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预防 >> 都办离婚了,还暴力
每一个热爱成长的人
都置顶了“心禅心理”
每一次在离婚调解处工作,就见识到很多不一样的婚姻散场的画面。
周六的早晨,我一到岗就看见一对夫妻,一边扭打一边走进离婚办理处。男人揪扯着女人的头发,推攮,女人不还手。
男人说话声音很小,动作幅度和力度却很大,显现出很急的样子,女人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男人说:“回去”,女人说:“不回。”
男人说:“在这里干嘛,回家说”,女人说:“不回,你把证件拿出来。”
说话期间,男人多次抓住女人的头发,狠命地扯,试图拽她回家。
奇怪的是,不管这个男人如何打她,她都不还手,也不动怒,就是忍住,不说话,留下,等他拿出证件,办理离婚。
事态有点严重了,工作人员叫来了保安。这才稍微好点,我看到了女人脸上微妙的得意。
男人继续生硬地说:“回去。”
女人就稍有点太起头来,好像扬眉吐气了一样的,“你把证件拿出来啊”。
男人又继续说:“你回不回?”有点威胁恐吓的腔调了。
女人嗓门也大了一点:“怎么回?这个家是个家吗?你想几点回就几点回,你想几点出去就几点出去。”
男人继续低沉着声音说:“走呀,要上班了啊,开会了,大老板已经到了。”
女人也低声回应说:“把离婚办理了,你再去。”
这个时候,我捕捉到了一些微妙的表情变化。女人有点得意和放松了,不再像一开始那么紧张和低头了。
为什么一对夫妻,到了要离婚的程度,还可以到离婚办事处打架?
既然要来离婚了,为什么男人不带证件?既然带了证件为什么不拿出来?
原因可能是男人不想离婚,被女人逼着来的。一大清早就能被逼着来,有可能早晨很早就起来了,也经历了一番争斗。
男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逼迫、指责、暴力;女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是软指责、誓死对抗到底,不暴力,但是很倔强。
到离婚时候还在公开场合使用暴力,那么平时在家里很可能没有少用暴力。面对暴力不知还手,也不知报警和保护自己的女人,也是有些被虐倾向的。两个人在一起缺乏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单凭本能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应对方式很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女人以为到了民政局可以借此胁迫老公一下,目的是想让老公改变回家时间,固定时间回家,出去不要太久。从最后她也半推半就地跟老公回去了,一路回一路还在扭打,就可以知道,这个女人也有很作的一面。
女人作,男人暴力,组合在一起就是重复演绎错误的故事,到最后大家都疲惫了或者有一方发生过激行为,导致对方受伤或者两败具伤,以这样的结果收场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婚姻离散的结果。
同样是关于暴力的婚姻话题,下午又见到一对夫妻。
女人要离婚,坚决要离婚,孩子才2岁啊,但是男人没有到场。女人投诉男人,男人打女人,我坚决不能容忍,这已经是第二次了。男人打女人,有一次就会有两次,后面就会忍不住了。
我问:“你打男人吗?”
她说:“也打。”
“你打他多少次?他打你几次?”
“我打他很多次了,都是比较轻的。他打我就两次,但是很重,我到现在身上还疼呢。不能原谅。”
“那你把他打伤过吗?”
“有吧。他也把我打伤的。”
也许对于男人打女人,多数人是不太能容忍的,也可以理解,但是听说女人也打男人的,比较少。
女人打男人,男人就得忍着,不能还手。如果男人动手,就会有第二次,就不能给机会,不能原谅。这是这个女人的观点。
说到家庭暴力,会让很多人痛恨不已,也望而却步。让我们来看看家庭暴力的产生。
家庭暴力是一种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现象,而暴力本身更趋向生物性,因为它毕竟是一种野蛮的行为。
一些人格障碍的人,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等,这样的人会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如果配偶提出离婚,很可能会以死相要挟。
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病人和抑郁症患者也会在病情严重的时候出现暴力倾向,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可能后果更严重一些,发生伤人、杀人等现象。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听、幻视情况下,会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
更年期精神病和经前期综合症的患者也容易挑起争端,辱骂和殴打自己的配偶。
在婚姻中,如果没有以上情况,那基本属于不懂沟通引发的暴力行为。这里面包含最多的三项行为就是:批评、拒绝和累积的怨气。
比如上述案例一种,老公让老婆不要离,回家去或者上班去,老婆不听,表示拒绝,强烈的拒绝会激发对方的愤怒情绪,从而引发暴力行为。
再比如上述案例二中,老公做事,老婆总是嫌不好,责怪他,怪他照顾不好孩子,不会换尿布,让孩子把便便拉在了地上;老公说话慢,没有想清楚,她就责怪老公不表态,以为老公不同意,马上指责,丧失信心和希望;老婆不断唠叨,老公嫌烦了,就开始大声吼叫,老婆容不得老公大声吼叫,就上前打他,他忍无可忍,老婆还要说“你敢还手?”“有本事你还手啊”这样的话来激怒对方,逼迫老公还手打了她。
所以,非常强烈的拒绝、过多的直接批评和唠叨会直接让情绪失控,情绪失控,人的行为就有可能被激发出来,作出极端的事情来。千万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再说话,少罗嗦负面的行为,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28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