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214/5116386.html

强迫症并不是一种玩笑就可以搪塞过去的“完美主义”,它的致病因素非常复杂,最重要的是,在中国,对精神疾病讳莫如深的我们几乎堵死了所有强迫症的治疗途径。

1

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症

强迫型人格障碍更像是极端完美主义者,人群发病率约为1.7%,而根据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强迫型人格障碍约占人格障碍总人数的5%。而且他们觉得自己没病,在追求变态型完美的道路上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强迫症是一种从大脑到行为的失控,患者知道自己病了,很痛苦,甚至自我厌弃,严重程度远超处女座的想象。

在中国,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达2.6%,多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而且强迫症与其他焦虑障碍的共病率高达35%-70%。在强迫症患者中,抑郁症和社交恐惧症占了1/3,酒精滥用和某些特定恐惧症占了1/4。

强迫症的诊断标准

强迫症很重要的一条诊断标准就是是否出现了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或两者皆有。

什么是强迫思维?就是你可以正常生活,但在某些时刻,你的大脑会被莫名其妙涌上来的想法支配,停不下来。最可怕的是,你试图压制它,但你非但不能控制自己,而且会被不断涌上来的想法折磨得非常焦虑和痛苦,甚至让你产生了强迫行为。

那什么又是强迫行为呢?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总感觉自己没锁门,没关灯,回去检查一遍就行了。但强迫症患者不一样,他们要反复检查十次、二十次,始终不相信自己。又比如重度洁癖。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最多的强迫症症状就是疯狂洗手,一天几个小时洗到皮都破掉,手都出血了,甚至开始影响工作、生活和社交。多数情况下,他清醒地知道洗手根本没有意义,但就是控制不住。

这样看起来,强迫症远远比强迫型人格障碍严重得多,但不论是哪一种,都需要专业的确诊

强迫症的致病原因

年10月,《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名诊断为强迫症的患者和名健康对照中获取基因样本,经过仔细筛查,最终确定了5-羟色胺低于正常水平是致病因之一。

我们每天都像一个循环运转的机器,会做重复的事情,比如每天刷牙两次或三次,都是靠大脑里的一种神经回路来控制。强迫症患者的大脑,就坏在了这条脑回路上的突触受体。

突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里送信的小火车,而受体就是收信人,如果这些受体坏了,就像送信没有收信人,小火车就会脱轨运转停不下来,让你陷入强迫行为,比如,重复地洗手停不下来,因为大脑迟迟没收到叫停的信号。

5-羟色胺是我们大脑内的信使,用来传递信号的;水平不足,信号就弱,神经交流时信息一中断,大脑就会宕机,你就会像卡在半空的旋转机器,不停地撞击让你卡壳的路障,最终诱发强迫症。

但光是重复行为也不足以解释强迫症。大部分情况下,强迫症患者明知道没有意义,还是遏制不了心中邪恶的冲动,根本原因是在他们的大脑里,不仅是收信人不见了,小火车脱轨了,连信号站也坏了。

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个叫做脑基底核的东西,是指挥各种送信小火车的信号站,每天接收信息,再反馈。它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帮我们筛选相互矛盾的想法,正常人遇到麻烦事儿,并不会陷入疯狂洗手,就是因为信号站告诉你:“没用你就别做”。

强迫症患者就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因为脑基底核坏了,认知判断能力坏了,心态也就崩了,“疯起来我连自己都不相信。”

强迫的根源是恐惧。

除了基因突变和大脑功能受损,社会环境对强迫症的影响也很大,尤其在中国,保守的家庭、隐忍的父母,羞于表达情感,无形中将很多小孩推向了强迫症的悬崖。

强迫症的治疗

目前在中国,只有34%的强迫症患者在寻求医学治疗。想治,但医生不足也是一个问题。根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年底,全国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共2.77万人。事实上中国人对精神科医生的最基本需求在4万以上。心理治疗师在治疗中也不可或缺,但全国仅有约名。

物理疗法和心理疗法其实可能都不太管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森田疗法——顺其自然,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接纳你强迫症的事实,剩下的你自己克服困难。有一项针对中国国内的研究表明,在多名患者样本中,森田疗法的治疗结果微乎其微。

权威医疗机构比较推荐的一线疗法,除了药物疗法之外,就是暴露反应预防(exposure-responseprevention,ERP)。简单来说,在医生的指导下,让你不断暴露于你想逃避的恐惧中,打地下城。

首先医生会把你害怕的东西按照引起焦虑的程度分级,是不是有点像打地下城了。在第一层打怪,打了一段时间通关了,通关的标准就是你不再做强迫性行为了,比如说摸到一张不知道哪里来的看起来干净的纸,不会跑去洗手,那就说明你过关了。然后去打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不过一旦中间做了强迫行为,就会被传送回第一关,重新开始打怪。重复适应,来摆脱焦虑。

强迫症的治疗极为漫长,国内强迫症患者从症状出现到确诊大概平均要经历17年。

一些方法和建议

1.坚信/提醒自己:“强迫行为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不要为自己的强迫行为正名,比如说洗手是干净呀之类的。

2.“要尽量把强迫行为找出来”,想清楚具体是哪些行为想法引起你难受。

3.“当有强迫想法产生时,以及有执行强迫行为的冲动时,千万别去做,忍着,千万别去执行或者打压想法”虽然会有点痛苦,但用不了多久,冲动和想法应该就会慢慢的消散的。不做强迫性行为会让你越来越确信强迫行为的无意义,事件发生的低概率性,然后强迫观念会软化。

4.找点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吃东西,跑步。

核心:“把注意力从相关行为上抽离出来,减少对相关行为的影响。”

图源微博

旮旯鸡脚头

糖槭树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8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