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
张侃、梅建、孙时进

张侃:大会主席,前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

梅建:本届大会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孙时进: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兼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学术专长为人本主义心理学、进化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及内观疗法等。

按照姓氏A-Z排列

蔡春美

华人伴侣与家族治疗协会理事、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系兼任助理教授、东吴大学社会工作系兼任助理教授。多年从事家庭治疗方面的工作。专长:健康辅导、伴侣与家族治疗、团体工作与团体动力、卫生教育、性/性别/性倾向工作。

演讲主题:《行动取向家族治疗》

内容介绍:

人在家庭中成长、滋养、学习,也会在家庭系统中吸取到负能量与负向经验,因此可以透过家族会谈与治疗来进行认知的省察、价值观的澄清、情绪的宣泄、行为的调整等。

传统上可以运用相当多的方式进行家族治疗,例如会谈、艺术创作、游戏...等等,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来访者长期处在不能表达情感、想法的家里,或是深深的刻板信念不易理解对方,因此可以透过「行动取向(actionmethod)」的方式,帮助来访者碰触情绪,感受对方的感受,换位思考,以及满足未满足的期待。

这3小时将带领大家利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雕塑等方式,接触个人内在的自己,重新体会与家人的关系。

10周年寄语:

希望可以通过大会,让心理学更向下扎根,更多人进入助人工作的行列,帮助更多人达到心理健康,建立华人心理治疗的观点。

程婉若

美国爱荷华州大学婚姻家庭治疗博士,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婚姻咨商学系助理教授。曾任美国IonaCollege婚姻家庭治疗研究所助理教授、美国HustonGalvestonInstitute婚姻家庭治疗师及督导。

演讲主题:《看见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爱情与承诺—伴侣关系治疗》

内容介绍:

童话故事中的王子与公主相遇之后真的一切美好吗?他们也会面对婆媳冲突、外遇劈腿、家事分工等议题吗?当王子与公主来到谘商中心抱怨他们之间的“沟通问题”时,我们又如何理解他们的问题呢?此番演讲的目的是希望从后现代及女性主义的思维为对伴侣治疗有兴趣的实务工作者提供不同的视角,协助经验困难的伴侣彼此联结和合作,重新看见他们关系中的力量,并且共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另外,针对与伴侣工作的伦理议题进行实务讨论。演讲是以讲述、小团体讨论和实务案例分享及讨论为主。

10周年寄语:

第一次参与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深感荣幸!希望能和中国心理专业实务工作者能有更多的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对我来说这将会个丰富之旅!大会已完成第一个十年的里程碑,更期待第二个十年、第三个…

邓志平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校区咨商心理学博士,台湾彰化师大辅导与咨商学系助理教授。专长为职业生涯心理学、职业兴趣架构、生涯咨商等。

方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在国内外出版著作50余部,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师的性心理咨询培训、性教育培训。

演讲主题:《性与性别少数的肯定性咨询法》

内容介绍:

肯定性咨询法是西方国家对性与性别少数(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进行积极、正向的心理咨询的一种理念,方刚等著《肯定性咨询法》一书将其全面引进中国,并且在同性恋、跨性别社群的帮助下进行了中国本土化的发展。

中国以往对性与性别少数的心理咨询,几乎完全停留在“扭转”的层次上。而这早已经被国际主流心理学界所摒弃。

肯定性咨询法,是在去污名的基础上,帮助性与性别少数者自我悦纳,并且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理念。对下面这些针对性与性别少数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逐一提供意见:自我认同咨询、出柜咨询、伴侣关系咨询、伴侣暴力咨询、职业咨询、性咨询、物质滥用咨询、形婚咨询、同妻同夫现象咨询,等等。

10周年寄语:

十年心血,引领无数心灵成长!

格桑泽仁

四川大学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得觉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知名心理学专家、催眠专家。

演讲主题:《你正在被催眠》

内容介绍:

本次演讲为你揭开催眠神秘的面纱,让你真正了解催眠是什么?又不是什么?

