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知乎最高赞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坐在车里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两个字
1
知乎上其实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里坐好久。有个回答点赞特别高。他说:
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有个女生告诉我,每次和男朋友吵架了伤心了难过了不怕没去处,油门一蹬四处晃荡,哭一场可以撑半年,然后补个妆回去,厚着脸皮嬉皮笑脸地继续把游戏玩下去。
是啊,活着好累啊,每天扮演各种角色忍着脾气面对各种人,不断给自己灌输“成熟”“高情商”的行为准则。
如果是一个男人,他可能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朋友眼里的成功人士,可是只有在车里的时候是他自己,一个幽暗狭小的空间,一支忽明忽暗的香烟,晚上fm主持人轻飘飘的话语,才会让你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2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这两个字,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小时候,我们那个城市进驻了第一家肯德基。我爸带我去尝鲜。他给我买了汉堡,薯条,橙汁。作为一个小朋友,这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了。当然,我也不是白眼狼,还是拿着薯条给爸爸说,您尝一下,可好吃了。
我爸只是慈祥地看着我说,我不饿,你吃就行了。但一到家,他就热了两个馒头,把昨晚的剩饭吃了。
他是饿的。只是他作为父亲的身份,没办法让他去争夺属于我的薯条。
曾经有张动图流传很广,在日本地铁里,有一个男生,坐在那里啃着面包,强忍着委屈,眼泪似乎就要夺眶而出。谁也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但那份心酸,每个人都理解。谁身后都有一堆不可说的故事。但他的那身打扮,给他定位了一个体面的身份。这个身份,让他除了忍住不哭,毫无办法。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有一句特别著名的台词,马蒂尔德问,生活是一直这么艰辛,还是只有童年如此。里昂说,一直如此。
成年的代价就是会失去自我,因为,我们只能把真实的自己,藏在车里,打开车门走出去,就必须得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
3
我有个朋友Amy,是一个特别容易欢脱的姑娘。如果一个人有关键词,她的关键词就是笑。特别喜欢讲段子,给我们推荐的电影都是喜剧,就算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啥问题了,她都特别乐观,导致所有人一有负能量就跟她倾诉。
昨天晚上十一点多,她扛着大包小包来找我时,一脸疲惫。她加班很晚回到家,被房东赶出来了。说租期到了,不租了。
为什么不提前通知?房东任性。Amy一点招都没有。
我没见过她这么不开心的样子,所以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而她却反过来和我开了个玩笑:你说我这波水逆是不是过了点。
她的轻描淡写,让我心里发堵。
这时候,她电话突然响了。她说,我挺好的……已经吃过了……工作蛮开心的……新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近,十分钟就到了……哎呀妈你就放心吧,我都这么大了,能照顾好自己。
接电话的时候,她身上背着的那个大旅行包还没放下。
看着她坚强的样子,我都想哭了。
我说,累了一天,早点睡。她依旧笑嘻嘻地说,你先睡,我还有个方案明天交。那时候已经十二点多。
我先去睡了。半夜起来想喝点水,发现Amy坐在沙发上,没开灯,只有腿上笔记本的光印在她的脸上,满脸泪水。
我不知道她这样哭了多久。甚至看着她木木的表情,我都觉得,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哭了。
一个人最彻底的崩溃,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毫无生机地默默流泪。
这让我想起来,以前看过一个热门微博:“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4
曾经有个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叫《I’mCEO,Bitch》。里面用调侃的语气,说出了很多创业者的辛酸。我当时把这篇文章,转给了一个创业狗朋友,还没两分钟他就给我发过来一串哭着的表情,然后发过来一段文章中的话:
我睡得像个婴儿,每两个小时就大哭一次。我经常头一天还觉得拥有整个世界,但是第二天我会觉得世界正在离我而去。
他说,这就是我现在的生活。
这个朋友,从来在我们面前,都是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充满正能量,甚至,当我们有不痛快,熬不下去的时候,都喜欢和他聊天,因为他太积极了。
