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饮食 >> 你的这些生活常识是正确吗
有哪些「生活常识」被心理学严肃地证明了?今天路过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总结几个吧。
字如其人
——每个人的笔迹的确有其特殊性,然而实证研究表明,笔迹心理学的效力很差。
有其父必有其子
——发展心理学认为,基因与父母教养方式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只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远远谈不上决定性。一系列的双生子研究也有力地否认了这一点。
相由心生/以貌取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相貌反映一个人的人格,但首先,理论上所谓的人格改变相貌只能通过心理神经免疫学功能进行调节,这个影响几乎可以说微乎其微;其次,没有任何实证研究能够证明这一点。(经评论指正,相由心生原是佛家用语。这里力求准确,换成以貌取人)
熟能生巧
——这个观点不全对。建构主义的教育心理学认为,知识、技能的发展需要主体主动参与建构过程。如果停留在简单重复的层面,熟透了也生不出巧。
棍棒底下出孝子
——又是一个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谣言。发展心理学研究显示,父母的理解、关心与支持会使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道德行为,而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常常会使子女容易形成情绪不稳、残暴、缺乏同情心和反社会人格倾向,甚至还可能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
慈父严母多忠孝,严父慈母多败儿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方面的谣言层出不穷,竟然已经细化到这种地步,连谁唱红脸、谁唱黑脸都有了明确规定。这种观点根本不值一驳,因为不论是父爱还是母爱,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更大可不必非要谁当好人谁当坏人,家教不是角色扮演。
严师出高徒
——这句谚语的问题在于把孩子能否成才缩小到师傅严不严这一个维度上。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牵涉到学生心理、教师心理、教学过程等等诸多方面,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反而是我们需要推崇的教学理念。一味的严格,只能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它虽然说的是天气,但反映出人的一种“伪随机”心理,试图从随机中寻找规律。
眼见为实
——已经有人回答的很好了。一方面,我们最为信赖的视觉是存在很多种错觉和局限的。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些错觉和局限为我们服务。电影就是利用残像的原理拍摄与放映的,而《纪念碑谷》中更是大量运用了不可能图形。另一方面,哪怕是实实在在看到的事物,在大脑中经过不同的加工、与不同的其他事物联系之后,也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所以会有“瓜田李下”的成语。
作者:暗涌\来源:知乎
白癜风中医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简介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17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