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恋爱脑”这个词特别火。一谈恋爱就疯狂“上头”,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对象身上,一切都围着对方转,不惜用各种方式讨好对方……几乎完全失去自我,没有对方就活不下去。“恋爱脑”到底是个啥?4月2日,医院心身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杜娜明确告诉记者,有种“恋爱脑”确实是病,虽然有救,但痊愈常常需要好几年。恋爱脑有哪些表现?需要治疗吗?杜娜医师为我们进行了解读。崩溃:女孩有一天给男友打多个电话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恋爱脑”?男女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沉重的爱,往往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最后以分手告终。很多人嘲笑“恋爱脑”太傻了,但他们内心其实非常痛苦。若干年前,外省女孩小雨就饱受“恋爱脑”的困扰,她来到医院接受了三年的治疗后,目前才基本稳定。18岁那年,上大一的小雨交了一个男朋友,本以为是甜甜的开始,不过她的男友越来越感到窒息。生活中,小雨对男友非常依赖,常常随时都需要男朋友在身边陪伴。谈个恋爱像上班,不仅要打卡汇报行踪,有时还要求男友24小时及时回复消息。“短信必须‘秒回’,如果打电话男方不接,她就会疯狂地打电话。”杜娜告诉记者,有一次小雨男友上班没及时接到电话,回头一看发现小雨那天竟给他打了多个电话。小雨情绪的爆发是在另一次男友上班的时候,因为手机没电没接到小雨的电话,小雨认为男朋友肯定不爱她了,然后想到对方可能抛弃自己了。被这种担心充斥头脑的小雨越想越难受,随即在家里翻箱倒柜,水壶、碗筷、花瓶、衣服,只要能拿得起的东西全都摔在地上。最后,警察出动来到现场,当大家破门而入时,小雨正在阳台想着一跃而下。在医院,小雨被确诊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杜娜当即便建议她立即住院治疗。根源:恋爱脑常见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恋爱脑到底是个啥?杜娜解释说,一对小情侣在热恋期,彼此迷恋,随时思念对方,时刻想取得联系,你侬我侬,这些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在这种关系当中,一方对另一方有过度的情感需求,比如像小雨一样需要男友24小时及时回应自己,时刻需要对方为自己提供关怀与爱,最终彼此之间失去空间和界限,让对方产生强烈的束缚感和压迫感的,这种恋爱脑就属于疾病范畴。为了得到高浓度的情感包裹,这类人往往会表现出不稳定的情绪和极端行为,并影响到正常生活,“临床上,恋爱脑常见于人格障碍这一类患者当中,尤其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一类患者。”关于恋爱脑的根源,杜娜说,很多患者早年有过分离体验和创伤性经历,主要是和抚养者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比如,身体方面遭受过虐待,或者跟重要的抚养者之间过早分离,恋爱脑便会找上门,“因为他们对情感有高度的需求。”同时,恋爱脑患者有可能存在共病,如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或者是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恋爱脑患者有哪些表现?杜娜说,其实恋爱脑患者往往倾向于“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为了寻找安全感,就会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在另一半身上。一方面想要一种高浓度的情感,同时因为自我价值感较低,伴有强烈的空虚感,所以另一方面又会时刻担心他们被另一半抛弃。这种矛盾的思维,促使他们做出过激行为反应和不稳定的情绪,最终目的都是寻求对方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yy/30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