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会拒绝别人的人,有求必应并不是他很乐意去做这些事情,而是他背负着“老好人”的包袱,总是难以推托他人的要求。心理专家称,“老好人”更容易患攻击型人格障碍,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下。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原因:

  1、学习成绩差。有的少年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家长、同伴都瞧不起他,久而久之,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抵抗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易出现不合作、破坏欲强、懒惰散漫等现象。

  2、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调查表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孩子产生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例如,在孩子童年时家长过于严厉,使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不敢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行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长到少年时,孩子就很有可能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来与成年人的意志和社会规范对着干。

  3、人际关系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容易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4、过分自卑。内心过分自卑、压力过大的人容易由被动转向攻击,导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被动攻击型人格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且属于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是习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总是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甚至唯唯诺诺,背地里却不予合作,内心充满敌意和攻击性。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

  1、易变的情感。经常闷闷不乐,容易发怒,好争辨,受到挫折时伴有爆发性情绪。

  2、行为上故意作对。他们经常在内心批评或断言他人的要求不合理,看不起或蔑视处权威地位的人。用被动的挑衅态度对待他人的要求和期望,当别人要求他做某种他不愿做的事情时,内心极晚生气,但又不直截了当地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3、缺管规则的制约感。用消极、恶劣、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的人或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患者不能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愉快的情感。尽管他们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沟通,但是却极不愿意去做。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又不能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常因暗中破坏了别人的愉悦心境而感到满足。

  4、不满的自我表现。如常常被人误解,很少被人赏识,在别人眼里显得卑下;具有厌世、不满,对生活感到失望的特征。缺乏自信,对前途悲观。对自己持抱怨的态度,表现出苦恼行为,觉得自己时时处于一意孤行和绝对依赖这对矛盾中。

  5、人际的矛盾心理。这种人多数性格内向、孤癖、心脑狭窄、好记仇、不善与人交往。常常因无法预示和赌气的行为使与之交际的一方感到紧张与不安。

免责声明:此文章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文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给予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你的权利。对使用本订阅号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订阅号不作任何承诺。

广州入户









































长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182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