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d/171220/5945933.html

张海音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

与临床技能长程课堂笔记(一)

记录整理:安可心

本次聚焦的主题

1、精神分析起源,心智模型

2、心理成长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冲突

成长中如果没有完成相应的任务,长大后会以什么方式呈现。

3、客体关系核心理论

虽然后面的自体心理学、主体间心理学等流行起来,但是客体关系还是最实用的,说来说去就是这几种关系。

4、平行关系(现实亲密关系,早年亲子关系,咨访关系)

技术的运用都脱离不了平行关系,这是精神分析可以落到实处的地方。

精神分析

个案一般分为三个等级:精神病类、人格障碍类、神经症类。知道属于哪个等级,基本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和他们在咨访关系中会有怎样的模式。

精神分析希望人不要当傻瓜机,这不利于理解一个人的深度感受,我们要动态理解,什么都搞成客观化的标准就不好玩了。

咨询中我们经常碰到一说遗传的好像就不要弄了,不能排除一部分因素。同卵双生一个出现一个没出现,但不能解释更多原因。生物、心理、社会在每个个案身上的权重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能忽略心理、社会因素在他生活康复中起到的作用。

来访者很认真很努力,但主观上想说说不出来,他说小时候真的没受什么创伤,并不是他不想说。我们小时候练就了许多武功,这是防御方式,但会通过高度潜意识的象征性的非言语信息传递出来,这是对心理咨询师的考验。身体姿势就会告诉你很多,咨访关系中什么时候会有习惯性的非言语信息的防御。我们要通过言语信息、非言语信息(潜意识)、自身激起的反应去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一个人察觉不到的痛苦才会体现为症状,症状是一种冲突的暂时的妥协物。

精神动力学不仅探索症状,而且希望理解潜在的情绪力量的意义和功能,症状背后的情绪意义是什么?

癔症一定要找到诱发因素,很多时候摊开来说倒也算了,不说又存在的恐惧,这样的张力更让人难以忍受。有些发病的人出现症状后,会有继发获益,比如父母因此关系和谐了。

情感不是凭空的,一定是有指向的,谁、什么时间让我们有爱恨情仇。

不学精神分析还好,学出毛病来的也不少,大家都喜欢对号入座,对过一遍就记得牢了。到处都有一点平均就是一个普通人,怕就怕特别像某一点。我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我否定,成长中虽然有一个环节是这样,最终还是为了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存在方式。

精神分析中长程的个人体验还有做坏掉的,有人做了好几年,周围的人却说他病得越来越重了,但我们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尺度。我最羡慕这样的人:别人觉得我病得很重,我活得很滋润,让别人去羡慕嫉妒吧,你们没活到这个境界,这当然有部分自恋的成分啊。

当一个人比较释然地理解自己、接受自己,他功能好的部分就能发展出来了,在我看来精神分析现在走向与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融合,虽然流派间总是互掐。有些精神分析的做出来很像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做出来倒像精神分析,但这主要还是跟个人风格有关。

家庭治疗中一直提到一个“内在小孩”的概念,关键时候我们的言行受内在小孩的支配,对我们造成不利的影响我们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72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