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人格。主要在孩童或部分成年人中出现。

一、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1、无主见。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的建议和保证之前,对日常事务不能作出决策。

2、无助感。让别人为自己作大多数的重要决定,如在何处生活或者选什么职业等等。

3、被遗弃感。明知他人错了,也随声附和,因为害怕被别人遗弃。

4、无独立性。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

5、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甘愿低声下气或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6、害怕孤独。独处时有不适和无助感,或竭尽全力逃避孤独。

7、难以接受分离。当亲密的关系中止时感到无助或崩溃。

8、易受伤害。很容易因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而受到伤害。

只要满足上述表现中的五项,即可定义为依赖型人格。

二、依赖型人格的成因:

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源于人类自身发展的早期。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在儿童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这时期如果父母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自主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此类患者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承担起选择和完成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另外,对子女关心的太少,或子女受到遗弃或受到挫折等,也会导致儿童的过分依赖性,如父母开始时用粗暴拒绝的态度对待孩子的依赖要求,经不起孩子的‘纠缠’又屈从孩子过分依赖的要求;或者是儿童在表示依赖的要求以后,再搂抱或亲吻孩子,这对孩子过分的依赖行为,无疑会起到鼓励和强化作用。这也是依赖型人格产生的原因。

三、概述:

儿童在发育期表现出一定依赖性是正常的,孩子越小,对成人的依赖就越多,但这种依赖性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儿童独立性的不断成长而逐渐减少。儿童对父母的依赖,尤其是感情上的过分依恋,也可能是所谓‘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的早期表现。儿童期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儿童独立性的培养,对儿童的个性心理发育,甚至性心理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已有过分依赖性的儿童要及早发现,及早给予教育和心理治疗。除逐步改变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态度以外,可经常选择一些合适的能增强自立性、独立性的任务,让孩子完成,若能独立完成则给予奖励。尽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及时与孩子分床睡、及早送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让孩子主动去帮助别人、独立完成作业等等。

孩子过分依赖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克服他们的依赖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性,也并非一朝一夕,父母既要有科学的方法,也要有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耐心,坚持不懈地帮助孩子去克服。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73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