可这些积极的背后,却是头发都快掉光的焦虑,和每晚默默地哭泣。人生中,最恐怖的孤独,不是没人理解,而是被人误解。
我有个学长,大学毕业就开始创业,三年之后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别老是想不开去创业,也别老是自己想当老板,以前总觉得有梦想一定能靠自己努力实现,现在发现没钱根本没资格谈梦想,每天一睁眼就是房租、水电、物业费,公司的各种开销比想象中大多了,有一次他跟我说,第二天要发工资,没钱,跟所有亲戚朋友借了个遍,他说当老板,最怕的是对不起员工。
我还有个朋友,终于在给人打了十年工后,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可以创业了。找了几个朋友共同开了个广告公司。
度过了前三个月蜜月期,有个合伙人,非得说大家理念不合,要拆伙。本来都是兄弟朋友的,因为利益原因,撕逼撕到人尽皆知。不仅人走了,还把自己管的客户和团队都带走了。
创个业连当年一起尿过炕的哥们都翻脸了。朋友却根本没空难受,还有下个月的工资要发,还得给供应商结账……他必须得赶紧找新的客户,投资人,给人心惶惶的员工们打鸡血。
他想哭,想吼,甚至想和那个哥们打一架,但是他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在每天下班后,去家附近的小花园,坐一会,看看大妈大爷跳广场舞,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回家笑着面对父母妻子,陪孩子玩。
他后来给我说,就是在看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的时候,他哭了。因为他看着他们满脸的高兴,特别羡慕。
他在别人眼中,是负责的爸爸,有担当的丈夫,孝顺的儿子,赚大钱的老板。但他自己知道,他就是一个快被榨干的,面临中年危机的男人,连跳广场舞的幸福都没有。
每个人的生活,从来都是不容易的。不容易在,你明明知道,真正的自己,早就被这些社会身份包装到被遗弃,甚至埋葬。但你却没有退路,没有第二个选择,你只能哭着爬着把那些被人寄予厚望的身份扮演下去。
可每个人,无论爬得多辛苦,演得多艰难,内心深处,还都会有一个微弱到快熄灭的声音,不停地拷问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身在红尘的体验,还是看破红尘的顿悟。山的那头,到底有什么?我们只有爬过去才知道。
5
我特别喜欢一首歌《What’up》有句歌词:25年的人生就这样过去了,我仍要努力去翻越那希望的高山,为了让人生有意义。
我不想说,泥沼总会过去,星辰大海在向你招手。甚至,我都不觉得吃苦是有必要的。但是,找到生活的意义的时刻,恰恰是在,当你熬过去,撑下去后,可以用上帝视角去审视当年那个奋斗到呲牙列嘴的自己的时候。
人生就真的像爬山一样。山脚下的我们,就是小时候,天真无邪,井底之蛙。爬到半山腰才发现,体力费光,下山已经没有路,还恐高不敢回头看;往上爬,手脚并用都不见得能再挪一步。但是能爬过去的,就是那些,能挺住的人。
挺住,意味着一切。
还记得《花样年华》里,梁朝伟被自己的感情压得快憋死了,他就跑去柬埔寨找了个树洞,把心底的秘密说起来,才能继续往前走。
所以,时代真的变了,你准备好了吗?作为家长,任何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看完以上这些问题
是否你也感同身受
觉得这就是自己孩子的真实写照?
我们真的很忙!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要工作,要应酬,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的成长,而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就会走歧路。对于年幼的孩子,有些毛病一旦养成,需要我们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无论你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肯定会后悔。教育孩子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75%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75%的青少年犯罪与专注力缺失有关
《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注意力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注意力状况不容乐观且被忽视。
济南市公安局民警心理训练中心通过十多年的犯罪心理研究调查表明:有近75%的青少年犯罪与专注力缺失有关。
专注力课题组对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专注力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专注力优秀的只占0.5%,良好占5.2%,一般占31.3%,较差占43.8%,很差占19.2%。
学生专注力缺失或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且呈现出数量速增、年龄低龄化的趋势。
您的孩子有这些
现象吗?
