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治疗贯穿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整个发病期甚至终身。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国内外学者均在不断进行优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探索。本期《门诊》杂志邀医院裴晓阳教授,为我们讲解临床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优化抗血小板治疗,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裴晓医院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理事、深圳市医学会罕少疾病专业分会委员。

《门诊》

支架血栓是PCI术后最可怕的并发症。在我国目前FMC-B、D2B时间延迟较长的现实情况制约下,您对院前或院内启动双抗治疗有怎样的理解?

裴晓阳教授

对ACS患者而言,无论是否做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都至关重要,国内外指南对此有明确要求,只要明确为ACS患者,就需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从增加患者远期预后角度考虑,越早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越好。个人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明确诊断的ACS患者院前开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肯定优于院内使用。同时也要求医师在院前就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明确的诊断,这也无形中对救护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对于明确诊断为ACS的患者,越早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越有益于患者的远期预后。

《门诊》

EPICOR-Asia研究显示,非致死性ACS患者出院2年后的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值得   患者,男性,44岁,因“突发胸痛1h”于年9月8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吸烟史,有静脉吸毒史,性格内向,疑似自闭症。体格检查:神清,血压/98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4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入院心电图示导联V2~V6广泛ST段抬高(最高达0.7mV)。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KillipsⅠ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时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mg、替格瑞洛mg、瑞舒伐他汀20mg、美托洛尔片25mg、培哚普利4mg、静脉注射吗啡3mg等。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近段%闭塞,远端血流TIMI0级;左主干、回旋支内膜不光滑,动脉粥样硬化;右冠中远段狭窄约70%~75%。

  在急诊PCI过程中,患者烦躁不安,无法配合,按压不住,予以安定10mg静脉注射,共两次,效果不佳,患者烦躁加重。请麻醉科医师镇静麻醉,予以丙泊酚静脉缓慢注射,患者呼吸受到抑制,心率很快减慢,后心跳停止,立即给予胸外按压及其它急救措施,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跳很快恢复正常。后在左前降支病变处植入3.5×23mmFirebird支架,前降支血流再通,远端血流TIMI3级。

  9月10日早晨拔除气管插管,停止应用呼吸机,患者仍有烦躁等表现,无法配合治疗,住院期间患者曾自行多次拔出监护导联线、自行拔出尿管,不听医务人员劝阻,自行下地,并从心内科CCU医院大门口,请神经内科、精神病院医师会诊,予以思瑞康75mg口服(9月13日)等治疗后症状略改善。精神科医师诊断:冲动控制障碍;人格障碍。

  患者出院后无明显胸痛症状,但仍有自闭症倾向,不愿下楼与人交流。仍不听医师、家属劝阻,每天吸烟,约20~30支/日。医院复诊,家属到门诊开药;曾拒绝服用心血管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家属遂将药物偷偷放到饭里让其服用。于年6月30日复查冠脉造影左前降支支架内未见再狭窄,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瑞舒伐他汀等药物。

·END·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出自《门诊》杂志年09月刊P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门诊》杂志官方







































复方卡力孜然酊效果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22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