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饮食 >> 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动作行为减少等症状的心境障碍,具有惠病率高易复发、容易自杀和导致伤残的特点,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全球花费最昂贵的疾病之一。现有的抑郁症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非药物治疗中心理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近二十年来,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therapy,CBT)和人际关系治疗(interpersonalpsychotherapyIPT)是抑郁症心理治疗中取得实证证据最强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大规模的循证研究证明,CBT和IPT治疗抑郁症具有等同的疗效。对于轻中度抑郁症可以单独应用、对于中重度抑郁症可以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联合CBT或IPT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抑郁症的CBT进行介绍。
CBT治疗抑郁症的理论模型
CBT的核心假设是个体的负性情绪并非由某个生活事件所引起,而是由经历该事件的个体对于事件的解释和看法所引起,认知是情绪和行为的中介,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该理论将个体的认知结构由浅入深分为自动思维、认知歪曲、功能失调性假设、核心图式四个相互联系的认知层面,其中图式是个体对自我、周围世界以及未来的核心信念,是最稳定的认知结构。
抑郁症的发生与病人早年经验形成的图式有着密切联系,抑郁症病人通常持有“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周围的人都不会喜欢我”等自我贬低、低自尊的负性信念。核心图式平时存在于病人意识深层中不易被察觉,一旦有某种不良生活事件发生,这些负性图式则会被迅速激活,并在头脑中涌现出大量负性自动思维,即对现实情境产生负性认知,从而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意志减退、行为退缩。Beck把抑郁症病人在临床上对自我、周围世界及未来的消极想法称之为“认知三联征”(cognitivetriad)。
基于抑郁症的认知理论模型,CBT主要通过指导病人学会识别、监测、修正与其核心症状及问题相关的认知歪曲,矫正病人的适应不良行为,并指导病人学习一整套针对失调性信念的应对技能,在认知、行为、情绪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治疗目的。其最终目标是教育病人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CBT的治疗设爨及主要内容临床上,CBT在治疗内容和治疗设置上具有以下特点:
1、着重解决病人“此时此地”的问题明确其求助的具体问题以及问题发生的情境、维持因素以及该问题对自身的影响,并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