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症状 >> 留美女博士的无心之举,挽救了一个家,让自
美国旧金山工作的陈丽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儿,就是帮了胡磊一次。胡磊也郑重承诺,一定会报答她的,陈丽却不屑一顾。然而,陈丽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她最落魄的时候,是胡磊陪她走过了人生最灰暗的日子。
01
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周末,来自中国的大男孩胡磊敲开了陈丽的家门,满脸期待地对陈丽说:“有个华人朋友聚会,一起去参加吧!”
陈丽冷漠地望着胡磊,极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突然歇斯里地吼道:“我对你说了多少次了,我不喜欢聚会,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你也不准去。”
面对陈丽的反常,胡磊一脸平静,他早已习惯了陈丽的这种反应。待陈丽不再吭声,胡磊轻声说:“那我留下来陪你。”陈丽还想说什么,胡磊已经走进了陈丽家的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半年前,陈丽和丈夫Thomas离婚,Thomas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将陈丽的积蓄弄走了,而后不见踪影。身在美国的陈丽,顿时感到人生灰暗,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正是那个时候,胡磊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胡磊是一名来自中国四川大男孩,父亲早在几年前就来到旧金山开了一家中国餐馆,14岁那年,他和母亲一同来到了旧金山。靠着这家餐馆,一家人生活没什么问题,胡磊也顺利进入大学,然而就在前几年,他们赖以生存的餐馆出现了一些问题,被当地查封,父母为此奔波了一年多,然而餐馆的问题依然没有结果,后来有人告诉父亲,他们只要拿钱打点一下,或许餐馆就能重新开业,可是父亲前几年给奶奶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大部分积蓄。
眼看着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窘迫,父亲又突然病重,医院检查,发现腹部长了一个肿瘤,需要立即动手术。胡磊的母亲只好四处借钱,甚至多次打电话向国内的亲戚借钱,虽然借到了一些,但是美国医疗费的昂贵程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借的钱根本不足以支持父亲手术,胡磊决定到街头卖艺挣点儿钱。
胡磊自小学过竹笛,获得过奖,取得过等级证书。他拿着竹笛走向街头,尽管他的演奏很动听,却没有多少人驻足,也鲜有人给他打赏。他卖力地吹奏了三天,也没有挣到钱。
那天晚上,胡磊在吹奏了几个曲子后,见没什么人来听,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去。这时候,一对正在争吵的夫妇路过他的面前,男的是外国人,女的是中国人,胡磊忍不住地劝说了几句。男的冲着胡磊吼道,让他少管闲事,胡磊却不甘示弱,说他一个大男人,怎么就没有一点儿绅士风度,欺负一个弱女子?或许胡磊帮那名中国女子说了好话,那女子很大方地丢给他一张银行卡,并告诉了他密码。
胡磊本想拒绝,可那女人却说,这是他应得的。胡磊连忙说,以后一定会报答她的,女人却一脸不屑,扬长而去,那个美国男人狠狠瞪了胡磊一眼,也跟着女人走了。
胡磊没想到银行卡里的钱不少,父亲顺利做了手术,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身体也渐渐好转,而后父亲又花了一些钱找一些关系,终于让餐馆重新开业,一家人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轨。
这期间,胡磊打听过那名给她银行卡的中国女人叫陈丽,在旧金山一家研究部门工作,待遇很不错,丈夫Thomas是一名美国人,没有正式工作,不过,陈丽和Thomas的关系不怎么好。
餐馆重新开业后不久,胡磊带着父母亲前往陈丽的家中表示谢意,却又遇上了夫妻二人吵架,三人连陈丽的家门都没有进。后来,胡磊又去了几次,陈丽对他几乎没有好脸色,甚至很直白地告诉他,当初是她和丈夫生气,才把银行卡丢给他的,那些钱他最好还是还给自己。虽然陈丽那样说,胡磊不觉得奇怪,如果陈丽当时不在气头上,又怎么会冲动地给他一张银行卡?
