为,偏执型人格患者应学会分析自己的非理性观念。
3、教育和训练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也会有一些程度不等的危害他人或社会的行为,辅以法律、纪律的约束对其行为的矫正有一定帮助。
总体而言,偏执型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因此,在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在幼年时期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偏执型人格障碍的重要方式。
六、我们该如何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处
如果用心观察,会发现我们周围应该不乏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存在。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他们并学会如何与他们和谐相处。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导致他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常常猜忌多疑。对此,我们尽可能为对方着想,将心比心,不要过分热情,但是一定要用笑容来面对他们,让他感觉到你确实对他无害,如此才能进行到下一步——交心。在交心的过程中特别要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告诉他凡事都往好处想。如果发生误会一定要尽快解决,否则,他会一直耿耿于怀。
希望通过此文大家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患者给与一定的理解和支持,能更好的与他们相处,帮助他们尽早接受治疗,不要让偏执将他们推入仇恨的深渊。
帮助大众了解精神卫生健康常识,尤其是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情绪问题。
CJ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