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崔永玲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引言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调整和演变,世界各国都相继出台了推动创新型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文件,创造力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教育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当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创造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其目标是培养创造型人才。

一、研究对象

首先,己有研究证明国外学者多认为3-5岁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且5岁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停滞期”。本研究选取某幼儿园63名5-6岁的大班幼儿,检验在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停滞期”,能否通过学习干预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本研究选取了一所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两个大班63名5-6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班分为实验班32名,对照班31名。两个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研究被试

两个班幼儿在性别、年龄等人口学数据上没有显著差异。所有儿童均无躯体疾病、神经障碍、孤独症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开展韵律活动前,对两个班幼儿进行同质性检验,两个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水平大致相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与讨论

本文将围绕教育实验开展前后两个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差异性、实验班幼儿前后测差异性、对照班幼儿前后测差异性以及不同性别幼儿前后测创造性思维的差异性五个部分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以此验证韵律活动对5-6岁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揭示其中的机理及其作用机制,为园所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较好的参考。

1、韵律活动影响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实验

(1)实验班和对照班创造性思维的同质性检验

在实验开展前,为证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在创造性思维的各个维度上没有明显差异,对两班幼儿在图形创造性思维(FCT)和言语创造性思维(VCT)的总分和6个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创造性思维各维度前测比较

同质性检验证明:实验前两班幼儿在图形创造性思维分测验(FCT)中,就流畅性维度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差异性不显著;就独特性维度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差异性不显著;就灵活性维度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差异性不显著;就图形创造性思维总分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差异性不显著。

在言语创造性分测验(VCT)中,就流畅性维度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差异性不显著;就独特性维度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差异性不显著;就灵活性维度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差异性不显著;就言语创造性思维总分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相比,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可见两班幼儿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FCT)和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VCT)的各个维度皆具有同质性。

(2)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32名幼儿,平均年龄5.6岁,对照班31名幼儿,平均年龄5.5岁。下表报告了在韵律活动干预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总分及各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

两班在图形分测验和言语分测验中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描述性统计

由上表可知,第一,教育实验开展前,两班幼儿在言语和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总分和6个维度得分均值无太大差别;第二,实验开展后,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总分和各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幼儿;第三,实验开展后实验班幼儿在创造性思维的总分和各个维度得分均值明显高于实验前。

第四,对照班幼儿随着知识经验增加和年龄增长,其创造性思维也缓慢发展。

基于此,初步判断:第一,本研究设计和开展的韵律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第二,随着幼儿自身年龄增长、认知发展、习惯养成、经验积累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和灵活性也会随之呈现出上升之势,但速度较为缓慢。

(3)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差异性检验

为检验韵律活动干预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效果,实验后对两个班幼儿在言语创造性思维和图形创造性思维的总分和6个维度进行了独立样本F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创造性思维图形测验各维度后测差异比较

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FCT)中,就流畅性维度而言,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就独特性维度而言,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就灵活性维度而言,实验班同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就创造性思维整体而言,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差异性显著。

由此可见,经过干预后实验班幼儿在图形创造性思维三个维度和创造性思维整体得分皆高于对照班,证明干预后实验班幼儿图形创造性思维水平有明显提高。

在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VCT)中,就流畅性维度而言,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差异性显著;就独特性维度而言,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差异性显著;就灵活性维度而言,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就创造性思维整体而言,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差异性显著。

由此可见,经过干预后实验班幼儿在言语创造性思维三个维度和创造性思维整体得分皆髙于对照班,证明干预后实验班幼儿言语创造性思维水平有明显提高。

由此证明,以韵律活动作为千预手段,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是积极的、有效的和显著的。

(4)实验班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班幼儿经过干预之后,创造性思维整体和各个维度相比于对照班而言都有显著的提升。下面就实验班在实验前后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对实验班幼儿前后测分数进行独立样本F检验,结果如下列两表所示:

实验班图形分测验前后测对比

由上表可知,在图形创造性思维测验(FCT)中,就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流畅性维度而言,前后测差异性显著;就实验班创造性思维独特性维度而言,前后测差异性显著;就实验班创造性思维灵活性维度而言,前后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就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整体情况而言,前后测差异性显著。

实验班言语分测验前后测对比

由上表可知,在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VCT)中,就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流畅性维度而言,前后测差异性显著;就实验班创造性思维独特性维度而言,前后测差异性显著;就实验班创造性思维灵活性维度而言,前后测差异性显著;就实验班言语创造性思维整体而言,前后测差异性显著。

(5)对照班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班幼儿经过干预之后,在图形创造性思维和言语创造性思维的总分和6个维度相比未干预前有了显著提升。接着对对照班幼儿前后测分数进行独立样本F检验,得出结果如下列两表所示:

对照班图形分测验前后对比

由上表可知,就对照班幼儿图形创造性思维流畅性维度而言,前后测无显著差异;就实验班创造性思维独特性维度而言,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就实验班创造性思维灵活性维度而言,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就图形创造性思维的整体分数而言,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班言语分测验前后对比

由上表可知,对照班幼儿在言语分测验流畅性维度而言,实验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就对照班幼儿言语创造性思维独特性维度而言,实验前后测无显著差异;就对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灵活性维度而言,实验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就对照班幼儿言语创造性思维整体而言,实验前后测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发现,对照班幼儿在教育实验开展前后创造性思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后测均值相比于前测而言,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6)不同性别幼儿创造性思维差异性检验

为检验实前后不同性别幼儿在创造性思维各个维度是否存在差异性,对实验班女孩和男孩在创造性思维的总分和6个维度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教育实验开展前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前实验班男孩和女孩创造思维差异性检验

