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看《喜羊羊》的时候觉得楼外施工太吵,10岁男孩剪短了楼外施工者的安全绳,好在有安全绳有两根,以至于未发生坠楼事件。

但是这一事件引发的反响并不小,有网友指出,孩子不知道有两根安全绳,内心其实是希望施工者摔死以求得自己的安宁,联想到近期接连发生的几桩儿童犯罪事件,以及更早之前的“电梯恶魔女孩”,儿童的心理健康似乎正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

作为10几岁的孩子,难道不懂杀人犯法的基本常识?没有看到他人痛苦而不忍心的基本人性?有网友尖锐地指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句万用包庇词可以从孩子三五岁用到十几岁甚至20几岁,已经成为一个畸形的价值观。

问题孩子频现,谁是戕害他们的罪魁祸首?

背景新闻:

·男童嫌施工声太吵割断施工者安全绳

正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的10岁男孩,一气之下用小刀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

·13岁少女撞倒3岁女童怕赔钱将其丢粪坑

害怕父母因此承担巨大的经济赔偿,为掩盖自己做的错事,将被撞女童丢进粪坑。

·7名少年打死精神病人最小3人未满14岁

7人均已被警方抓获,其中最大的一名嫌疑人只有16周岁,还要3人不满14周岁。

·11名学生“闲来无事”打死8岁儿童

可能是曾被同学欺负后告密,导致对方挨骂。涉事的11名同学,均不满14周岁。

专家如是说:

心理学家,咨询师

自己的世界被干扰一点,就会生出想摧毁一切的暴怒。遇到这样的熊孩子,也包括大人,可以试着对他做这样的解释:你希望一切事情都符合你的意图,任何一个小意图被否定,你都会生出可怕的愤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是吗?理解,有时会让这样的人暂时平静一下。

品行障碍,可以说是我们常听到的反社会人格的前身。品行障碍未必能发展成反社会人格,但反社会人格在青少年时一定会有品行障碍。之所以不将未成年人称为反社会人格,是因按照经典说法,一个人到了18岁才能形成人格,所以在人格形成前不称其为人格障碍。但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的表现是很像的。

有反社会人格的成年人,或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他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这句话:

他行恶,也即反社会;

行恶,特别是伤害别人,会给他带来快乐——他们的快乐,直接建立在伤害别人之上;

行恶时,他没有丝毫的规则约束,可表现得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

各方观点:

“罪在家长”

对于这些涉事孩子的家长来说,这也是一个警钟,不能一直以“孩子在学校犯事责任在学校”或以养家糊挣钱没时间教育孩子为借口,忽略孩子的一举一动,当孩子变坏的那一刻又悔之晚矣。

大多数家长教育方式基本就是一顿揍、骂一通,简单粗暴。可以说,暴力因子在这些少年身上,从量的积累转变成质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隔代教育”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大多缺少认同感和成就感,因而“寻求刺激”可能就成了满足这种虚妄心理的唯一手段。

“社会病态”

案件的发生,既有被害者家人的疏失,也有学校教育管理的漏洞,又何偿不是一个社会病态的真实写照和投射呢?

熊孩子调皮不让大人省心,但人们因为其是孩子,就难免包容,甚至还带着一丝对这样孩子坏坏的爱,寓意是,孩子调皮很正常,似乎这只是一个过渡期,长大后就好了,真会这样吗?

一者,“少年保护法”对青少年犯罪惩罚不严厉,导致青少年犯罪缺乏有效制裁手段。二者,家长缺乏关爱导致青少年心理不健康,导致孩子迷失自我。三者,学校心理老师流于形式,导致问题青少年得不到有效救治。最终导致了电影中的悲剧。

网友说:

Tony_Smith-呆子:蓄意谋杀,这个熊孩子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仍然去做,很明显的说明这死孩子想致刘先生于死地,由此构成蓄意谋杀。

苦逼弱受无妻子软籍:暴力垃圾片导致儿童脑残。都10岁了,要说孩子太小实在说不过去。

三井是本命:这是赔偿能解决的事情么,严格来说算是故意杀人吧。10岁应该有这个判断力了。

杨小松Soyoung:有这种心理的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是一大隐患。孩子的父母是导致孩子持有这种观念的直接原因。政府应该重视。

LiveCurious:这也能扯到喜羊羊上面?那药家鑫杀人是不是可以跟那个专家说的一样,是弹钢琴养成的习惯?

如果你觉得文章精彩,请分享到

欢迎加入儿童睡前故事

亲耐的小朋友或者大朋友,无论你现在的心情是下面的那种:

出于朋友的支持,

或者赞同我的观点,

或者欣赏我的劳动,

或者认可本文的某个元素,

又或者赞赏我的勇气和创意,

也许仅仅只是觉得我比较可爱或可怜,

或许还会有更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总之点赞只是一个脸谱,而掩在这脸谱之后的是你们无数个丰富的表情。

动下你高贵的手指,点下那小小的









































白殿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21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