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最近,收到朋友的求助信息。「X酱,你说我该怎么办?和男朋友在一起五年了,经历了很多摩擦争吵,我属于神经大条的类型,他在生活方面经常照顾我,很细心也很有耐心,我们两个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他情绪一上来的时候,就会肆无忌惮辱骂贬低我,指责我。平时,如果有些事情不顺他的意,他就会开始对我冷嘲热讽逼我妥协。我受不了的时候,也会顶嘴和他吵架。可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他又来挽回我,每一次我都会心软重新原谅他。久而久之,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有时感觉他是爱我的,我舍不得放手。到底是该离开还是再坚持一会?好纠结啊!」就像朋友的例子,生活中,存在一种关系,相爱相杀又不分开,就像是前世的羁绊,绊住人的脚步,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这种关系甚至比普通关系来得更加稳固,存在更久。即使当事人倍感煎熬,但就是像着了魔一般,一头扎进去,不愿走出来。这种关系或许是一种「创伤性联结」。什么是「创伤性联结」?

01

这不是爱情,而是「创伤性联结」「创伤性联结」(TraumaBonding)是由身体暴力或语言暴力形成的施虐者和受虐者之间强烈的情感依恋,是一种不健康的关系联结(Mengo,)。它不仅发生在两性关系中,也可能发生在家庭系统、工作场所,甚至宗教团体中。“当你的伴侣通过威胁、恐吓、操纵、欺骗或背叛的模式故意伤害你,以便他们拥有权力和控制力时,就会发生创伤性联结。”关于「创伤性联结」有这几个特点:(一)它存在着暴力循环,间歇性的虐待心理咨询师勒诺沃克如是说的。“没有离开家暴的人,往往都与施暴者陷入一种称之为暴力循环的反复关系模式里。”一般来说,这种暴力循环会经历这几个阶段:紧张的压力-急性暴力-和解蜜月期-平静期双方开始出现冲突,关系变得紧张,接着施虐者会使用暴力的手段,试图在矛盾中占据上风,持续一段时间后,施虐者会回归冷静,并使用甜言蜜语,请求受虐者的原谅。于是这个风暴暂时结束,而过了一段时间后,新的风暴又会反复循环。(二)处在「创伤性联结」的人往往会把它视为爱受虐方常常会把「创伤性联结」和「健康的依恋」混合在一起,认为自己是被爱的,对方只是一时情绪不好而已。但真正的创伤依恋和健康的依恋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在于创伤性关系是基于「权力和控制」,而爱的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健康的关系」表现为——-身心安全-相互尊重-信任-诚实-对自己行为负责任-有健康的界限-善于沟通,愿意共同解决问题「不健康的创伤关系」可能涉及——-情感虐待或身体虐待-与朋友和家人隔离-否认、最小化和指责-控制决策和/或财务-威胁和胁迫-入侵边界-怀疑?图源《黑暗荣耀》(三)双方的权力不平衡处在施虐方的人可能是自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又或者是人格不够完善的人。Ta们在这段关系里拥有着主导权,「无法将自己或他人视作是独立完整的个体」,对于关系,ta们持有扭曲的看法,认为需要用权力控制对方才能维系两个人的关系。处在受虐方的人,对自己有着消极的认知,往往价值感比较低,ta们总会陷入一种受害者思维里。认为自己无法脱离对方生活,自己低人一等。正是因为施虐者的「控制」和受虐者的「依赖」,使得这种创伤性联结不断强化。那么,「创伤性联结」是怎么产生的呢?

