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之声

三院心理科专栏

曾经,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21世纪是精神病的世纪。

的确,我们看到身边出现精神心理异常的各年龄段的人群越来越多。不论是门诊,还是线上线下,主动或被动求助的人多,问题更甚。

人们习惯了现象,通过个性改变、类神经症症状、言行怪异、多疑敌对及困惑等多种异常表现,就可以判断有无精神疾病,然后就可以对症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通过前驱期不典型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尤为重要。只是,太多人越来越缺少耐心,以至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常常是把本质省略了。看不到真相,就找不到答案,疗效也就差了很多。疗效没有被患者认可,也就没有满意度可言,更谈不上对心灵的拯救了。

前几天,不期然遇到上海本地的一位二十出头的患者,因精神疾病前后经历了七年多的治疗,曾先后被诊断为抑郁、双相、精分,尝试了多种药物包括电休克和心理治疗,最后经过当地精卫中心专家会诊给出了人格障碍的诊断。

偶然邂逅,主动咨询时,我说:“孩子,你把疾病的诊断放在一边,先不给自己贴上那么多的标签,这么多年尝试这么多的治疗方案对你有没有效果?”

“我觉得没有什么作用,基本还是那样。”

“这种情况有没有和父母讲过?”我问道。

“没有!”孩子话中似乎带着情绪。

“很少和父母交流还是不愿意说?”我挺好奇地问。

“为什么要给他们说?!”

“那你的父母在你的心中印象如何?”

“就像讨厌的公GOU、母GOU!”

“哦?为什么会这么讨厌他们?可不可以说说你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所给你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影响有哪些?”

“我是上海本地的,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在怀我的时候本来是不打算要我的!吃过药,没成。小的时候经常会打骂我嘛,他们两个都会,还一直吵架。后来,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有时言行会特别奇怪,还会在地铁当众脱衣服!医院,被诊断过抑郁、双相、精分,最后全院的著名专家会诊说我是人格障碍。七年多看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也看过心理做过电疗,感觉还是那样。”

“这么多年,除了父母的影响还有没有让你感到痛苦的其他事情?”我耐心的一边倾听一边引导着孩子打开内心的世界。

“痛苦的事情是吧,那对我至少有四件事情。除了从小父母的打骂我还被人霸凌过!就是一群人打我嘛!还有被认识的朋友强BAO!拿着刀逼我!还有被亲密的朋友背叛、诋毁、疏远!这些都算是吧。”

“这些事情都没有和父母说过?也没有告诉过任何医生是吗?”

“恩,不想和父母说,医生也没有问过,这是第一次说这些事情!”

……

也是近日的一次邂逅,一位各项军事技能优异的兵哥哥,怀揣着当兵就要当尖兵力争当上士官的理想,正在不断向上攀越。但是,一向成绩优异的他却经常会被战友的落后连累,于是,单纯的会心生抱怨,滋生不良的情绪。结果,在定期心理健康评测中被认为有抑郁症状,在反复权威机构的诊疗检查中、心理干预下最后仍被认为是抑郁症,被部队退了回来。

我接触他是因为他的观点,他说:“我根本就不相信会有感同身受!在部队一直到被退回来后反复咨询、检查、做题、诊断,你知道吗?我都被问烦了!最后,他们也是模棱两可,我以为可以回去继续训练,但还是被下了诊断,退了回来!”

恰好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个好像有专业基础的朋友老是会打断兵哥哥的话,一直讲抑郁症的治疗和注意事项,直截了当的问量表的评测结果,一听到结果又打断对话,讲起了程度不同治疗的难易,连听下去的耐心都没有。

我说你继续说从发现问题到整个就诊的过程,先放下诊断和治疗的事情。插话讲治疗的朋友一听好像不高兴,直接走了!

兵哥哥说:“之前就诊的过程就像刚才遇到的那个人一样,都是感觉没大有耐心,也不能解决我的问题。都会看检查结果,我感觉自己没问题,但是会根据量表被诊断出来,又让治疗用药等。看过好多心理,医院,毕竟部队比较重视这一块嘛,最后都没什么效果,结果也不是我想要的!我现在根本都不相信做咨询、看心理、做治疗等,现在天天待在家里也不愿意出门,我经历了这么多就诊过程现在根本就不相信你们!”

“你说的感同身受,在我们精神卫生专业其实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技能,也就是共情能力。不能做到共情,也就不能解决你们根本的心理问题。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痛苦,但是不能帮助你们成长,对心灵的救赎就更谈不上了。但是,尴尬的现实是,这个快餐消费的大环境,国家精神卫生专业的人才很缺,有丰富生活底蕴和知识储备的更少,具备共情能力的尤其成了稀缺物种了!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流行一句话,这世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就像你之前的切身体验一样。真相是,不是没有,有!大多数人像你一样遇不到而已。”讲完这番话,我让兵哥哥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挣扎的原因。

其实,兵哥哥根本不愿意掩饰自己,太直也好,傻傻的也罢,他只是反映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流露真实的情绪,他太渴望成长又不愿意受影响。

我问了几个问题,兵哥哥回答道,要是给我锻炼的机会我不会天天这样郁闷,我也尝试过出去运动心情会好很多。疫情后回去读书,如果有机会还是会想回部队发展。想控制情绪很难,但是慢慢会接受那样一种改变……。那么,兵哥哥有问题吗?

这次接触之后,兵哥哥收获了信心,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开始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和对这个领域的看法。但任何一个行业都有不得不规范的点和提升的面,这应当被视为永恒的发展主题!

两个真实的案例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治愈

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

而是因为有你

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

每一次邂逅

都是对生命的救赎

能去救赎的

会是你吗

曼妙轻盈的舞步

有万千伤痕的描摹

风轻云淡的伴奏

是顶级能力的共情

心理科:陈宝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y/285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