由上表可知,实验前就图形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图形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图形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图形创造思维的整体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前就言语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言语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言语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言语创造性思维整体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实验开展后对再次实验班男孩和女孩进行创造性思维差异性的独立样本F检验,具体如下表所示:

实验后实验班男孩和女孩创造思维差异性检验

由上表可知,实验后就实验班图形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图形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图形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图形创造性思维整体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实验后就实验班言语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值;就言语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言语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维度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创造性思维整体而言,男孩与女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实验前后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不存在性别差异。

2、实验数据的讨论与分析

(1)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差异的分析和讨论

实验开展前,对对照班和实验班幼儿进行了前测,在图形和言语创造性思维整体及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六个维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因而实验班和对照班具有同质性。两个班的教师在教龄和教学经验上也无显著差异,通过前测的同质性检验也足以证明这一点。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实验班幼儿除每周开展1-2次韵律活动外,其他均按照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计划进行。

在实验开展后,再次通过BTCT创造性思维测试检验两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差异性,实验数据证明实验班幼儿在图形创造性思维和言语创造性思维整体得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班幼儿,且部分数值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数值区间。而照班幼儿得分均值虽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同实验前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而在分析幼儿能力差异、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和其他各项因素后,可以肯定韵律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实验班前后测差异的分析和讨论

本研究以韵律活动作为千预方式,借鉴思维型课程理论和拉班教育舞蹈理论设计和开展韵律活动,引导幼儿在韵律活动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激发内心的想法,通过自主建构,并进行创造性的动作表现。

经过实验干预,实验班幼儿在图像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独特性两个维度,有显著差异,但在灵活性维度同前测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言语创造性分测验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三个维度同干预之前相比都达到了显著效果。

由此可见,通过为期16周,每周1-2次的韵律活动干预,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就思维的流畅性维度而言,幼儿能够清晰地表述不同动物、瓜果蔬菜、玩具等东西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肢体动作、言语或是绘画等方式呈现他们的想法。在思维的独特性方面,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尝试想出与他人不相同的答案,尽可能地发散思维。

除此之外,实验班幼儿在律动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在身体协调性方面,实验班幼儿掌握了绕腕、提压腕、跑跳步、重心变化等能力,能够灵活运用肢体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并不断尝试创造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音乐节奏方面,经过干预后,幼儿能够自己伴随音乐节奏做出动作,对于音乐的音高、节奏、音色等有了一定地认识。在与同伴交往时能够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运用不同的动作合作解决一个问题。

经过韵律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本研究的韵律活动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表演,是在活动导入时激发幼儿的动机,在过程中引导幼儿自主建构,在总结活动心得时,引导幼儿反思解决问题的方式,拓展环节时,引导幼儿将解决问题的方式拓展到其他领域。

过程中不禁锢幼儿的思维、肢体,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在开始活动前,向幼儿强调老师问完问题再回答,按照老师要求用肢体动作展示想法。在互动过程中强调不要因为自己的动作而伤害到其他小朋友。

(3)韵律活动对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分析和讨论

(3.1)韵律活动对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整体的影响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对照班幼儿相比,实验班幼儿在创造性思维的六个维度皆有显著提升。对比实验班前后测结果发现,在图形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和独特性维度有显著差异,但在灵活性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言语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皆存在显著性差异。

选择了符合幼儿兴趣、能力和前期经验的韵律活动主题,让幼儿有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活动过程中,坚持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自主建构,打破以往韵律动教学以模仿为主的学习模式,让幼儿在主动建构中培养重组、发散思维、突破定势、迁移、创作、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探宄活动等思维能力。

在韵律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给予儿童鼓励和肯定,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情境和音乐中大胆表现。

(3.2)韵律活动对5-6岁幼儿思维流畅性的影响

通过对比两组幼儿的后测结果发现,实验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通过观察也发现,经过干预幼儿更擅长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思维,韵律活动开展前幼儿们伴随音乐模仿猫咪,只能够做出阔指放在脸颊两侧的动作。

自由轻松的活动氛围。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都是引导的角色,不打断幼儿的表达,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给每一位幼儿展示想法和表演动作的机会,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合作,鼓励幼儿同老师合作,活动氛围轻松自由,解开了幼儿行为和思维的禁锢,因此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不对动作的规范性做强制性要求。以往韵律活动的都要求幼儿表现时尽可能动作规范。而本研究的韵律活动不对动作的规范性做强制性要求,幼儿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没有对错之分。

没有空间限制的身体探索。在以往的韵律活动中,如歌曲表演或者集体舞中,要求幼儿在规定空间做出规定动作,变换队形要依据律动要求进行改变,而本研究所开展的韵律活动不对幼儿表现的空间进行限制。

总结

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对幼儿思维发展、习惯养成、人格形成都具有影响。当前教师对幼儿的创造力缺乏科学认识。幼儿的创造、想象和个性化的表现,常被教师贴上“捣乱”的标签,教师常因此产生内隐创新偏见,并想各种方法打压他们的个性和想法,致使幼儿慢慢顺从,将新奇的想法压制。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先要科学认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内涵。

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任务是:发展个性,解放创造力,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创造性能够通过学习和训练的激发,从而逐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造性人格也逐步形成,这将对其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韵律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师首先要对创造性思维有科学的认识,不能打压幼儿的创造性行为,允许幼儿个性和与众不同,避免将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视为“捣乱”。

教师应充分认识创造力对个体和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科学认识幼儿的创造力,并不断了解如何去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从而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五大领域活动开展中启发和引导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312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