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以尼采为名被影视作品误写的人格分裂症
本文首发于电影世界杂志(cinemaworld)
在M·奈特·沙马兰的最新作品《分裂》中,主角詹姆斯·麦卡沃伊饰演一位身负23重人格的奇人。而与银幕上大多数人格分裂症角色相同,麦卡沃伊在片中饰演的角色也被设定为危险而暴力的。那么污名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影视剧钟爱“人格分裂症”
《肥佬教授》剧照,艾迪·墨菲一人分饰七角。
艾迪·墨菲在《肥佬教授》中分饰了七个角色,亚历克·吉尼斯在《仁心与冠冕》中分饰了八个角色。而詹姆斯·麦卡沃伊在他的新片《分裂》中,将一人分饰多角的标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片中的他饰演一个名叫凯文的23重人格分裂患者,当然并不是所有人格都是人畜无害的。而这样的情况对于被凯文绑架并囚禁在地下室中的三个少女来说,则更加雪上加霜,每次他走进囚室,她们都要努力分辨进来的家伙是个什么情况,是那个眼神锋锐,衣衫一丝不苟的洁癖男“丹尼斯”?还是那个操着英国口音,一本正经的女家教“帕特里夏”?或者是“海德威”,那个九岁的侃耶·维斯特粉丝?影片并没有将凯文所有的人格展现出来,但仅凭出镜的几个人格,就能让观众们了解凯文的设定,而这也使得《分裂》能在众多一惊一乍的恐怖片中脱颖而出。
《分裂》仅凭出镜的几个人格,就让观众了解主角人格分裂的设定。
《分裂》的编剧兼导演M·奈特·沙马兰曾公开表示过,自己长久以来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症”(DID)的兴趣,该病症在世人的认知中,一直停留在人格分裂或多重人格障碍等肤浅层面,还经常被误当成精神分裂(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精神疾病)。而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症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罕见,我们自认为熟悉的不过是影视作品中常见的那种极端状态。
DID会引起患者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充满冲突性,饱受折磨,同时还显得异常神秘。而这些特征正是一出精彩戏剧中,角色们所必不可少的特性。但不幸的是表现这些特征的影片,大部分都是惊悚题材,并不能帮助大众提高对这类病症的正确认知。
《搏击俱乐部》剧照,失眠患者的人格分裂。
我们已经见过太多这一类型的影片了,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采用了DID作为核心冲突元素增强戏剧效果,或者给影片中增加一个“你没想到是我吧!”的剧情反转。也正因为这样,但凡片名中稍微露出一些DID的痕迹,便再无悬念可言(例如《搏击俱乐部》)。
《惊魂记》塑造了一个经典的邪恶精神病人形象。
唯一不怕剧透的当属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惊魂记》,影片以连环杀人犯艾德·吉恩为故事原型,但最终归结为以DID为反转的神秘谋杀案件。在影片的结尾,一位医生解释了主角的情况,“他(诺曼·贝茨)开始用她(母亲)的身份说话,还把身体一半的掌控时间交给了她。有的时候他甚至能让两个人格同时存在并展开对话。而其他时候,‘母亲’的人格会接手全部掌控权。”《惊魂记》是惊悚片中的经典作品,但若将其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相应精神疾病症状的描述,该片无疑缺乏科学依据。就如同电影中的自闭症患者通常都是数学天才一样,影视作品中的DID患者大多都是《惊魂记》中的那种邪恶精神病人形象。
百年经典《化身博士》及其延伸
年的《化身博士》让绅士与野兽共存一体。
而DID最初与惊悚“联谊”之时,胶片电影还没有问世。年罗伯特·刘易斯·史蒂文森出版了《化身博士》,一部全面意义上的经典之作。小说的精髓之处在于其中一例极端的DID病例研究:一位令人尊敬的维多利亚时期绅士,与一个充满兽性本能的禽兽共存于同一个身体中。史蒂文森曾否认小说取材于真实案例,但同年,特异功能研究社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迈尔斯发表了一篇被他称之为“多重人格”(他绝对不会知道这个定义多么有先见之明)的文章中,列举了两个当时法国著名的案例,露易丝·维维特以及弗里达·X。他给史蒂文森寄过一份这篇文章的印刷件。而史蒂文森的妻子也曾透露当时的史蒂文森曾看过一篇关于“潜意识”的学术论文。
《新木乃伊》中,由罗素·克劳饰演杰基尔医生。
一位名叫理查德·曼斯菲尔德的英国演员,在小说出版后立即买下了《化身博士》的版权,同年就开始了《化身博士》舞台剧的英美巡演。而出演双重人格主角的曼斯菲尔德由于表演太过惊艳,曾一度被怀疑是著名的连环杀人犯“开膛手杰克”。自此,《化身博士》成为了舞台剧、电台节目以及影视剧之中的经典题材。年弗雷德里克·马奇版的《化身博士》到现在依旧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版本,而竞争者中不乏鲍里斯·卡洛夫,克里斯托弗·李,安东尼·珀金斯甚至罗比·考特拉尼这样的大咖。而最新版的杰基尔医生将会出现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新木乃伊》中,由罗素·克劳饰演杰基尔医生。
《指环王》中的“咕噜”挣扎在两重人格之间。
《化身博士》作为一代经典,深深地影响了后世诸如《惊魂记》与《分裂》等众多影片。而我们纵览整个影视娱乐业,DID相关题材屡见不鲜。关于恶灵附体,狼人,吸血鬼等等故事不全都是同一身体内两个人格的故事么?转过头来让我们看看各位超级英雄,《绿巨人》最早就是由《化身博士》升级改编而来的。与之相似,许多超级英雄都拥有双重身份,克拉克·肯特与超人,彼得·帕克与蜘蛛侠,布鲁斯·韦恩与蝙蝠侠。《指环王》中的“咕噜”总是挣扎在现在与曾经身为霍比特人的自己斯麦格之间。哈利·波特的灵魂命中注定与自己的死敌伏地魔纠缠在一起。
《一个头两个大》剧照,喜剧化恶搞了人格分裂。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法拉利兄弟导演的《一个头两个大》,该片以恶搞的方式将DID带入了喜剧领域。金·凯利饰演的老好人片儿警为了争夺心爱的伊莲,而与自己体内的另一人格汉克大打出手(在别人看来就是自己打自己),影片的喜剧效果得到了观众们的肯定。而精神科专家则反复批评金·凯利在剧中的“非自愿性精神分裂症”会误导观众对于DID的理解。
每一重人格都享有人权
《分裂》剧照,桌面上是隐藏的23个人格的不同文件夹。
父母均为医生的沙马兰导演在拍《分裂》前对DID做了大量研究调查。片中DID的定义十分精确,也将病因追溯到凯文童年的心灵创伤(DID通常都是由这类经历引起的)。片中也有凯文的精神科医生的大量戏份,但医生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7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