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婚姻会让人身心愉悦,神清气爽,而低质量的婚姻中,两个人总是在面对问题时大吼大叫或者沉默不语的冷战,在这种环境中会让人感到身心俱疲。

为什么有的婚姻会岁月静好,面对问题可以平心静气的解决?而有的婚姻一地鸡毛,遇到问题从来不可能冷静处理?

这些问题都能从《不再争吵》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作者艾伦.E.弗卢泽蒂是美国里诺内华达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博士,他是处理高冲突伴侣及家庭问题的领军人物,长期研究边缘型人格障碍、慢性抑郁或家庭暴力等严重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及其疗法开发和评估,并著有多部相关作品。

作者从专业的角度提供了贴心而实际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帮助爱人之间有效控制情绪,学会准确表达自己,并获得理解和认同。

只要通过双方的勤加练习,就会改变长期的破坏性冲突模式,从而使双方关系从紧张转化为亲近,让感情更加和谐甜蜜。

1、学着理解和接纳彼此

著名的作家李碧华曾说过:“这便是爱情: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双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子、苍蝇、金龟子……就是化不成蝶。并无想象中的美丽。”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面风雨相伴70年的老夫妻,在教堂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老爷爷在婚礼上表白另类:“老太婆,你别怪我说话不好听,八成啊你会比我先走,那也挺好,你胆子小,又笨。我先走的话,家里那一大堆事你怎么处理。你又爱哭,留你一个人在那哭我不放心。老太婆啊,人死之前,有病有痛确实招人烦,不过你放心,你再烦,我也不会嫌你。我脾气不好,你要是到了那边,愿意的话,就等一等我。”

老奶奶眼含热泪,观众也被感动得眼含热泪,因为这种彼此包容互相理解的爱情正是大部分求而不得的。

《不再争吵》中也告诉我们:理解亲密关系中的情绪,并接纳彼此。

好的婚姻,并不是两个人百分百的契合,而是两个不同的人愿意接纳对方和自己的不同,并理解对方的行为。

相爱的两个人首先一定是彼此包容和互相理解的。

2、学会认同和赞美对方

日本有部纪录片叫《人生果实》,里面记录了当时90岁的建筑师津端修一先生和87岁的津端英子女士的晚年生活。

他们有着65年的婚姻生活,在65年的漫长时间里,这对脾气性格迥异的老夫妻却把婚姻生活过得和和美美。

妻子英子贤惠温柔,她说她负责照顾修一的生活,每一次给修一做好饭,能听到修一说好吃她就感到心满意足。

丈夫修一博学多才,他说:“每次吃到英子做的饭菜,都迅速地夸赞—真好吃。”

说到这里,87岁的英子居然露出了羞涩的笑容,若不是满头银发,真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英子说:“我丈夫真的很喜欢问我,这么做可以吗?无论说什么做什么,我就会告诉他,这是好事,你去做吧。”

论成就,英子远不如丈夫博学睿智,但是修一从未把工作中的身份和成就带到家庭中,面对英子并没有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而是发自内心地喜爱并赞美对方,而英子用自己全部的情感去回应丈夫,两人用彼此的赞美和深爱成就了一世情缘。

正如艾伦.E.弗卢泽蒂在《不再争吵》中说:如果你希望感情能变得更美好,那么问问自己攻击伴侣能带来这一切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只有爱和善意才能引发对方的爱和善意。

3、求同存异,带着问题一起生活。

婚姻中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有着彼此独立的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婚姻生活中,两个人一定存在面对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那么面对争执,如果妻子和丈夫都能做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开口就指责对方,当问题实在难以达成一致的时候,可以互相做出妥协,夫妻间的绝大部分争吵是无法解决的,高情商的夫妻会把问题悬而不论。

比如你喜欢旅游喜欢热闹,而配偶喜欢安安静静地待在家中,实在不能达成共识,那么不妨给配偶自由的空间,让他继续趴窝。而你和朋友愉快地去旅行,你和他分享旅途的乐事,而他安静地在家中看书等你。问题依旧存在,但是却不妨碍你们继续生活,继续爱着对方。

艾伦.E.弗卢泽蒂的《不再争吵》中写道:很久以来,你都认为你的痛苦都来自伴侣的不肯改变。但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你的痛苦也完全可以说全部都来源于你执着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不愿接受现实。

艾伦.E.弗卢泽蒂建议放下痛苦:找到安宁,融入生活......就是现在!

愿我们余生,都要学会在婚姻里修行和觉悟,让一地鸡毛的婚姻变成岁月静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y/295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