催眠真正的概念,应该是——催醒,是醒悟的过程。催眠并不神秘也更不可怕,它是一种高度放松和高度体验,就像做白日梦或冥想,它并非大众口中的心灵控制。

走在得觉的路上,你将遇见你格局里、目标里出现的一切,你会遇见伙伴、遇见幸福、遇见梦想、遇见得觉的自己。

“得觉催眠”为格桑泽仁老师独创的理论体系,在系统、立体、完整、统一的理论框架之上,旨在帮助人们做到:

当下的面对——快乐的时候不癫狂,悲伤的时候不沉沦,在生活的坐标上,高则享受,低则接纳,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个阶段。

积极的行动——希望等于零,行动才最接近梦想,未来在当下的行动里;背对太阳时,只转头没用,只有转身才能迎接太阳。

幸福的思维——思想决定行为,生活的哲学告诉我们,理所当然的东西未必都理所当然。开放、阳光的思维模式才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人生际遇也会因之而全面改观。

喜悦的智慧——得觉不是一个简单的术,是调动内心的核心驱动力,走自己的路。喜悦的走自己的路。走在智慧的路上与智慧的在路上。

10周年寄语:

做自己心灵的主人,自由、喜悦!

胡嘉琪

美国普渡大学咨商心理学博士,美国私人开业的执业心理师。擅长依附理论、创伤治疗、创造性表达治疗、隐喻故事治疗、心理剧等。

体验式工作坊主题:《当隐喻故事与身体律动交会于心理咨询室》

内容介绍:

鸟妈妈对小小鸟大吼一声,小小鸟的身体吓得四分五裂,落在森林里的翅膀,正好看见小白兔遇上大野狼,从那天起,小白兔每天都坐在情绪的云霄飞车上。远方的港口,生锈斑驳的老船搁浅着,望着广阔的海洋不知未来要航向何方,载满暴风雨的乌云正铺天盖地而来。深深的海底,看见心爱贝壳花园被毁了的章鱼,一生气就把墨汁全吐了出来,将海水染成浓浓的黑色。

当隐喻走进治疗室的一角,身体在故事中律动起来,意识与潜意识突然之间就有了共同演出的舞台。面对求助者,治疗师看见的也不再只是诊断与症状。隐喻,让我们能够面对最沉重的伤痛,而不需要因为直视而再次受创。

期待在这3小时的工作坊中,带着大家一起探索心里深层说故事与听故事的渴望。

10周年寄语:

数千年的华人文化拥有许多尚未与现代科学完全接轨的宝藏。期待今年大会继续推动跨文化跨领域的交流。

贺岭峰

社会心理学博士,上海政治学院心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演讲主题:《整合的大脑与分化的心灵》

内容介绍:

“我”其实是个复数(即“我们”),人的大脑是“本能蛇”、“情绪猴”、“说书人”和“观想佛”四位一体的集合。实际上当“我们”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互通互补、和谐相处时,才构成幸福人生的起点和归宿。

我们在外面的世界奔跑得太久而无处安放分化的心灵,随着二次元世界的横空出世,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文化“模因”主宰的世界里,“本能蛇”如何安静值守?“情绪猴”如何喜怒有度?“说书人”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观想佛”如何现身弘法?“我们”如何相处才能过上幸福的心理生活?

听贺教授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为你娓娓道来。

10周年寄语:

十年一剑圆心梦,启慧结缘道自成;东西和合人为本,内外通达御风行。

黄素菲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加拿大约克大学博士后,台湾阳明大学就业中心主任。专业方向为叙事取向的生涯咨询,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体验式工作坊主题:《生命故事与生涯愿景》

内容介绍:

生涯是未来之学,因为生涯总是关乎未来。生涯也是应变之学,因为未来总是变幻莫测。生命经常是不可规划的,线性生涯观(linearcareer)已经不再适用,21世纪的生涯可以说是应变之学。

生涯的概念从生涯适配、生涯晋升到靶心概念的时代,生涯的工作方法也从职业辅导、生涯教育到生涯咨商,强调独特性、主体性与不可取代性。过去集体叙事的标准化生涯路径已经消失,自我建构的多元生涯类型时代已经来临,势必要在“变”的外在世界中找到“不变”的核心要素。

往下、往内扎根“不变”的生涯决策稳定力量,需具备四个要件:1.建立生涯愿景;2.探索生命故事的意义;3.从事自己的生活设计;4.提升生涯适应力。生命故事与生涯愿景贯穿其中。

雷秀雅

日本山口大学大学院东亚研究科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副主任。在中国特殊儿童教育与心理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演讲主题:《社会变迁中的家庭教育心理机制解析》

内容介绍: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主体环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表现为持久而又复杂、强迫而又多变、显形而又模糊的特性。在这一特性关系载体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家庭教育,其心理机制无可避免的被赋予独特的结构体系。

