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对一个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暴力的发生率是33%,也就是说每十个家庭里就有三个发生过暴力行为。在网上看到一个从小生活在家暴环境中的男孩,倾诉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对于家暴,母亲能忍就忍,在外人面前只字不提。从记事起,他就看到父亲打母亲,有时候不分青红皂白,不高兴了就打,打的时候,还下手特狠,抓住母亲的头发就往墙上撞,每次看到父亲打母亲,他会冲上去阻拦,所以他也会因此被打。他憎恨自己的软弱,憎恨自己的弱小,憎恨自己的无能,更憎恨母亲的不反抗和隐忍。每次被打后,他都希望自己能快快长大,最好长的个子超过父亲,也得比他强壮,为此,他在房间偷偷装了个沙包,每天刻苦勤练。他还劝母亲,能离婚就离婚吧,别再受这种罪了。母亲总说:忍忍吧,最起码你能有一个完整的家。知道母亲是为自己忍后,心中的愧疚和负罪感经常折磨着他。有次,母亲被打伤住院了,那一刻,他心中的愤怒和恨意更加强烈,流露出要杀人的眼神,尤其是母亲的忍耐,让她看不到希望,于是,他计划杀掉父亲。他买来了绳子木棒胶布,他担心自己身体薄弱,力气小,就跟母亲商量,他们可以趁父亲喝醉酒,一起杀掉他。可母亲马上制止了他,并让他发誓取消这种行动和想法。父亲下班回家,母亲端来饭菜,父亲吃了一口,把热汤泼了母亲一身,挥起拳头边骂边打,天天什么也不干,连个饭也做不好,要你有什么用。母亲趴在地板上,泪水止不住的流。他跑到房间,抡起棍子朝父亲砸去,父亲猝不及防,被砸倒了,从此,他和母亲再也没挨过一次打。而现年33岁的他,的个子,近斤的体重,有着阳光的面孔和健康的骨骼,但心里却伤痕累累,对恋爱和婚姻产生了恐惧心里,至今未谈过一次恋爱,有着严重的人格障碍。从小就经历家暴对成年后的你有什么影响?网友一:从小看着爸爸一言不合就动手打妈妈,在上高中时为保护妈妈,把爸爸咬的背上都是血,还曾经为救妈妈把爸爸的胳膊打断了。这样的家庭造成我暴躁的性格,一点也不像女生,结婚后有时候也控制不住成为施暴者,老公一家都是很温顺的人,老公也被我闹得崩溃过,。网友二:小时候我爸常打我妈,十几岁的时候我也计划过想要杀了他,也想往他的酒坛里放巴豆,后来也劝我妈离婚,现在他们已经离婚十年了,我的婚姻也过的一塌糊涂,妹妹的婚姻也过的不幸福,不能说是因为父母的原因,但父母的婚姻真的会影响到子女。网友三:我不谈对象,不结婚,就是因为我很明确的知道,我心里的阴暗面是因为小时候父亲的家暴所影响的,我也暴露出来过自己那极为恶心的一面,所以我不想祸害任何女孩,也不想让自己孩子不健康,所以选择了丁克族!从小看着父亲打母亲,觉得很缺乏安全感,想逃离那样的家庭,但年龄太小又能去哪呢。网友四:记得有一次,父亲又动手了,我拿起我家的菜刀威胁父亲,如果再打母亲,我就自杀,那会儿我才12岁,去了学校同学们就开始议论今天谁谁谁家的爸爸打她妈来,我真想钻进地缝里,以至于我开始自卑,那是我这辈子都摆脱不掉。网友五:高考那年,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故,父亲经常会在家和母亲吵架,每天的我都在他们的谩骂声度过,他们还会经常当着我的面吵架,那时候我总会认为自己不够强大,不能保护我的母亲。高考临近,父亲打了我的母亲,但是母亲却没有在高考前跟我说,而是考试结束后告诉了我,我很痛恨他,可我却……结果高考我真的考砸了,可我没有选择复读,我还是和母亲离开了那个地方。现在过年还是回去,说实话我真的很讨厌他,可是看到他一个人在家,却还是会选择原谅他。家暴真的是不能忽视,它对我们会造成一辈子的影响。知乎上,一些脱离了家暴关系的女性,在分享时说:家暴这件事,如果你忍了一次,以后就会越来越严重。家暴我觉得大多数有三种情况:1、动不动就家暴的男人,人品有问题,性格偏激。像这种情况,女人只有离婚一条路可走,如果不及时损,不仅性命堪忧,对孩子的未来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例如不敢恋爱,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不敢交朋友。更严重的,孩子受到施暴者的影响,自己也会产生暴力行为,甚至是反社会的。2、色厉内荏的男人,爱以强欺弱,以大欺小,用暴力捍卫自己的权威。他们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心情好时,你怎么样都好,心情不好,你呼吸都是错的,他会试探你的底线,例如轻轻的捶你一下,或把你推倒,来试探你的底线,看你没反应,忍气吞声,下次就会变本加厉的欺负你。我的建议是“打回去”。当然这个打是有分寸的,起到震慑的效果就行。3、情绪化家暴的男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爱用暴力解决问题,使对方屈服。夫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为了一些鸡毛蒜皮柴米油盐的小事起争执,吵得狠了,气头上,两人难免动手,谁也不服谁。结婚四十多年的奶奶对我说,记住,男人永远比女人力气强,当你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你不妨让一步,让他独自发泄,自己躲得远远地,等到哪天他高兴了,心情好了,再给他讲道理,或骂他一顿,这样两人怎么会打起来呢。争吵永远不可避免,聪明的女人知道怎么避免事情恶化,演变成暴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by/308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