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草案出台,草案称“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犯故意杀人罪情节恶劣拟入刑”。

草案出台后,一个女孩的母亲似乎得到了些许安慰——女儿惨死已经整整一年,她的尸体还被放在殡仪馆里。

女孩母亲说,如果凶手不得到应有惩罚,就不会将女儿火化。这个女孩,就是去年在大连遇害的10岁女童淇淇(化名),杀害她的凶手是一名13岁男孩。

01

年10月20日,淇淇上完美术课,准备到父母开的水果店。上美术课的地方离水果店很近,走路只需要十几分钟。

然而,淇淇母亲一直没有等到女儿回来。

过去,淇淇每次下课都是母亲将她接回家,但这天母亲把手机调成了静音,忘记开了,淇淇下课给母亲打电话她刚好睡着,可能想着水果店很近,淇淇就自己走回去。

可这一走,就没了踪影。

淇淇家人报了警,监控显示淇淇曾出现在距离水果店米的路口,之后不知所踪。

然而就在4个小时后,淇淇的尸体被发现在一处灌木丛中。

女孩父亲回忆当时见到女儿尸体的模样——

女儿的裤子已经被褪到了膝盖以下,前胸没有了衣物,那件上衣不是穿着的,而是被脱到了身后。她身上压着两个垃圾袋,里面装着砖头和碎瓦块。

法医鉴定女孩死亡时间是18点左右,身中7刀,遍体鳞伤。

女孩身下很多血迹,顺着血迹,警方很快就锁定了凶手——一个13岁的男孩蔡军(化名)。

淇淇父亲后来回忆说,就在他们一家人焦急地寻找女儿时,蔡军还主动到他身边搭话,问淇淇是否找到了。

现在回想起这一幕,淇淇父亲气愤不已。

就在大家都在搜索淇淇的时候,蔡军在窗口拍下大家搜索的视频,发到自己班级群里。

在警方锁定蔡军为嫌疑人后,他还在群里不断留言,抱怨“警察办事草率”。

直到法医鉴定出女孩的血液中有蔡军血液,罪证无可抵赖,蔡军又开始“后悔”自己手贱,一边表示害怕,一边申明自己虚岁14岁。

虽然警方最终确定蔡军为杀害淇淇的凶手,但因为他未满14岁,只能“收容教养”,蔡军在被拘留3天后,就获释了。

淇淇被杀害,让一家人陷入了噩梦。

淇淇妈妈说:

凶案刚发生的一两个月是最难的时候,感觉就要挺不住了。脑子一直是昏昏沉沉的,一点精神都没有。

躺下也睡不着,一闭上眼,想的全是淇淇。

02

蔡军因为年龄无法被制裁,蔡军父母的表现更是在淇淇一家人伤口上撒盐。

事发后蔡军的父母就离开了小区,音信全无,并且从没亲自给淇淇家人道歉。

今年5月9日庭审日,作为被告方的蔡军父母没有一人出席,也没委托律师到场,以致法院当天无法宣判。

8月10日复庭时,法院判决蔡军父母赔偿给淇淇父母万元,并要求他们公开道歉,刊登在辽宁省级平面媒体上。可直到9月10日,蔡军父母仅让法院通过电话向淇淇父母道歉,承诺“我们一定会按照判决赔偿,就算砸锅卖铁,做牛做马,我们也会尽力赔偿。”

可时至今日,淇淇父母没有收到任何赔偿,蔡军父母也没公开道歉。

9月29日,法院对蔡军父母采取司法拘留15天,将他们的住宅进行拍卖。

可是,这套住宅也许根本达不到赔偿金额。

蔡军和他父母居住的这套住宅,是第一案发现场。

案发当天,蔡军见到淇淇独自走在路上,将她诱骗到自己家中,想要侵犯淇淇。淇淇恐惧不从,被蔡军暴打,之后蔡军又连捅淇淇7刀,导致淇淇死亡。

蔡军父母当时在家,却对警方坚称并不知道儿子作案,也没见到孩子杀人抛尸。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蔡军父母说谎,警方也无法对其定罪。

但是淇淇母亲却无法相信,一个女孩被捅了7刀,就在一个不大的房间里,可以惊动不到同在这套房间里的人。而且抛尸路上全是血迹,蔡军家里血迹被清理干净,很难想象蔡军这个13岁男孩能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这么多事情。

不过聊以欣慰的是,淇淇父母聘请的律师表示,蔡军父母目前已经被刑拘,因为他们有销毁证据和包庇嫌疑。

03

这几年,越来越多未成年人犯下恶劣罪行的事件,时有发生。

降低未成年人定罪年龄,能够让一部分未成年犯罪者受到惩罚,但他们出狱后的危险系数未必会降低,除非在监狱中他们一直接受心理治疗。

通常在一个人成年前,他身上表现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会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而是会被诊断为“品行障碍”。

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坏小孩”,他们身上可能有这些行为:

逃学、欺凌或者胁迫他人、使用暴力、盗窃、虐待弱小的同学或者动物、撒谎、离家出走、蓄意破坏别人财物、父母无法管教......

他们毫不在意别人的痛苦,甚至能从别人痛苦里获得乐趣和操控感。这不仅仅只是道德上的违背,而是他们本来整个心理就处于一种病态状态中。

这些“坏小孩”给别人造成的苦难,未必会比成年人少,加上他们因为年龄原因不会服刑,所以潜在危害不容小觑。

品行障碍的形成,有一部分遗传因素,但家庭因素非常值得重视。有研究发现,被诊断为“品行障碍”的儿童,父亲可能有犯罪史或者酗酒史,而母亲很可能患有抑郁症。

这些孩子的神经系统也可能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在很多患有“品行障碍”的儿童和青少年中就不少见。

当他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可能表现出来一些“不良气质”,比如难以相处,脾气暴躁,冲动,无法忍受挫折,不断哭闹。

因为这些气质,使他们成为“难养育的孩子”,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应对他们,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加剧他们日后形成“品行障碍”的症状。

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上预测那些“难养育孩子”是否会发展为品行障碍:

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成长教育不涉入,比如不参与孩子日常生活,对孩子处于“忽略”状态;

另一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沟通时,又存在暴力、敌意、嘲笑,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来他们期待的行为,又会遭遇殴打或者体罚。

这种“忽略+暴力控制”的模式,最终孕育出一个“坏小孩”。

蔡军是在一个怎样的家庭中如何被养育长大,目前资料很少,只是蔡军杀害淇淇后,他们所在小区邻居炸开了锅。

有人说,蔡军曾对女同学“动手动脚”,还报过警,感觉蔡军父母就是不讲理的人。

如果蔡军维持原判,他很可能成为我们社会一个具有巨大潜在危险的人——他没有因为杀人受到惩罚,他继续和把他养育成这样的父母一起生活,当他到了人格定型阶段,真会发展出“反社会人格障碍”。

未成年人恶性犯罪越来越多,他们不只是简单的“好”与“坏”的区别,而是这一类孩子都有心理障碍,这种障碍是遗传、先天气质与家庭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恶果。如果他们不能接受惩罚,至少要强制进行心理干预,在他们人格尚未定型时期,帮助他们调整,减少他成年后社会危害性。

如果真的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他还会给更多人造成更多伤害......

PS: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反映说,公号迁移以后找不到小楼推送的文章了。这是因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87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