本讲座以社会变迁为视角,从一般家庭到问题家庭,对家庭教育进行全面的解析,进而使学习者了解家庭教育心理过程的复杂机制,知晓导致家庭教育顺利或挫折的内在心理因素。

本讲座是演讲者多年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浓缩,希望对学习者的家庭教育探究给予启示。

10周年寄语:

希望大会对于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专业素质的提高做出贡献。

李志鸿台湾应用心理学会理事,亚洲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兼系主任。对EAP、工业组织心理学等领域颇有专长。

演讲主题:《弹性主流化:工作与生活平衡(WLB)实务的焦点与视野》

内容介绍:

本次演讲聚焦于企业如何藉组织性的技术,推行工作生活平衡的实务。尤其强调“弹性主流化”策略,消解工作与生活的冲突或紧张,协助EAP从业人员观察并理解EAP策略之外,协助员工的另一个取向。具体而言,弹性主流化观点下的方案包括:

1.弹性时间,例如弹性工时、折短工时、弹性轮班制、弹性假期等;

2.弹性角色,例如专职转顾问职、转兼职、转外包、转半职等;

3.弹性工作地址或场所,例如在家上班、电子绩效监控等。

此外,也旁及另外三类的观点:

1.资源配置观点,如内置资源模式的托幼、托老、托宠物、或代办生活事物,与外延资源模式的助学、奖学、各类补助或津贴等;

2.员工协助EAP观点,也就是提供多元的个人咨询与教育,如心理健康、压力、婚姻家庭、医疗、保险、财务与法律等议题;

3.增加发展性的加值与增能,如生涯导向/个人发展计划、主管职能改善、退转职前瞻管理等。

总而言之,本讲将略览有助于生活质量或增益平衡、以员工为中心的友善实务。对主讲人而言,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职场,是人文取向管理的一种恒久的召唤。

10周年寄语:

综效synergy才是真正的致胜之道,于企业、于个人皆然。

廖凤池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高雄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计划总督导。

演讲主题:《来访者情绪的辨识与处遇》

内容介绍:

情绪是个体生物性中重要的成分,也是心理咨询历程中最需要被重视的主题。本次体验工作坊廖教授将带领大家辨识来访者的原级情绪、衍生的情绪,及工具性情绪。并针对焦虑、生气,及忧郁三种常见的来访者负面情绪,进行剖析,实际练习放松、专注、认知调整等技术,带领听众练习情绪体验的咨询处遇策略。

10周年寄语: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心理层面的幸福感也渐被重视。中国心理学家大会是中国最大型的心理咨询盛会,十年来对于推动心理咨询专业化及普及化居功阙伟。值此十周年之际,祝愿大会成功,心理咨询专业在中国生根茁壮,提供广大人民更优质专业的服务。

刘锋

“画心人”刘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特聘讲师。提出全息心理学理论,在咨询、教育及管理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央视12频道的《断案传奇》等对刘锋教授有着全面而深入的报道。

体验式工作坊主题:《全息心理学的整合运用》

内容介绍:

第十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的主题,“整合与发展”,无意中契合了“全息心理学”的理念,其思维方法如出一辙,思路完全吻合。“整合”就是把很多的信息、资源、视角、方法,横向或者纵向联系起来,涵盖很多知识的整合,针对某一个问题,寻找源头,站得更高,预防、解决一个问题。

全息心理学主要是通过观察个体的内因外显和外因内显,分析其全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掌握个体的潜能态以及多维空间状态,科学地判断其心理发展趋势、准确地推理其未来行为取向、运动轨迹等,为及时对客体介入矫正把握机会。

届时刘锋老师将会结合最新案例,讲解全息心理学在此中(整合与发展)的运用。欢迎大家现场积极参与互动,共同探讨。

刘伟

江苏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心理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演讲主题:《跨越心理学-绘画投射发展的必由之路》

内容介绍:

绘画投射测验作为心理测验三大技术之一,具有消除防卫、快速便捷、成本低、适用人群广泛等特点。然而,绘画投射测验也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如准确性差、没有常模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绘画投射理论陈旧,手段落后。

