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3/5897900.html

疾病小科普Tips: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也叫被动攻击型人格或简称被动攻击,是人格障碍类型之一。

主要特征是习惯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总是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甚至唯唯诺诺,背地里却不予合作,内心充满敌意和攻击性。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患者不能用恰当的、有益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明明有很多不满和怨恨的情绪,却又不愿坦荡、大方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只有他自己才清楚的、将事情越弄越糟的“宣泄”方式获得某些心理平衡。

专家为你解读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简单地讲就是: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意的人或事。具体表现如下:

1、用被动的挑衅态度对待他人的要求和期望,如不愿发挥自己才能,消极怠工,强词夺理,丢三忘四,不守诺言等,对他人忠告感到愤恨。

2、做事不合作,故意作对,闷闷不乐,易怒,好争辩。

3、对自己持抱怨态度,表现出苦恼行为,觉得自己时时处于一意孤行和绝对依赖这对矛盾中。缺乏自信,对前途悲观。

被动攻击型人格其实也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且属于一种比较隐蔽的人格障碍。

儿童有对抗性格,逆反心理者,容易发展为此类障碍。

主要病因

1、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调查表明,家长教育方式不当是导致孩子产生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例如,在孩子童年时,家长过于严厉,使孩子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思,不敢说出心中想说的话,行动上不敢越雷池半步。长到少年时,孩子就很有可能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来与成年人的意志和社会规范对着干。

2、学习成绩差:有的少年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家长、同伴都瞧不起他,久而久之,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种抵抗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易出现不合作、破坏欲强、懒惰散漫等现象。

3、人际关系较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人容易形成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4、过分自卑:内心过分自卑、压力过大的人,容易由被动转向攻击,导致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行为矫正融合孔孟之道及军事化管理

通过医学上的综合治疗与心理治疗中的行为矫正,与条件反射原理相结合,并融合国学中的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教育,及军事化训练管理,从而达到真正的心理成长,拥有自律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健全性,恢复社会功能,并获得根本上的心理健康,并回归家庭,学校,及社会。

敲黑板!划重点!

行为问题矫正

=行为问题的控制+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用恰当行为应对感觉需要

实用性语言能力+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简明对话的重要原则

社会意识技能的训练以游戏和活动帮孩子解读社交线索重建社交功能

行为问题矫正才是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完美解决办法!

行为矫正,心理成长,体验军人生活,规划人生格局!行为矫正训练营招募中···

扫码获取更多医疗信息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84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