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在幸福和绝望的生活徘徊,却不懂自己到底想
“Theymakeitlooksoeasy,connectingwithanotherhumanbeing.Itslikenoonetoldthemitsthehardestthingintheworld.”
DexterSeason5,TheBigOne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BDP),基本特征是一种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以及显著冲动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于成年早期,存在于各种背景下。他们往往思想极端,情绪不稳定,因而也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BPD人格最主要的特征为“情绪化、戏剧化、不稳定”。数据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6%,占精神课门诊病人的10%、精神住院病人的20%。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同时还有很高的几率患有如焦虑症、饮食失调、ADHD、躁郁症等合并症。值得注意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存在是具有争议的。在中国,由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上并没有这一种人格障碍亚型,因而临床上经常被误诊为精神分裂、感情障碍等。现实来说,边缘人格障碍的病因和病理尚不清楚,现有的假设往往缺乏严格的证据,而且假设缺乏特异性。比如说心理病理学的理论假设不仅仅可以用来解释边缘人格障碍,而是可以用来解释绝大部分的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会破坏一个人生活的很多方面。关系、工作、学习、社会活动、自我印象等所有的都会被消极影响。频繁的失业和婚姻的破裂对于患者来说是很平常的。自我伤害,比如割脉或者焚烧,可导致结疤和频繁就医。由于他们的冲动和冒险行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也较容易意外怀孕,感染性病,发生机动车事故和打架。他们可能也被卷入虐待关系,成为施虐者或受虐者。那么,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有哪些表现呢?1.紊乱自我身份认同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于青春期,而边缘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出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互相矛盾。这反映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2.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3.显著的分离焦虑BDP患者有时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他们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的他们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杀威胁。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4.冲突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5.冲动性常见的冲动行为有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等。数据显示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6.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效。1.遗传家族中有情感障碍和物质滥用史在BPD病人中比较普遍。双胞胎研究表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遗传率高于50%,甚至高于重度抑郁。 同卵双生子中同患BPD的概率是35%,异卵双生子中同患BPD的概率是7%。82%的女性BPD的双亲符合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且双亲的病情越重,BPD病情则越重。2.养育方式BPD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早期养育的失败,由此无法形成客体的持久性。持久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高达70%的BPD患者有在儿童时期遭受到虐待,其中包括不当家庭行为、父母滥用药物等。BPD的养育者被认为是十分的不敏感和不共情,以至于BPD儿童不能发展出稳定的自我形象和照顾者形象,而稳定的自我形象和照顾者形象在遇到挫折和压力时可以提供支持和良好的感受。3.个人经历多数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都有一个童年被虐待的经历,被忽略或者强行离开照料或者爱护自己的亲人。童年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很多研究显示儿童期的性虐待和边缘型人格发展有显著关系。儿童期的性虐待和BPD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自杀姿态、慢性无望和无价值感、短暂的偏执观念和难以忍受孤独。持续的性虐待影响到儿童形成满意和安全亲附模式的能力。儿童会逐渐相信他人是不安全的,只关心自己的满足,导致恶意客体世界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通常是面向成人的,而不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这是因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出现的体征和症状是和成熟相联系的。???????????????????????????????
NO.
December
12.
DSM-IV
边缘型人格障碍——黄慧芬(2092029)
注:条漫部分画面有描改
文案:廖阳唐应新
视觉
排版:艾斯梅
绘图
条漫:艾斯梅
往期阅读09:浅谈人格障碍
08:社交恐惧症,一种常见但却未被充分认识的精神障碍
07:“妈妈,我真的不想学习”
IYRescu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