绘画投射测验作为一种复杂现象,涉及自然界诸多事物,解释自然界诸多事物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仅靠心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跨越心理学更高层次的学科,才能把绘画指标和心理特征联系起来。近百年来,绘画投射理论一直在狭窄的心理学范围里徘徊,因此,无法突破与进步。跨越心理学,用更高层次的学科来解释是绘画投射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在多年实践和研究,我终于找到解释绘画投射的科学理论,构建了绘画投射测验新的理论体系。此外,我采用计算机和大数据思想,对绘画投射测验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

10周年寄语:

引领行业发展,增加国际交流。

马春树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美国催眠促进学院毕业,催眠治疗培训师,是我国少有的将催眠理论与实战完美结合的实战派专家。

施琪嘉

医学博士,中国首批国家注册心理督导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常务副院长,武汉市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孙舒放

美国执业心理咨询师,正念心理学的传播与实践者。赴美学习,先后获得美国东田纳西大学本科与硕士学位,并在全球心理学顶尖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咨询心理学博士。

体验式工作坊主题:《正念与身心疗愈》

内容介绍:

正念是对于此时此刻的不评判的觉察。在全球,正念的生活方式与理念,为越来越多普通人带来身心裨益:修习正念让人的大脑结构发生积极的变化,变得更加快乐、平和、智慧。

正念疗愈在治疗各种压力、焦虑、抑郁、创伤、调整睡眠、提高免疫力、提高社交技巧和改善亲密关系上,有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正念对于我们的身体与心灵的创伤,都有疗愈、整合的作用。

本次工作坊注重体验式的学习,以讲授、冥想、体验、讨论为主要形式。你的经验与觉察就是学习本身。在工作坊中,你会通过“正念禅”而初步了解“正念个”,并体验正念与觉察所带来的疗愈的力量,并与“本来的你”重新建立友好而亲密的连接。你会更好地了解正念疗愈,并通过正念初步开始“自愈”的旅程。

10周年寄语:

在心理学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心理学家在世界心理学舞台上开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期待这次大会的顺利举办,我相信这会是促进国内外各领域心理学对话的契机,并为未来心理学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有很好的铺垫与准备。愿大家共同成长!

孙泽先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归根心理学与归根疗法创立者。中医心理学、中医养生学、中医气功学、老子《道德经》、中医专业英语等课程授课专家,曾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行医并讲学三年,英语水平胜任中医医疗和讲学工作。

演讲主题:《儒家十六字心传新解》

内容介绍: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是儒家著名的“十六字心传”,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乃至新儒学派都将其视为圭臬。后世学者对“十六字心传”多是从哲学的角度加以诠释,而从心理学角度给予认识者尚不多见。

《归根心理学》作者从深层心理学视角对“十六字心传”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它就是潘菽教授所说的中国本土心理学的“原则性见解”,涉及到人类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遵之则产生和谐,违之则产生混乱,个人如此,家庭如此,社会也如此。因此,深入研究这一规律不仅具有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

10周年寄语:

国学是中国心理学的富矿,应该努力开发,让世界见识它的光彩。

檀培芳

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国石油心理健康促进服务中心主任;中国石油职业心理健康首席专家;国际EAP协会认证咨询专家。牵头进行《石油员工心理评价与干预措施研究》、《石油员工心理管理探索与实践研究》,创建了中国石油行业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在业界有广泛影响。

演讲主题:《企业客户视角的应用心理学实务》

内容介绍:

随着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入以及社会自身的发展,对科学原理的探索与应用得到了辉煌而卓越的成就,最大的特点就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成功来指导并解决现实中组织和个人存在的实际问题。

本主题将结合讲者多年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把经典心理学、现代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及大众认可的几个技术方法,与企业常见情景做相应的对应,也即探讨在企业的什么情境下,适合运用哪些理论和技术。

该主题对企业管理者、心理咨询师、EAP从业者都会有所帮助。

10周年寄语:

相信这是一个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引领国内行业前行的盛会!

王铮

中国格式塔心理学者。MoscowStateUniversity(莫斯科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副教授,OdessaNationalUniversity(敖德萨国立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哲学博士,现任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体验式工作坊主题:《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格式塔心理治疗体验式工作坊》

内容介绍: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年,从M.Wetheimer的研究到现在已经多年的历史,到如今的发展依然枝繁叶茂。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被应用到物理,生命科学,建筑学,艺术学等不同的学科。而,FriedrichSalomonPerls更是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精神分析及东方禅学等相关理论,创立了格式塔疗法,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第三波浪潮。

格式塔心理治疗改变了自弗洛伊德传统心理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82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