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诊断 >> 我研究了上百起杀妻案,这三种特征的男人最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家庭暴力一直都是热门的咨询项目,家庭暴力包含了语言与肢体暴力,很多女人每天过的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不注意,就被老公给害了,大家不要笑,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最残忍的往往都是枕边人。
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张柯在年的调查研究显示,近亲属的故意杀人案,夫妻案件所占比例高达62%,而女性被害人的数量是男性的将近六倍。
为了给广大女生提个醒,免得惹祸上身,我特意研究上百起的“杀妻案”,发现凶手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人格障碍”,要不然也不会做这么极端的事情,总之以下三种特征的男人,你最好不要去招惹。
一、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
“边缘型人格障碍”,英文简称BPD,最明显的特征是情绪不稳定,控制不住愤怒,极度空虚,常常有各种冲动行为。“边缘性”指的是这种人格障碍介于病与非病之间,也许他们有着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不错的事业,但是对身边人,也就是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往往展现出极端的一面,所以“边缘型人格障碍”又被称之为“亲密关系杀手”。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很多,绝大部分是由幼年经历引起,例如缺爱、孤独、父母不和等,少部分患者是因为脑损伤引起,根据美国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BPD的平均患病率为1.6%,这已经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了,更可怕的是,BPD还具有一定的遗传性,BPD的临床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三点以上几乎就可以确诊了):
1、情绪迅速激烈的变化
这种激烈变化的情绪,主要是对待有亲密关系的人,包括但不限于爱人、父母等,他们上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可能就原地爆炸,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并带有攻击性,由于情绪变化之快,阴晴不定,很难让人去琢磨透他的脾气,一个微小的批评都有可能招来愤怒的爆发。
2、控制欲强,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焦虑”
BPD特别害怕被亲密的人抛弃,所以控制欲强大,与“依赖型人格障碍”不同,前者也怕被抛弃,但是会以加倍体贴、呵护的方式去挽回对方,而BPD则使用自杀或者杀人的方式来自我毁灭或者毁灭他人,从而迫使对方回归或者结束一切。
3、冲动型自毁行为
冲动行为一般发生在被抛弃后,他们可能疯狂购物、暴饮暴食、飙车、滥用药物等,疯狂的伤害自己以求得到对方的原谅达到挽回的目的,自杀与自残则是冲动型自毁行为最严重的两点,当然,BPD在感到极度空虚,为了释放情绪,也有可能发生各种冲动行为。
4、冲突的亲密关系
对待有亲密关系的人,他们一方面极度依赖对方,另外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争吵,一会对你好的把你宠的像个公主,有时候却对你冷淡的不行,你稍有不慎对方就会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有时候也会伴随有冷暴力。
5、缺乏清晰的、前后一致的自我认知感
时而觉得自己像明星一样光芒万丈,时而又觉得自己像路边的野花一样一文不值,经常在心里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
典型案例:
年,发生在上海虹桥的杀妻冰柜藏尸案,凶手朱晓东在家中与妻子发生争吵后将其杀害,并将妻子遗体藏在自家冰柜三个多月,这个案件曾经震惊了全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就指出,朱晓东就是典型的BPD患者,为了防止妻子的抛弃,用毁灭一切的极端方式,杀害妻子的同时,也让自己送上了断头台(二审判处死刑,已经执行)。
a
二、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
“偏执型人格”,英文简称PPD,它是一种以怀疑和偏执为特征的人格障碍,成因主要是早期失爱、后天受挫、自我苛求等,患病率为0.4%到1.6%之间,多见于成年男性,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PPD患者往往缺少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很少求助与医生,对他人善意的提醒会抱有相当大的抵触。
与BPD不同,PPD也容易发怒,但是BPD主要是针对亲密的人,PPD则是对于所有人都这样,因此PPD患者的人际关系更为紧张,不过他们也并不在意这个,PPD的临床特征主要有:
1、极度自信、自恋
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必须按照我说的来做,类似于黄教主的经典名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就是要听我的,我决定的东西,谁也别想改。
2、被害妄想症
PPD患者通常伴随有被害妄想症,无时无刻不在恶意揣测别人,总是认为所有人都讨厌他,发生什么挫折,始终认为是别人故意让他难堪。
3、强烈的自我保护欲
因为“被害妄想”,所以PPD患者都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欲,他们极度敏感跟缺乏安全感,为了保护自己,对待他人无比冷漠,以对抗的姿态面对所有人,更是一个爱记仇跟有仇必报的主。
4、人际关系无比紧张
