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已经洗过手了,但总觉得手没洗干净,非要多洗几遍才罢休。而且关上门离开家,到了楼下就开始冒出门窗到底有没有关好?等是不是都关闭了?煤气阀门是不是没关严实?内心的不安又让你不得不返回家去一再确认。这并不是简单的个人习惯问题,而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强迫性人格障碍,常常伴有复合型的焦虑障碍,已经进入了危险人格的范畴。强迫症是与自己的斗争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由于近年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强迫症的群体也在不断扩大。截止到现在,强迫症已经正式被列为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关于引起强迫症的确切原因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医学和心理学界的专家大致把它归因于遗传因素、后天接触的环境、以及自身的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学家把强迫症总结为简单的六个字“与自己的博弈”。其实强迫的现象,就是与自己不断斗争的过程。思维强迫和行为强迫强迫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思维强迫,另一种则是行为强迫。思维的强迫主要变现为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准确,质疑自己头脑中产生的想法,以及对自己的失误会过分的责怪。而行为强迫则是生活中一些具体的表现,比如每次吸收要超过三遍以上,已经安顿好的事物还要进行反复的检查。强迫症的根源并不在于外界的压力,而由自己的思维来控制。比如,不少人会有睹物思人的经历,看到熟悉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过度思虑,从而会产生一些焦灼感。但很少人会把它当作一种心理疾病,只有那种紧张和焦虑才会引起他们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wh/2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