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精神科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三
(4)病时的一般情况:如工作、学习、睡眠、饮食的情况,自理如何。与周围环境接触的情况,对疾病的认识态度等,都对疾病诊断有重大意义。病中有无消极厌世观念、自伤、自杀、伤人、冲动行为等,以便护理防范。
(5)既往与之有关的诊断、治疗用药及疗效详情。
④既往史询问有无发热、抽搐、昏迷、药物过敏史。有无感染、中毒及躯体疾病史,特别是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外伤。应注意这些疾病与精神障碍之间在时间上有无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有酗酒、吸毒、性病、自杀史及其他精神病史.
⑤个人史。一般是指从出生到发病前的整个生活经历。但应根据病人发病年龄或病种进行重点询问。如儿童及青少年应询问母亲怀孕时健康状况、病人身体、精神发育史,有无神经系统史,学习及家庭教育情况以及与双亲的关系等;受教育的状况,学业成绩;工作情况及工作表现,工作学习能力有无改变,生活中无特殊遭遇,是否受过重大精神刺激;还应了解婚姻状况,配偶的个性,夫妻生活情况(必要时应询问性生活状况)。女性的月经、分娩、绝经期是精神疾病的好发时期,应明确与精神状况有无关系。病人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交友范围、宗教信仰可具体描述,以便与病后的情况比较、判断是否有精神异常。病人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共同居住者)、病人本人及家属的经济状况也要了解,以使我们对病人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方式有具体的印象。还应了解病人既往有无犯罪记录。总之,个人史应反映病人的生活经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点和目前社会地位等。
⑥家族史包括双亲的年龄、职业、人格特点,如双亲中有亡故者应了解其死因和死亡年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双亲相互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中发生过的特殊事件等,对病人的人格形成及疾病发生均有重要影响。精神病家族史,包括家族中精神病性障碍者、人格障碍者、癫痫病患者、酒精和药物依赖者、精神发育迟滞者、自杀者以及有无近亲婚配者。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提示病人疾病的原因可能具有遗传性质。
四、精神状况检查的内容
(一)外表与行为
1.外表包括体格、体制状况、发型、装束、衣饰等。严重的自我忽视如外表污秽等,提示精神分裂症、酒精或药物依赖及痴呆的可能。躁狂病人往往有过分招摇的外表。明显的消瘦除了考虑伴发严重的躯体疾病外,在年轻女性病人身上也应考虑神经性厌食的可能。
2.面部表情从面部的表情变化可以推测一个人目前所处的情绪状态,如紧锁的眉头、哀怨的眼神提示抑郁的心情。
3.活动注意活动的量和性质。躁狂病人总是活动过多,不安分;抑郁病人少动而迟缓;焦虑的病人表现出运动性的不安,或伴有震颤。有些病人表现出不自主的运动如抽动、舞蹈样动作等。
4.社交性行为了解病人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情况,是否关心周围的事物,是主动接触还是被动接触,合作程度如何。躁狂病人倾向打破社会常规,给人际交往带来麻烦: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交行为上是退缩的:有的痴呆病人会出现显著的社交障碍。应仔细描述病人的社交状况,举例加以说明。
5.日常生活能力病人能否照顾自己的生活,如自行进食、更衣、清洁等。
(二)言谈与思维
1.言谈的速度和量有无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中断等,
。
2.言谈的形式与逻辑思维逻辑结构如何,有无思维松池、破裂,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过或词语新作。病人的言谈是否属于病理性赘述,有无持续性言语等。
3.言谈内容是否存在妄想。妄想的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是原发还是继发、发展趋势、涉及范围。是否成系统、内容是荒谬还是接近现实。与其他精神结状的关系等,是否在强迫观念及与其相关的强迫行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