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饮食 >> 2015726临床社工评估培训Day
.7.25-7.26
临床社会工作评估
方式操作及文书撰写Day2
导师:袁也青
什么是危机?
*非常态精神状态下所表现的行为
*通常是不稳定的,混乱的,甚至是危险的
*造成危机的因素:非常态状态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个人对该状态的应对能力
*危机是挑战,亦是机遇,危机的产生是非偶然的
危机表现形式:
-自杀倾向(suicidalideation)
-精神疾病(Psychoticbreakdown)
-惊恐(PanicAttack)
-愤怒/侵犯性行为(Anger/AggressiveBehaviors)
为什么要应对危机呢?
*危机是常见的,尤其出现在与案主初次对接时
*“一切以案主为中心”是解决案主当前最迫切的问题和需要
*危机是有效评估的壁垒
*有效应对危机是建立良性服务关系的机会
*有效应对危机是对社工自身安全的保护:愤怒/侵犯性行为
当人们愤怒时……
*愤怒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任何人都有权感到愤怒
该如何做?
*协助案主有效发泄情绪(找到短暂的发泄出口,而不是没完没了的发泄)
*让案主知道我们在倾听他/她的愤怒;和案主共处当下
*顺着案主的情绪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让案主感到舒服的几种选择(并不一定立刻解决问题的方案)——揉压力球,深呼吸,去外面走走,吸烟,等等。
注意保持界限
*保持情绪界限,保持角色界限
*不要在不同意见上与案主陷入争论
*在不批判的态度(中立)下帮助案主查找准确的信息;
*运用指向性的提示语,帮助案主将行为与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关联——
-如果你不能准时到场,我将无法为你保留床位;
-如果你不能平静地与我交谈,我将很高兴为你继续服务;如果你不能,我们将结束这次会面
时刻保持一致性
*患有精神问题(尤其是情绪问题或人格障碍)的案主常常对于不一致的信息非常敏感;
*如果工作者不能兑现承诺,请不要轻易向案主许诺;
*对同一问题提供一致的答案,即使是回答“我不知道”;
*如果你和同事共同合作,请确保你和同事为案主提供一致的答案;
*当心!如果发现你的案主在你面前说其他同事的坏话,这很可能是需要进一步评估的地方。
为案主的行为提供范本!
*保持平和中立的语气及态度
*尊重案主的感受
*保持与案主同一高度的姿态(坐或站)
*注意保护案主的隐私和内心的个人空间
*避免攻击性的身体语言或姿态(叉腰、双手抱胸)
*避免用声音或架势盖住案主
*避免争吵
*避免强调角色差别
保护自身安全
*在初次见面前请仔细阅读转介资料,了解案主有无暴力史
*选择合适的环境/位置与案主会面,工作者要保护自身的安全
-选择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会面
-选择坐在靠近门,方便逃离
-选择是否在封闭空间单独与案主会面
*留意暴力的预兆,及时逃脱与报警
*不要期待你能解决所有问题,案主可能只是没有准备好接受服务而已,自己的人身安全是首位
案例:
*案主:黑人案主,男,28岁,anti-social和DeviantDisorder
10次入狱经历,严重精神分裂,反社会人格,常被强行送入院接受治疗
*会面时案主状况:全身颤抖、抽搐、神志不清
社工:当时感到害怕,询问案主“医院?”
案主:“不需要”
*会面结束,社工离开后,案主持刀奔向人群企图行凶,后听到警报后晕倒,医院
*社工在这次经历中的自我反馈:在与案主面谈时,医院接受治疗,就不会发生之后的紧急事件;另一方面,社工与案主面谈时间越久,社工的人身安全就越受到威胁。之后社工与督导沟通后,督导对社工的判断和行为做了很正面的评价。
为什么要撰写评估报告?
*帮助案主和社工去了解当前的处境,进一步分析案主的需要
*帮助工作者回顾与案主的面谈过程
*为案例的呈现和转介提供材料支持
信息来源
*访谈
*观察
*转介信息
*其他服务者提供的信息(医院病历、法庭报告)
*专业测试结果
(在评估报告中应注明:评估发生的时间,参与评估的机构/人员信息)
撰写原则
*力求呈现脉络清晰、完整的画面;逻辑清晰、重点明确
*主观印象与客观印象信息相结合;用明确的语言区分主客观信息
*主观印象力求中立;客观信息力求准确
*评估报告不是录像机,评估报告应该包含并且只包含最相关的信息,避免遗漏或赘述
*对于当前不相关的信息,工作者可以做“内心注脚”以备后用。收集不到明确需要的信息时,该怎么做?—可以在不同时间内问相同的问题/在评估报告中写明“案主不回答”的现象。
有一个Baseline,不用担心会收集不到信息,就算是案主的反应、行为都是信息
评估报告的内容组成
1.基本信息(体现案主的多样性)
姓名、年龄、性别、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性取向、职业、收入来源、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和环境、居住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会在其中涉及到,根据案主自身情况做出调整)
2.转介信息和转介原因
转介机构的名称、服务信息与案主被转介的原因
3.案主当前所呈现的问题(了解最紧急的需要,以及便于做危机干预)
*主要问题:当前时期案主寻求服务的原因(需引用案主的原话)“上帝让我来的”“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来”
*案主当前风险(自杀和他杀倾向)
*是否有生理疾病
*是否有饮酒或吸毒状况
4.所呈现问题的发展历程
*按照时间顺序,罗列与案主当前问题相关联的事件发展历程
*包括:案主所呈现的问题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造成情况恶化的都有哪些事件?情况恶化时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多长时间?其他关于案主所呈现的问题的相关因素都有哪些?
