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庞麦郎这样的ldquo病人rdqu
一段时间没见庞麦郎的新闻,最新消息居然是他得了严重的“人格分裂症”,有伤害他人的行为,被强制送进了精神病院。
去年看他注册了快手音乐人账号,一两万粉丝,不管怎么卖力还是涨粉乏力,且一半粉丝都是来围观和留言调侃他“台下只有7个观众却有14个保安”的史上最牛演唱会。
这个世界像庞麦郎的人很多,他们不习惯像鱼类一样在水中过群居生活,一旦浮出水面却又面临着缺氧。自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我的滑板鞋》这样的代表作。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的滑板鞋》这首歌让他短时间内声名鹊起,也让他更加病入膏肓,徒手走在虚空的云端,没发现如履薄冰的危险。
十年前,看过一本书叫《隐疾:名人与人格障碍》,歌词大意是,文艺圈、演艺圈的很多名人,比如迈克尔·杰克逊、猫王、罗宾·威廉姆斯、吉姆·莫里森、科特·柯本……都是身患精神疾病的怪人。他们要么傲慢轻狂、要么自恋冷酷,或者绝情寡义,总之陷于人格障碍的枷锁,台上巨星,台下病人,看不清现状,无法正常生活,活在自我幻象里,不像一个“正常人”。
有些人还来不及登上神坛,就已经患上大神们常见的“富贵病”。庞麦郎有些不幸,作为准名人,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些走不出来了。
敲下这篇小文,目的不是为了批判庞麦郎。难道我们过得比庞麦郎精彩生动、正确完美?通过庞麦郎,让我想起很多像他一样的人,他们的孤独苦乐,他们的躁郁狷狂,他们不甘于平庸的自虐。
不说顾长卫电影《立春》里的王彩玲了,彩玲姐至少还是清楚自己的处境,只是颜值影响命运,追梦未遂而已。也不说张杨导演《昨天》里自称“列侬之子”的贾宏声了,不忍心。
说说身边事吧。
还是十年前,曾在一家本土野生小杂志社混迹,一天老板带来了一个新同事,这兄弟是搞图书发行的,也算跟文字沾点关系,因为不会写东西,就让他跟着摄影师学照相。
没两天,他觉得自己出师了。他心血来潮,在桌上摆了一块蓝绒布,上面放了一只苹果和一张披头士乐队的专辑CD,然后轻按单反相机快门,说是完成了一张杰作,不听任何人批评。
摄影师无言以对,文字记者不知道怎么劝说,后来图片总监、主编来凑趣,想让他明白,他的这张照片就是垃圾,他还是听不进任何的苦口婆心。
他还转身反驳大家:为什么某某著名摄影师拍一张类似照片就是经典,由他拍出来就是垃圾?是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迷信权威。总之他就是觉得自己无比牛叉,距离大师只有一步之遥了。
不知道这个兄弟后来怎么样了,脸上还有天真的微笑吗?是不是还这么洒脱固执?如果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希望能听进老婆、孩子的心声,成立一个美满的家庭。
来说另一个例子。
老家有一个外表五大三粗、内心敏感喜好文艺的小学同学,初中毕业就去四处漂流打工,后来回乡成了家,每日在荒凉的河谷里养羊、垦荒、汲水、种菜谋生。
某一次过年回家和他有幸小聚。他以很看得起我的口吻说,他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写完了发给我欣赏。我相信他的创作热情和真诚的性格,没具体去讨论他怎么写小说这个事情。
碰杯的时候,我问他,这些年读了些什么小说,最喜欢哪一本之类问题。他答曰,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写的小说一定是前无古人,绝对值得传颂,写完一定给我看。
已经几年没见这个同学了,据说,现在他变成一个领着低保的养殖专业户,继续带着老婆孩子搞养殖,事业好像不太顺心。不知道他写长篇小说这个宏愿有没有继续落实下去。
学照相的同事,要写长篇小说的小学同学,都没有庞麦郎幸运和不幸,他们还没有产出作品,被观望、嘲弄,没有被短暂的抬上神坛就被命运一脚踢下去。
这些哥们或者比庞麦郎清醒一些,在世俗功利的世界里,他们不一定会活得很开心。
在自我意识里放飞翩跹,他们自己给自己封神,自己给兴奋剂、安慰剂,一直这样下去还好,如果某一天被迫醒来,坠落回坚硬的大地上,会不会更加不快乐?
衷心祝愿庞麦郎先生早日痊愈出院!
赏味期限春风十里,不如你。
书影音,见真心,
花十分钟时光倒流,读一篇小文春风不留。
内陆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