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诊断 >> 卡在三角关系里的孩子二
三角关系是维持家庭情绪系统稳定的最小单位。在家庭系统中,父母与其子女是紧密相连的,通常情况下,三角关系常产生于家长子女之间,并且子女是缓解父母冲突状况的“最佳联结对象”。
在上篇文章中介绍了亲子三角关系的两种类型:(1)替罪羊:他与爸爸对着干(2)跨代联盟:她为何盯着女儿做作业(请阅读上一篇文章)今天继续介绍第3种类型。
1.亲子三角关系的主要类型
(3)亲职化:我担心妈妈搞不好又要离婚了小倩,九年级女生,成绩优异,深受老师与同学的喜欢。她有个比她小5岁的弟弟,姐弟俩的关系也不错。原本活泼开朗的她,近来时不时地在半夜落泪,睡不着觉。可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她强装笑颜,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的心底凉凉的。原来,在小倩读五年级时,父母因为经常吵架而离婚了。没过多久,爸妈又各自结婚了。小倩说,离就离了,你们要结婚就结婚吧。一年多前,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弟弟,她也非常喜爱这个小弟弟,虽然不是同一个爸爸生的,毕竟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可最近,不知是生意上还是他们夫妻关系上出现了问题,妈妈与新爸爸又不断发生争吵。小倩每晚睡在床上,侧耳倾听他们有没有争吵,直到确认他们相安无事才放心入睡。小倩的妈妈自我没有成长好,遇事就用争吵去解决,一段婚姻在冲突中结束了。可她没有好好反思,又快速进入了新的婚姻。一旦新的问题出现了,她采用原先吵架的方式去解决。可小倩与弟弟已经经历了父母离婚的痛苦,她不想大弟弟再次经受妈妈的离婚之痛,也不希望年幼的小弟弟重蹈他们的伤痛。于是,小倩充当妈妈与新爸爸矛盾的调解员,劝慰他们,希望他们不要争吵,好好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此时的小倩反而比妈妈更像妈妈,调节家长的矛盾,安抚弟弟们,过分的担心导致了情绪的压抑。久而久之,小倩无法承受,情绪低落,无法入眠,经医院心理科专业诊断为重度抑郁。2.由不良家庭关系引发的身心问题
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后,父母两个人之间的冲突、父母的痛苦就变成了孩子的痛苦,家庭的痛苦也被孩子完全的感受到,就会通过两种方式去释放他的痛苦。第一种方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向外释放:向外释放的孩子把痛苦通过一种向外攻击的方式去发泄掉,可能会表现为在临床上有很多的攻击性的行为,或者说焦虑不安的一些情绪体验,有的甚至会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第二种方式是一种指向内心内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痛苦:这样的孩子感受到了家庭和父母的痛苦以后不会说出来,也不会攻击别人,而是用一种自我攻击的方式表达。比如说抑郁,莫名其妙的焦虑,恐惧症,强迫症,长期下来的话还会造成孩子人格的破坏,造成低自尊,自卑,或者有的孩子反向形成一种补偿性的夸大和自恋性的人格障碍,还有的孩子通过绝食把自己变成一个厌食症的患者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3.构建最佳家庭关系从父母的自我成长开始
家庭正是让孩子体验到并且学习建立良好和稳定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地方,因此父母应该从自我成长开始构建良好的家庭关系,照亮自己与孩子的人生之路。
(1)始终牢记: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2)学会分离:不做各自原生家庭的“妈宝男”、“扶弟魔”
(3)共同成长:界线清晰、温柔而坚定地养育孩子
孩子的幸福将取决于父母的幸福,和谐稳定的夫妻关系为孩子的幸福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让我们一起在学习中看到自己,成为照亮孩子幸福人生的镜子。
注:部分图片选自网络,如侵,请联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