*注意,依据“优势原则”,在提问过程中注意探索案主的优势。在评估时注意探究案主在情况恶化时的应对措施都有哪些,及案主在哪些地方寻求过帮助。
5.精神和生理疾病史
*包含案主之前的门诊及住院部治疗历史;
*丧偶/丧亲事件;
*严重的生理疾病治疗史;
*创伤经历;
*吸毒酗酒经历;
*心理评估或测试结果记录
6.家庭组成(Micro-Mezzo-Macro)
*家庭成员的组成
*兄弟姐妹的排序,性别(董小姐是家中的第4个孩子,董小姐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的信息需要包括
-年龄
-健康状况
-婚姻状况(子女人数)
-与案主的情感关系(黏着/分离/敌对等等)
-如有成员去世应写清楚去世原因和去世年份
7.成长经历(不同系统对案主产生的影响)
*概括描述案主的童年成长经历;
*重要的情感历程;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犯罪经历;
*过去和现在与这些经历中的客体关系(与学校同学的关系、与雇主和同事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
8.精神状态检查(培训中提供了精神状态检查模板,MentalStatusExam标准化的程序)
*一般状况:外表、态度、语言、活动能力、面部表情和情绪
*思维状态:思维方式、思想内容
*感知状态:错觉
*认知功能:警觉、正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抽象思维能力
9.社会心理状态发展构想(Psycho-socialdevelopmentformulation)
工作者对于案主当前状态及所呈现问题的理解和假定;
-包括过去压力和现在压力的关联;
-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对现在的影响;
-心理防御机制在应对压力过程中产生过的作用;
-案主与客体关系对当前问题的影响;
-案主与系统之间良性或负面互动而产生的影响;
-案主的优势评估
10.服务目标和计划
原则:
*与案主协商制定服务目标和计划
*一个目标针对一个需要/问题,方向明确
*计划:计划服务于目标,并且是可行的(了解政策、法规已有的机构资源)、可监测的(为后续服务的展开做监督、测评)
*服务开展的时间可根据情况做弹性处理
评估案主的需求——一定要做多元化的、全方面、个性化的服务
如何有效、有条理地做评估记录?
时间轴:多次访谈后可利用时间轴来进行梳理、整合看看是否有前后矛盾
识别回顾法:帮助案主回忆,为案主提供一些选择。案主说:“医院,记不清了”,医院名单供案主选择,帮助回忆
主观做出判断,包括抑郁(主观判断,无量表)
不同时间下问相同的问题,以最终获取到需要的信息
利用家庭图
阅读转介材料
案主对社工移情的探讨:
*工作者完全不应该向案主透露任何的个人信息,否则各种的移情和反移情会接踵而来
*案主移情后,工作者要觉察自己是否有反移情(非常容易有)
*工作者需要及时澄清角色和职责,评估移情对案主和社工的冲击和影响,判断自己说的每一句话是否是反移情,或反移情是否在里面发挥作用。
?提问:真正在社区中做服务时,项目中会规定服务某一类型的人群或服务人数,或者政府社区负责人会要求社工不要将某些“特殊”个人纳入服务范畴,但是往往这样“特殊”的个人或人群是真正有需求的人。感觉到无力,是一种个人和体制对抗。
!回答:当前中国社会服务的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一定的程度,正常能提供的服务之外,我们可以对案主做赋权、赋能的工作,给案主更多的能力和权力工具,帮助他们树立更积极的认知,寻找资源,做心理安抚和疏导等工作。
当前中国社工发展现状的平衡之一:
“以案主为中心”的目标下的深入评估和服务
VS
社工无支持系统、体制、组织和个人的资源不足
社工的角色:
*给予政府反馈:用数据和事实来证明,为政府的决策作出影响(例:美国社工机构中每一份临床评估表都要做成电子统计并上传系统。每年州政府会对机构做评估,机构做报表来进行反馈,包括结案人数、人口分布、精神健康程度分布、无家可归人群分类等,)
*不仅是开展政府支持的服务项目,更要去“教育”政府
?提问:案主陷入悲伤情绪,该怎么办?
!回答:悲伤同样可能成为评估过程中的障碍,社工要白瘢风的治疗方法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