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饮食 >> 划重点啦2016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参考资
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重点
案例分析答题模版一、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是什么?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五、诊断程序(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六、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理由
七、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
八、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
九、咨询师应如何转介?
十、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十一、在摄入性的会谈中,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与范围?
十二、会谈内容的选择:
十三、与求助者制定咨询目标,如何判定咨询目标是否有效的?
十四、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应如何把握?
十五、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十六、一般心理问题的鉴定诊断依据?
十七、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十八、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鉴别依据?
答案1
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B.情绪、情感表现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2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是什么?
从所给出的文字中找出症状,包括心理症状(如焦虑,恐惧),以及躯体异常状态(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
3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1、一般诊断判断出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还是精神病。(三级考试倾向于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二级考试倾向于神经症和精神病。)2、诊断依据(诊断鉴别):(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判断有无精神病。(2)对照症状学标准。从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时间、有无泛化等方面,判断是否是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不用鉴别一般心理)注:
二级需要进一步
(1)通过症状确定为何种神经症,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性神经症等做鉴别(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
(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进行支持。
4
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生物原因。是否有躯体损伤以及疾病。2、社会原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工作,婚姻,恋爱等(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3、心理原因。从认知、个性特征、行为模式等。5
诊断程序(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1、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2、内心冲突是否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3、心理、生理、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4、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为基础。
5、与精神病、神经症相鉴别。
6
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理由?1、可选用MMPI测验,探询病理人格特征和做精神病鉴别诊断。2、可选用SCL-90测验,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及程度。3、可选用SAS测验,评估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4、可选用SDS测验,评估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或可选用EPQ测验,了解人格特征。16PF主要用于人材先拨)7
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 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选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寻找早期原因,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SCL-90)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量表。若怀疑有精神病,可使用MMPI,若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表8
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1、求助者的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9
咨询师应如何转介?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理由。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长处。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10
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1、态度要保持中立。2、避免提问失误。3、在摄入性的谈话中,除了引导性和提问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的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的谈话后,不能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在诚恳、客气。11
在摄入性的会谈中,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与范围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次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评测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12
会谈内容的选择: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会谈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的症状作为会谈扣讨论的内容。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的有效实施,其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13
与求助者制定咨询目标,如何判定咨询目标是否有效?1、具体。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具体目标是应该受到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目标。2、可行。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才可能的水平,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则目标就很难达到,此外,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可行性的因素。3、积极。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人们发展的需要。4、双方可接受。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的交流来修正,若无法协调,应以求助者的要求为主。若咨询师无法认可,也可以中止咨询关系或转介给别的咨询师。5、属于心理学性质。对于不牵涉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师范围。6、可以评估。目标无法评估,则不称其为目。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双方信心,可发现不足,及时调整目标或措施。7、多层次统一。咨询目标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目标,又有长远目标,既有特殊目标,又有一般目标;既有局部目标,又有整体目标。有效的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目标的协调、统一。14
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应如何把握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根据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根据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求助者的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观察评定。15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后悔、自责、紧张、焦虑)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1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是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16
一般心理问题的鉴定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项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求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3、与神经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抑郁、焦虑、猜疑、痛苦)等症状,但其时间短,仅为一个月左右,内容未充分泛化,对社会功能尚未造成明显影响,其生理功能也基本正常,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17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1、求助者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是属于现实意义(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求助者体验到痛苦情绪(如悔恨、失落、恼怒、悲哀等)2、痛苦的情绪体验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难以解脱。4、痛苦情绪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5、多次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18
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鉴别依据是: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项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也不主动求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虽然存在(抑郁、焦虑、猜疑、痛苦)等症状,但其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且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或现实意义),与神经症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案例问答总结资料
概要一、该求助者的(心理、躯体)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参考)该求助者在心理方面的主要症状是:
焦虑:焦虑、烦躁、忧心忡忡,坐立不安;有内心冲突、易激惹;抑郁:自我评价低、绝望、有自杀倾向、痛苦、兴趣下降、意向下降、情绪低落、生存意向下降;恐怖:反复发作一周发作几次,有濒死感,失控感是惊恐发作,有回避行为、紧张、恐惧;强迫:强迫意向、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洗涤、检查);精分:幻听、被害妄想,无自知力;神经衰弱:精神易疲劳、易兴奋、烦恼、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抑郁性神经症:想死没有行为的是;该求助者在躯体方面的主要症状是(参考)疲惫感、睡眠差、失眠、身体疼痛不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退等。
二、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进行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
(1)性别;
(2)年龄、是否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
(3)是否有家族疾病史;
(4)是否有身体疾病。
2、社会原因:
①该求助者有负性生活事件: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
②家庭教养方式:照考试案例抄一句话;
③社会支持系统:该求助者未得到理解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治疗白癜风价格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