02

为什么会产生「创伤性联结」?(一)早期的童年依恋Marquis认为,创伤性联结与「矛盾型依恋」有关。她解释道:“有矛盾型依恋的人常常会从造成ta们恐惧的人那里寻求安全和依恋。”从依恋创伤来看,「矛盾型依恋」的人往往处于脆弱的一方,ta们容易吸引到给自己带来痛苦体验的依恋对象,并且过度激活自己的依恋模式。即当ta们体验到被抛弃感时,反而会「紧紧地维系这种依恋创伤」,恐惧感和痛苦则会进一步地唤起ta们对对方的依恋,让ta们更加对对方念念不忘。(二)习惯了负向联结生活中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尤其在亲子关系中,即嘴上说着为你好,实际上却在伤害你。在孩子年纪很小的时候,父母需要为子女提供基本的归属与爱的需要,而相关的行为会为孩子带来「被爱的经验」。但是父母在执行这些行为时,会给予孩子负面的讯息。例如用「责备来表达关爱」,这个行为本身带有非常矛盾的讯息,慢慢地,孩子也会不自觉地用相同的方式来表达或期待关爱。对长大的ta们来说,「负面联结」是熟悉的,而「积极联结」则会让ta们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建立新的模式和他人相处。(三)与人格特质有关“这些「亲社会人格特质」可以使它们成为缺乏这些特质的极端病理伴侣的磁铁。”LuigiMacaluso曾对此有关研究,他发现到那些在「宜人性和尽责性」等特征上得分高的人,尤其是女性,可能会成为有害和虐待伴侣的猎物。因为ta们会常把「别人的需求摆在自己的需求之上」,也需要他人给予自己不断的情绪反馈,这就使得ta们容易对他人产生过度的同情心,被他人情感操控。我们该如何识别「创伤性联结」呢??图源《黑暗荣耀》

03

如何识别「创伤性联结」的危险信号?如果你怀疑自己正处在一段「创伤性联结」关系里,不妨来看看这些特征检验一下。1)这段关系让你感到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和自我怀疑;2)你知道这段关系不健康,但又无法放手;3)你失去了自我,一次又一次地降低标准来迁就ta;4)ta对你伤害越大,你越想付出更多,并因此变得上瘾;5)你会合理化对方的暴力行为,并向他人解释辩护;6)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平衡,例如你要依靠ta来维持经济收入;7)你逐渐失去了其他的社交圈,世界只剩下ta;大多数情况下,创伤型联结的关系会使得你陷入持续的不开心,情绪潮涨潮落。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创伤关系是导致抑郁等心理疾病的诱因之一。有些施虐者会通过一些控制的手段,让受虐者在精神和生活各方面都「无法离开自己的掌控」,这会使得受虐者的认知失调,逐渐用扭曲并痛苦的方式来看待爱情,并且将伴侣的虐待行为进行过滤。虽说,有一些施虐者本意并不是伤害对方,但ta们自身的不安全感和控制欲,会驱使ta们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略他人的感受。这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ta们利用了对方的善良伤害了对方,让对方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那么,我们该如何跳脱出这种「创伤性联结」呢?

04

怎么摆脱「创伤性联结」的伤害?(一)认识到不健康关系带来的危害想要逃离和治愈不健康关系带来的伤害,首先需要我们「及时止损」。我们需要认识到不健康的关系给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毁灭性的打击」。它带来的创伤可能不止在这段关系里,很大可能还会延续到下一段重要关系里,让你对关系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对自身价值极度不认同。所以,与其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关系,紧抓着支离破碎的爱,还不如重新思考一下如何好好爱自己。当自己与自己建立良好的关系,依靠自己获得安全感,就不会总在情感上求助于施虐者了。?图源《黑暗荣耀》(二)转化依恋模式找出早年的关系里那些不太好的经验,了解自我的依恋模式,清楚自己在亲密关系里的互动模式,可以避免自己陷入到「无意识的重复」里。接着我们可以换一个关系视角来看待两个人的关系——例如,我总是关系里害怕被抛弃,而刚好对方是那种忽冷忽热的类型,相处中一些小细节例如不及时回复信息就会激发我的议题,让我变得处在关系低位。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模式总会在特定的互动中跳出来时,或许它就开始有了被拆解重构的可能性。这时,你可能慢慢学会提醒自己,那些在背后作祟的不安全感在过去的经验,而现在的自己有许多积极的品质,值得拥有一段健康美好的关系。(三)创造可以离开的空间当你的生活完全被对方把控时,你就会失去离开的勇气。所以这需要你慢慢培养自己的力量,退后一些方便看到「关系的本质」。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回到自我身上进行自我审视:在这段关系里我是变得更好还是更差?如果我觉得自己值得被爱,我会如何对待自己?如果我知道我应该得到更好的,我会离开什么?如果出现任何答案,看看它们在你的身体里的感觉,并且注意这些想法和生活的现实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认知重建,和慢慢学会自爱的过程,多重复问几次这样的问题,或者你的内心会有新的答案。写在最后或许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去打破不健康的模式,让自己慢慢走出来,找到自己的天地。但只要我们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zz/292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