那笔钱救了胡磊的父亲,也挽救了他们的家,对于陈丽,他从内心感激。而且胡磊和父母原本就没有打算白要陈丽的钱,他们打算等餐馆正常营业挣到钱后,第一时间把钱还给陈丽。
陈丽虽然让胡磊还钱,但并没有催促,等胡磊的父母再次凑够了那笔钱,已经是几年后的事情了。一家人再次登门拜访,才知道陈丽和Thomas已经离婚,Thomas还卷走了她的一些积蓄。
胡磊将银行卡还给陈丽,原本以为她会感到高兴,毕竟银行卡里的钱不少,至少可以缓解陈丽的窘迫,但是陈丽似乎并不在意,而是很冷漠的冲着胡磊和他的父母说,自己想安静,请他们离开。
此后一段时间,胡磊有时间就过来看陈丽,陈丽对胡磊一直不冷不热,而且胡磊发现陈丽的性格怪异,一会儿风和日丽,转瞬间可能就是暴雨滂沱。
02
胡磊从没有见过性格如此多变的人,最初,胡磊以为陈丽是因为受到离婚的打击,然而随着接触的时间越长,他才知道陈丽之所以性格多变,与她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
出生于西安市的陈丽,生活在一个很失败的家庭。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教师,二人文化、性格和受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也造就了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陈丽童年的记忆中,都是父母亲无尽的争吵。如果二人不争吵,家中肯定是死气沉沉的,父母连一句正常的话语,似乎都不会交流。陈丽觉得,自己在这个家中,也是个多余的人,父母不会抱她,不会疼她,母亲做完饭之后,都是气呼呼往桌上一放,一副爱吃不吃的模样。
或许是母亲一直心情不好,陈丽的印象中,母亲做的饭菜一直都很难吃,但她却不敢不吃。
在那个家中,陈丽不敢哭不敢闹,更不敢向其他孩子那样在父母怀里撒娇,甚至不敢跟父母说一句话,唯恐她的一句话,就激起二人的愤怒。
全家唯一的话题,就是陈丽的学习成绩,父亲偶尔询问一下,母亲也会问她每次考了多少分。那个时候,陈丽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成绩好,可以让父母高兴,他们的关系就会改善。所以,从小学到高中,陈丽没有其他的心思,就是好好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然而,无论陈丽多么的努力,成绩多么的出色,都不能从父母的脸上看到笑容,即便她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大,换来的不是父母的庆祝,而是家庭的解体,父母离婚了。
父亲把西安的房子和一张40万元的银行存单,留给了陈丽和母亲,然后消失了。母亲却辞去了在西安的教师工作,陪着陈丽来到了杭州,找了一份很普通的工作。
离婚后的母亲,依然没有快乐,而是日复一日的哭泣,总在陈丽面前说父亲的坏话。这让陈丽思想中形成了一种理念,离婚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尤其对一个女人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的开始。
陈丽自小生活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后来又和情绪悲苦的母亲生活在一块儿,这给陈丽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大学期间,她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与导师之间矛盾重重,好在她的学习成绩非常突出,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到复旦读研。
读研期间,依然是人际关系的问题,陈丽的生活过得一团糟,连个男朋友都谈不到。研究生毕业后,陈丽选择了去美国,在名气还不错的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读博。
陈丽原本想换个环境,让自己有一个重新开始,但是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她依然无法和同学、导师正常相处,以至于没有老师愿意给她当导师。尽管学业上成绩不错,可是在美国如果没有导师指导,可能面临着无法毕业的窘况。后来因为一个叫Thomas的美国人出面,给她介绍了一个导师,陈丽才勉强过关,拿到了博士学位。
因为Thomas的帮助,陈丽和Thomas成了恋人,尽管Thomas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个普通职工,比陈丽大10岁,陈丽还是义无反顾的嫁给了Thomas。
因为性格原因,陈丽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与Thomas之间争吵不断。在Thomas眼中,陈丽就是一个固执又倔强还有些神经质的女人,常常做出一些超乎常人想象的事情。两人结婚一年,Thomas实在忍受不了这个“疯女人”而和她离婚,甚至还弄走了她的一些存款。
03
相对于没有钱,陈丽更在意的是“离婚”,因为母亲和父亲离婚后,母亲一直生活得很凄惨。在陈丽去美国的第二年,52岁的母亲就郁郁而终。从那个时候,她心中更是想着一定不能走母亲的旧路,一定不能离婚。可是她越怕走母亲的路,最后依然步了母亲的后撤。
离婚后,陈丽觉得自己整个人生都灰暗了,胡磊一家人登门的那天,陈丽原本是想在家中结束生命的,但他们的出现,打乱了她的几乎。后来胡磊多次光顾,让陈丽的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但她有时候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形,冲着胡磊发火,她也非常恨自己的这种性格。
胡磊在大学里,接触过心理学,在和陈丽的交往中,他已经能够判断陈丽应该有着严重的心理疾病,正好他的辅导老师Johnson先生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
那天,胡磊看陈丽的心情不错,就带着陈丽去见Johnson。Johnson对陈丽进行一番量表测试,又和陈丽谈了一些事情,就判断出陈丽属于“偏执型人格障碍”,而且已经很严重了,放任下去,可能就会发展成为精神病。
Johnson在美国心理学方面属于权威级人物,他立即建议对陈丽进行心理矫治,尽管Johnson的收费不低,但是胡磊毫不犹豫的替陈丽答应了下来。
随后的三年间,陈丽在Johnson的心理工作的系统矫治下,心理疾病有了明显好转。而这期间,陈丽和胡磊二人互生情绪,后来也就喜结良缘。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陈丽也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胡磊的父母把陈丽视为亲生女儿,陈丽也非常孝敬他们,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幸福。
一起发生在国外的爱情,主人公陈丽经历了风雨,终于见到了彩虹,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这一切却要感谢她当初的无心之举,拯救了自己的一生。
陈丽的极端人格,实际上与她生活的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打小被父母疏远,缺乏父母的爱,这也导致她心中没有爱的概念,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跋扈性格,与同学、导师之间关系紧张。结婚后,丈夫Thomas文化相对低,生活理念和习性,与陈丽不同,也不能理解陈丽的苦痛,不能给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反而一再火上浇油般的与她发生争吵,让婚姻处于失控状态,最终走向了破裂。
对于陈丽这样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来说,他们渴望爱,渴望被爱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yy/29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