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 其他人格障碍饮食 >> 家长必看如果你的孩子有这些奇怪迹象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
禁毒第一课也在各学校纷纷开展
因为相较于成年人
毒品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更大
向孩子表明对毒品的零容忍态度
教会孩子拒绝毒品诱惑是刻不容缓的
不要以为毒品对青少年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思索
“孩子们在哪里接触到毒品?”
每个人都听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为什么还有人会去吸第一口?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关键词心理不成熟盲目认同好奇心理侥幸心理家庭影响...01Where极易接触到毒品的场所网络时代,孩子心理普遍早熟,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大且来源复杂,追求时髦新潮的生活方式,在网吧、KTV、酒吧等场所,接触到毒品的几率极高。02Why
吸食毒品的几大因素
(一)自身原因
未成年人心理尚不成熟,以下特征会让他们一时糊涂,成为毒品的“俘虏”:
一是强烈的好奇心理。但凡没有体验过的“新事物”都想亲身尝试,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从而走上吸毒的道路。
二是盲目认同心理。部分未成年人不慎交了“毒友”后,为了合群,不计后果,参与吸毒。
三是追求刺激和享乐的心理。一些未成年人把吸毒看成是时尚、前卫的行为,盲目追求刺激和快感而吸毒。
四是缺乏对毒品的基本认知。诸如听闻吸毒可以减肥,吸毒可以解除疲劳等谣言而尝试吸毒。
五是无知的侥幸心理。不少吸毒的未成年人认为,偶尔在娱乐中“玩一下”没什么危害,结果“一发不可收”。
(二)家庭原因一是家长疏于管教。放任孩子与社会不良分子交往,没有劝阻。
二是家庭突遭变故。一些未成年人由于家庭缺乏温暖等原因,试图通过吸毒麻醉自己,逃避现实。
Tips
未成年人陷入“毒品”沼泽,除了有自身、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原因,不断“推陈出新”的毒品,对未成年人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迷惑性。目前,毒品种类颇多,更有甚者,用零食作为“伪装”,防不胜防。另外,吸食毒品的孩子也会刻意隐藏,在他们沾染毒品的早期,家长如果不细心观察,很难察觉。那么,如何识别TA有没有沾染上毒品呢?小编给你来支招。孩子沾染毒品最常见迹象1.态度突然转变,包括突然对以前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2.经常处于模糊的情绪中或者有不寻常的情绪爆发。3.突然拒绝参加学校活动,或者开始逃课。4.突然有抵触情绪,开始反抗某项规定或批评,或变得垂头丧气。5.突然转变睡觉和饮食习惯,或突然体重下降。6.药物使用证据:比如发现药物器具或闻到大麻的味道。7.偷窃或者频繁借钱。8.忽视个人形象。9.经常晚归或者无视家庭规矩。10.关系受挫、和家庭或朋友的关系变坏。11.和新朋友关系特别好,尤其是其他可能沾染毒品者。近年来对于未成年人毒品犯罪社会各界多管齐下采取了多方位的应对措施相关法规1.未成年贩毒如何处理?
我国《刑法》第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并予以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未成年吸毒如何处理?
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元以下罚款,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人之所以吸毒,其实是一种人格障碍、心理压抑,以及精神病态的表现。在自身找不到解决方法,又因为孤僻,找不到倾诉和帮助的情况下,不得不委身于毒品,妄想通过吸毒逃避自身的困境。他们自认为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没想到最后却被毒品控制,变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为人父母,如果不希望子女别误入歧途,除了让孩子了解毒品的危害外,最好的方法就是构建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给予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fks.com//mjccjc/26850.html