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narcissistic)一词源自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西斯(Narcissus,又译那喀索斯)无视艾歌(Echo,森林女神)的爱慕,而是疯狂迷恋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终日孤影自赏,落得溺水而亡,化作一朵水仙花(narcissus)。后世用自恋来形容专情自我、自命不凡的人。19世纪末,医学家Ellis()和Nacke()将自恋作为临床术语引入精神病学中,并对其病理进行了描述。在年的论文中,Freud依据其精神分析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解读。在接下来的年中,Freud的追随者对自恋这一现象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1自恋的特征

羞耻感丧失

羞耻感是令人最难忍受的感受之一。羞耻和内疚(guilty)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内疚是一个人犯罪了或者做错了事情,通常被概念化为内在批判的父母或者超我,内疚带有一种罪恶感。羞耻则是因为被外在评判为坏的或者错误的,通常是现实自我和自我理想的差距所造成的。羞耻通常会带来无助感和无能感。从1岁起,婴儿便体验到因母亲或者最初依恋对象的反应而体验到的羞耻感:婴儿热切地表达自己的高兴,母亲却阴沉着脸,甚至说“不!”这一拒绝击碎了婴儿维护自尊的信念,而这都是在母婴关系中形成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显示,婴儿的大脑的发育水平尚不能有效应对羞耻感。婴儿反而会认为“是我的错”、“一切都很糟”、“我很糟糕”。如果父母的共情能力严重不足,这样的经历就会被婴儿一遍又一遍地体验到。

为了适应这样的创伤环境,孩子就会发展出一套补偿机制。在幻想中,他们给痛苦设置一堵屏障。他们会坚持认为自己是特别的、非凡的、高人一等的。

自恋者的一大特点就是难以忍受羞耻感,遂发展出种种方法绕过羞耻。虽然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羞耻(厚脸皮),但是背后是否定、冷漠、责备和愤怒生出的自我保护。无可避免地,当羞耻感越过这些阻隔(通常是一些常人看来“芝麻点的小事”),自恋者就会有剧烈的情绪感应——愤怒。他们没有能力在内部进行调节,就会指责于外界“都是你们的错,不是我的错!”

所有自恋者的一个共通之处在于内心的恐惧、羞耻以及虚弱和自卑。成功的自恋者往往是商业,政治和军事等行业的精英分子。他们渴求着被崇拜和仰慕。通常他们成功的光辉掩盖了他们对外在认可的强烈渴求。

优越感

自恋者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服从,这些不恰当的期待源于他们认为自己最为特别。在社交场合中,他们需要别人谈论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因为他们满腹经纶、高雅而有魅力、具有权威性,别人的话题则粗俗无聊。在人际交往中,别人必须密切







































北京哪个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北京医院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y/185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