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见到我时,和我说,她刚把第十六任男朋友给甩了。在社交媒体软件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甜甜恋爱的典范,在这些典范下面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会表示:吃了一波“狗粮”、“酸了”、“甜甜的恋爱什么时候才轮到我”。等等的一些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每个人发自心底都有着对完美爱情的渴望,当你发现你喜欢着的人也喜欢着你,这种愉悦的心情恐怕是难以描述的吧。但是偏偏有着这么一群人,当他们发现他们喜欢的人也在喜欢着他,这时却反而行之,会丧失了对对方的喜爱。这种人,是存在的,并且不在少数。在心理学上的角度来说,叫做回避型人格障碍。往往在这些人身上都会有对自身的怀疑,当他的爱得到了回应,此时他会反思自己,到底是否值得被爱。所以就会产生出他喜欢你,或者答应和你一起了,却突然的说不喜欢你,和你要分开。我有一位学员,便是如此。她的名字叫小林,小林是一个热情乐观的女孩子,对待生活的态度积极,也如同一般女孩一样憧憬着甜甜的恋爱。她见到我时,和我说,她刚把第十六任男朋友给甩了。小林在学生时代时,与一位自己暗恋的学长确立了恋爱关系,在确立关系的初期,他们犹如一般情侣一般处于热恋的环节,但是渐渐的,小林发现自己好像不喜欢这位自己暗恋许久的学长了,她现在所做的只是她所理解的身为一名女朋友所做的,却没有了那股因为喜欢做这件事而去做的动力,每天的聊天好像变成了日常任务一般需要执行,不再是抱着恋爱的心态去进行。再到后期,小林已经厌烦了这种状态,便主动提出了分手,学长不明所以,但是也没过多的纠缠,小林便于男友分开。在小林的后续生活中,也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几位男友,但是这些男友维持的时间都不长。小林一直觉得是自己没有遇到一个真正令她喜欢的人,所以这些关系才会不足以维持。小林在几段失败的恋情过后,对于恋爱的渴望也愈发的激烈。小林真正意识到是自身问题的时候,是在她最后的一段恋情里。这段恋情中,小林已从学校毕业在一家设计公司工作,因为工作的高强度,使得两人的约会时间很少,小林便提出了和男友的同居。从同居的新鲜感出来后,小林发现自己的男友不是自己喜欢的人,并且这种不喜欢,渐渐的成为了厌恶。厌恶导致了争吵,争吵的时候,男友对她吼道:你想想为什么不幸运的事情都发生在你身上。这句话深深的伤及到了小林,小林提了分手后,搬出同居的房子。当小林躺在独居室的床上时,脑海里一直回响的是前男友所说的。此时小林也在问自己,为什么“我喜欢的人喜欢我,我却不喜欢他了。”在几经周转后,小林来到了我这里,并且对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我听完她的恋爱故事时,发现这是一位看起来自信满满但实际上是隐含满满自卑情绪的人,会经常性的否定自己的决定以及想法。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她的童年,她的童年是一个不美满的童年,爸妈关系的不稳定,以至于她只是爸妈的出气筒。所以当小林在渴望爱情并且拥有爱情的时候,她会对于一切都那么的怀疑那么的抵抗。这就是一种回避型人格障碍。小林要想在漫漫的人生路离开这种心态,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辅导去克服的,也希望有此障碍的广大同胞们,可以放下成见,前往咨询。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幸福负责,也为你的那个他负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vofks.com//mjccyy/31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