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诊断 >> 边缘型人格障碍我要怎么和这个世界相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我们的电台更新啦!
今天要说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什么呢?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以下简称BPD)。对于这种疾病,我个人一直有种“不知从何说起”的迟疑感——因为它的复杂性。
在科学的谈论它之前,你可以先想想你自己,或者你身边人有没有类似以下的行为:
总是担心自己被抛弃,往往因而做出很多冲动极端的行为?
有时候会过于理想化一个人或者自己和ta的关系,有时候又忽然对对方或彼此的关系非常不认同、贬低、甚至厌恶?
易怒,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有攻击性?
在这些非常显著的行为之外,你有没有类似以下的感觉:
不太清楚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对这一点的认识经常摇摆;总是有一种持续的、无法摆脱的空虚感。
你可以把这些看作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一种很感性的认识——当然,并不是所有有上述行为和感受的人都真的患有BPD。
边缘人格障碍病人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的人在愤怒表现方面更显著,有的人则在空虚感、自杀想法方面表现更严重,有的人在“时而理想化他人,时而无比贬低他人”的方面表现更严重。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BPD),是近十几年才被逐渐广为人知的一种心理状态。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
欢迎大家收听美灵智慧心理咨询中心电台节目!
在DSM-5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
1.极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被遗弃(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2.一种不稳定的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以极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交替变动为特征。
3.身份紊乱:显著的持续而不稳定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
4.至少在2个方面有潜在的自我损伤的冲动性(例如,消费、性行为、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注:不包括诊断标准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自残行为。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所致的情感不稳定(例如,强烈的发作性的烦躁,易激惹或是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很少超过几天)。
7.慢性的空虚感。
8.不恰当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发怒(例如,经常发脾气,持续发怒,重复性斗殴)。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根据最新版的《DSM-IV-TR》的定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主要征状如下:
1.对被抛弃有强烈恐惧,这种恐惧既包含真实情况下被抛弃,也包括想象中的被抛弃;
2.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点是对所交往的人的印象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变来变去;
3.认同障碍:自体形象(selfimage)或自体感受(senseofself)持续明显不稳定;
4.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一再的自杀行为、姿态、威胁,或自残行为;
5.长期感到空虚,容易成为酒鬼、吸毒者;
6.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产生强烈的愤怒感,或对愤怒感难以控制。
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1、自我身份的识别障碍
紊乱自我身份认同,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很不确定。
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经常变换很快。
2、难以控制的情绪
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状态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一个显著特点。
情绪的不稳定表现在一方面体验到一种空虚和不安全感,缺乏自尊,另一方面有体验到一种与上述情况相对立的兴奋感和全能感。
很容易在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
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
在遭遇到应急性事件时或在较强的情感压力下,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情绪不稳、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
3、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独
显著的分离焦虑。
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
由于患者严重缺失被爱的体验、他人的关怀,所以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
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当面对分离、被拒绝或即将失去外部支持时,可出现强烈的应激性反应包括自我意象、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变化,以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并有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自残自伤等来阻止被抛弃。
4、强烈又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边缘人格者的人际关系不稳定,与本身无法承受离别而又害怕亲密非常相关。
典型的边缘人格患者会出现依赖、黏人、理想化等的性格,但一旦伴侣或朋友开始抗拒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反弹又会成为另一种极端,像是贬抑对方、抗拒亲密的关系或一味逃避等。
患者一面期望与人紧紧相系、被照顾,但却又害怕亲密关系,在这样矛盾的心态中冲突不断。当他们恋爱时,会以某些手段操控对方,像是抱怨身体不适、表现出虚弱或无助、自虐、自杀等,意在引起对方注意并获得照顾。
5、冲动及自毁、自杀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控制情绪和耐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经常出现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情感爆发时可出现暴力攻击、自伤、自杀行为,有冲动性的酗酒、挥霍、偷窃、药物滥用等。
边缘型人格障碍属于极难治疗的一类心理疾病。
美国心理学会建议将心理疗法作为治疗BPD的首选方法。
近年,已有多种BPD心理疗法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
当前,研究较多且较为常用的心理疗法主要有辩证行为疗法(DBT)、心智化基础疗法(MBT)、移情焦点疗法(TFP)、图式疗法(ST)以及人际关系疗法(IPT)。
我们对精神障碍的更合理的期待,并不应该是根除,而应该是共处——我们能够很好地控制精神障碍,让其对我们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尽量降到最低。
美灵智慧心理咨询中心,专注于1V1心理咨询
情绪转换站—焦虑抑郁专病模式
原价元,体验价元/小时
美灵智慧
排版:美灵智慧
文字:源于网络侵删
机构:美灵智慧心理咨询中心
网址:m.meilingzhihui.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