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朋友,因为他们总是把责任怪在别人头上,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极端诡辩,能讲一堆大道理为自己辩解,只知道一味的去索取,并不懂得付出,所以通常他们也伴随社交障碍,所以喜欢独处与外界隔离。
5、极度自私
PPD几乎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压根不懂换位思考,对陌生人可能偶尔会大方一次,但对亲近的人,只知道索取,别人还必须顺着他,要不然就会惹怒他。
典型案例:
年5月27日,重庆市的鲁某因感情问题残忍的将妻子杀害,被抓获后愤怒的控诉妻子不忠,还乱花他的钱,实际情况是鲁某才是出轨的一方,善于诡辩、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极度自私的陆某,就是典型的PPD患者。
三、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
“反社会人格障碍”,英文简称ASPD,是以上三种人格障碍中,最冷漠的一种了,他们看似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你永远不知道,何时会因为一个动作,一句话,就点燃了这个炸弹。
ASPD的特征就是具有高度攻击性,缺乏羞耻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怨天尤人,仇视社会,缺乏同情心,患病率为0.2%到3.3%,目前还不知道其形成的的确切原因是什么,也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其临床特性主要有:
1、不可靠、毫无责任感
他们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虽然具有表面的迷人与良好的智力,但是为人不可靠,经常出尔反尔,善于说谎,为自己的一己私欲,可以做任何事。
2、没有悔过与自责的心理
犯错或者犯罪后,从不会因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而自责,毫无羞耻感,甚至会努力的,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可以这么说,没有一种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责任可以约束他们的行为。
3、反社会行为缺乏充分的动机
容易被激怒,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很难理解为什么一点小事能遭受他们那么大的报复,甚至是持续的多次的报复。
4、判断力差
情绪化导致没有什么判断力,把好事认为是坏事,坏事认为是好事,跟事情本身无关,主要是看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如何。
5、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真正的爱和依恋别人,缺乏主要的情感反应
不会爱上任何人,对所有人都很漠视,可以说是极端的自我,不过也不一定,有一些“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也会对母亲、爱人有很深厚的感情,但是仅为个例。
6、享受别人的痛苦
对于反社会人格者来说,能激起别人强烈的情绪反应会让他们体验到控制别人的成就感,所以他们经常欺负那些“被选中的目标”来取乐,看到他人的痛苦面露微笑,甚至在庭审时,很享受的描述着自己的作案过程,看着受害者家属的反应而哈哈大笑。
7、行为无计划性
日常行为或者犯罪通常是即兴而起,受情绪支配严重,很少有预谋型的犯罪。
典型案例:
年12月份,26岁的河南籍男子李磊,在结婚5周年的次日,残忍的杀害自己的妻子,并且录制了妻子死亡时的视频,作案后,李磊还打电话告诉丈母娘说‘我杀了你女人’,并把视频发给了妻子家人,李磊就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
BPD、PPD、ASPD的治愈率都相当的低,有的甚至接近于零,通常这类患者还很擅长去伪装自己,婚前甚至跟正常人无异,那么怎样发现异常呢,主要还是要好好去了解其原生家庭与成长经历,要是不幸身边亲人有这些“人格障碍”,虽然治愈率不高,还是尽可能的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目标来说,药物跟辩证行为疗法与移情焦点疗法等心理疗法还是比较有效的,这里不再累述。
婚姻一定要慎之又慎,不合适的婚姻有可能带给你灭顶之灾,别总是习惯顺从别人的想法,你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参考文献(部分):
郭慧荣,肖泽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及临床表现年
王雨吟,梁耀坚,钟杰.米氏边缘性人格障碍检测表在中国大学生人群中的修订年
李智认知疗法治疗偏执型人格障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
陈小梅.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分析年
蒋奖,许燕.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年
唐剑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因研究之现状《社会心理科学》
李玫瑾《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美]亚伦·T.贝克(AaronT.Beck)/[美]丹尼丝·D.戴维斯(DeniseD.Davis)/[美]阿瑟·弗里曼(ArthurFreeman)《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人民邮电出版社
童俊《人格障碍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我是南音,情感咨询师一枚,多年情感心理学研究,有对心理学感兴趣,想挽回爱情、婚姻的朋友,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6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