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表现:注意力集中短暂、容易分散,活动过多和情绪缺乏克制力,进而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常常伴发其它精神心理障碍,如品行障碍、焦虑障碍和学习技能障碍等。
1、做作业慢,喜欢边做边玩。不专心,成绩差。别的小孩只要一个小时可以就写完的作业,他却要好几个小时。或者更久。在大人的监督之下,这种情况可能有所好转,但写的作业还会错误百出,弄得家长十分郁闷和无奈。
2、粗心大意、马马虎虎。阅读难,理解弱。考试时总在很简单的地方出错,犯的都是低级错误并且重复出现。老师盯得紧、家长“辅导”勤,作业做得还说得过去,考试时却常常看错题、算错题、写错答案,越是简单的题、会做的题,越容易出错,即使是小测验,也不能%地做对。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听力差,记性差。小动作特别多,这些小动作均与教学无关,低于生理年龄、单调无聊、简单重复,而他们做起来却怡然自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虽然规规矩矩、在“聚精会神”的听讲,但思路却不能与老师同步,被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让人啼笑皆非。
4、丢三落四,生活混乱。厌学习,效率低。书房、书桌、书包里杂乱无章,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到了需要时,找来找去也找不着,严重者记不住别人的谈话内容和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做作业时再问同学,还会经常遗失随身用品和文具。
5、爱好广泛,却有始无终。不自信,反应慢。爱好非常广泛,几乎到什么都喜欢的地步。无论是喜欢的玩具、文具还是喜欢的运动、音乐、乐器、棋类都是三分钟热度有始无终。
6、话多易怒,多动冲动。情绪化,易冲动。他们的话语明显偏多,节奏快,吞吞吐吐,不分场合,说完后却常常不知所云,该说话时却无话。行为表现的无目的、无意义、无作用、无聊的动作特别多,情绪很不稳,容易激动,发脾气。集体活动中不能像别人一样遵守规则,不能等待,表现为急不可耐。
7、逆反被动,自卑懒惰。易错题,老重复。逆反情绪严重,不管什么事一定给你找个理由反着来,理由一箩筐。很少主动做什么,而且有点难度就退缩。能不做的就不做,能拖的就拖。
8、沉溺电视,游戏成瘾。作业慢,爱拖延。看电视、玩游戏不制止就不停,不能自控,没有节制。
9、聪明伶俐,成绩低下。怕数学,畏推理。玩的东西一学就会,学习就不行。从小成绩就不理想,学习能力低下。相当多的家长在老师的建议下,做过智商测试,但智商正常甚至是超常,使老师和家长百思不得其解。
10、思想超前,行为幼稚。像小大人似的,想法很多,什么都懂。但行为却很幼稚、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年龄过低,十岁孩子像八岁,十五岁孩子像十岁,喜欢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
不要小看这些问题极有可能是孩子
专注力不足导致的!
成年人注意力不集中表现: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障碍延续到了成人阶段。除了具有上述儿童期主要临床表现外,还会有持续性活动过多、情绪不稳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表现出反社会人格障碍等,严重影响其学业、工作、社交、婚姻等社会功能,并已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城市化-是孩子专注力不足的元凶
对孩子的“大脑皮层”刺激不足
--久驻舒适区--刺激简单,不丰富
--选择过多--刺激短暂,不持续
--疏忽儿童需要--刺激无效,反作用
对孩子的“感觉统合”刺激不足
--环境单一--触觉刺激剥夺
--运动减少--本体刺激剥夺
--空间限制--前庭刺激剥夺
对孩子的“情绪管理”刺激不足
--家长工作繁忙--亲子关系疏远
--家庭关系不协调--负能量“崩盘”
--教育方式不良--焦虑持续积累
对孩子的“过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6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